转换效率区间为何确定在8%~30%?
光伏组件的功率是光伏组件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的能力。转换效率衡量的是太阳能电池将太阳能转换为电能的能力,转换效率越高,同样大的模组其输出的电量就越多。转换效率是衡量太阳能电池片或组件性能好坏的重要参数,一般来说,光伏组件的转换效率越高,建设项目占地就越小。《指标》所说的光伏组件效率是指光伏组件的全面积效率:
光伏组件全面积效率=光伏组件功率/光伏组件面积。
《指标》中,光电效率的转化划分为12个区间,从8%~30%,每升高2%作为计算的基本点,并在表格中列出相应的控制数据。目前光伏组件发电效率较低的薄膜发电效率为8%~12%。光伏发电站普遍采用晶硅光伏组件,光电转换效率在12%~22%之间,高的可达到24%。高倍聚光组件效率一般为20%~28%。其他的光伏发电组件如非晶硅、碲化镉等的光电转换效率目前基本上在20%以下。但是随着科技的发展、新材料的运用,光伏发电材料的光电转化效率提高发展迅猛,日新月异,光电转换效率会在将来提高到30%左右。考虑现在,同时兼顾发展趋势,在确定光伏组件全面效率时,《指标》的具体的转换效率区间定在了8%~30%。
对于光伏组件发电效率在表格以外的,可以利用光伏方阵计算公式进行计算,也可以在表格内查到相对应的效率区间,利用线性插值法进行计算。
光伏组件的光电转换效率直接决定着建设项目的占地规模,所以要求光伏发电站建设在经济技术合理的条件下,应优先采用技术先进、发电效率高的光伏组件,尽可能节约集约使用土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