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新能源网 » 新能源要闻 » 新能源热点聚焦 » 正文

邢磊:国家可以不用去强调新能源车要做到多少数量

日期:2016-08-11    来源:《汽车内参》微信公众号

国际新能源网

2016
08/11
10:45
文章二维码

手机扫码看新闻

关键词: 新能源汽车销量 新能源车市 新能源汽车补贴

新能源汽车是行业当前的重点和热点话题。虽然前景向好,而剖析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的利与弊,补贴政策退出之后新能源汽车产业如何发展?以及降本悖论、汽车模式之争等具体问题,深入探讨新能源汽车如何才能真正地走向商业化等问题,是很有现实意义的。

资深汽车媒体人、《中国汽车要闻》主编邢磊提出了自己对于骗补和降本的一些看法。

记者将邢磊本次发言的相关内容摘要整理,与业界共享。

说到骗补,有两个问题:到底谁在骗?谁都不知道。怎么骗?大概就是人们知道的那几种。

总结起来,套取补贴扶助资金的方式主要有三种:一是车辆未达到推广标准甚至未生产,违规取得牌照骗取补贴;二是车辆符合规定,但卖给关联企业而非终端用户,未达到补贴条件提前谋取补贴;三是车辆卖给终端用户,但在获取补贴后大量闲置,造成财政资金严重浪费。

为什么会出现骗补?我觉得要追溯到目标和实际状况的不符合,过去两年中,每年的12月份,所谓的销量占到全年的一半或者更高。我想可能一个原因是,国家有一个目标,年底企业就蜂拥而上。另一方面,我认为造假骗补等行为往往并非企业一家之恶,还涉及地方保护主义、地方政府盲目追求政绩等因素,再加上监管部门存在漏洞,最终才酿就这一局面。

因此,我认为骗补某种程度和地方政策有关。并且很多企业虽然不是直接骗补,但是却有间接骗补的意思。

事实上,近三年来,中央和地方财政拨付的各项补助资金总额已经高达500亿元左右。 2013~2015年,中央财政共拨付新能源汽车补贴、奖励资金284亿元。其中,2013~2014年,实际发放购置补助资金101.9亿元,14个省市获得中央财政充电设施建设奖励7.7亿元;2015年,预拨购置补助资金175亿元。与此同时,这三年地方财政拨付补助资金也超过200亿元。

但不可否认的是,500亿“天价”补贴在极大地推动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但同时也留下了一堆后遗症。比如,公共交通领域新能源推广车辆使用率不高,地方保护壁垒不仅没有破除,还有愈演愈烈之势。尽管中国新能源汽车产销量位居全球第一,但“散乱”的苗头已现。

值得庆幸的是,无论是“骗补”督查报告,还是相关政策人士都一致表示:不会因噎废食,取消新能源汽车的补贴。“下一步,国务院层面将督促各部委合力,尽快出台完善后的新能源汽车补贴标准,并且推出替代财政补贴的机制和政策,其中将包含平均油耗法规与积分交易机制等。”

谈到关于新能源汽车降本的问题,邢磊主要谈到两个方面。一个是技术,一个是推广。推广方面我们提到了分时租赁,就北京来说,很大一部分新能源车都在做分时租赁,刚才我在楼下就看到了一个在做分时租赁的车店。

现在分时租赁是一个很好的模式,我们看到的新能源乘用车和插电式混合动力的数据显示,私人和机构的购买状况是相反的,纯电动方面二者是3:7,而插电混合动力则相反,是7:3,这就可能是因为纯电动是分时租赁平台在做。而现在的补贴,私人的比例毕竟还是非常小的。

还有一个问题就是新能源汽车的数量。其实从国家的层面来说,国内完全可以不用再去强调要做到多少数量。举个例子,当年奥巴马参加选举,说要做到百万辆上路,这个现在其实已经弱化了。

返回 国际新能源网 首页

新能源资讯一手掌握,关注 风电头条 储能头条 微信公众号

看资讯 / 读政策 / 找项目 / 推品牌 / 卖产品 / 招投标 / 招代理 / 发新闻

风电头条

储能头条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国际能源网站群

国际能源网 国际新能源网 国际太阳能光伏网 国际电力网 国际风电网 国际储能网 国际氢能网 国际充换电网 国际节能环保网 国际煤炭网 国际石油网 国际燃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