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周时间内,在三个地区签约氢能项目,“四处奔走”的国家电投布局氢能提速。
在电动汽车主导的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中,无论是上游的材料,还是中端的动力电池,民营企业都是毫无疑问的扛大旗者。而随着氢燃料电池产业的崛起,这个局面或将因为国企巨头的加入有所改观。
在这些布局氢能领域的国企中,国家电力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下称“国家电投”)更为激进,也更受瞩目,其所涉及的深度和广度都在一众国企中格外亮眼。
据统计,国家电投已经在全国多个地区展开布局,并签署了相关的投资合作协议。仅以今年5月为例,国家电投就已经相继在北京、株洲和武汉三地签署氢能方面的合作协议。
5月11日,国家电投与北京市人民政府在京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国家电投与北京市人民政府在京签署协议,双方将围绕绿电进京、能源创新、氢能应用、综合智慧能源、能源数字产业、绿色金融等方面开展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战略合作。
5月15日,在武汉市举行的云招商央企专场活动中,国家电投华中氢能产业基地通过线上签约的形式落户武汉开发区。该项目旨在打造氢能关键技术研发及产业化平台。基地分为三期建设,其中首期投资16亿元,建设包括氢能关键材料研究院和中试生产线、燃料电池量产线。
5月15日,国家电投集团湖南分公司——五凌电力有限公司与株洲市人民政府签订战略合作协议。该项目分两期完成,将分批投入6亿元和30亿元,计划建成油氢电综合一体站、氢能交通等氢能应用示范项目,并引进国家电投氢能电堆生产线的落户,预计整体项目将在2025年建成。
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国家电投先后在三地落子,可见其布局氢能产业的节奏之快。
国家电投氢能布局提速背后
国家电投成立于2015年5月,由原中国电力投资集团公司与国家核电技术公司重组组建,是中央直接管理的特大型国有重要骨干企业。国家电投是一个以电为核心、一体化发展的综合性能源集团公司。
在氢能领域,国家电投入局时间不算最早。2017年5月,作为国家电投实施氢能产业科技创新平台的国家电投集团氢能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下称“国电投氢能”)正式注册成立。
为加快推进氢能产业布局,国家电投在组织构建上进行变革,为发展氢能事业保驾护航。
2018年,国家电投成立了氢能工程领导小组,由钱智民董事长亲自担任组长。每两到三个月专门听取氢能产业板块的进展情况,给予重要的关注和支持。
凭借大型央企在资金、技术、资源方面有着天生优势,因此国家电投发展氢能可谓一路“绿灯”。
目前,已成功研制出百千瓦功率金属双极板氢燃料电池电堆,标志着国家电投已经掌握催化剂、扩散层、膜电极、双极板、装堆、系统集成与控制等关键技术,实现了燃料电池关键原材料和核心零部件的国产化。
在上述基础上,国家电投在燃料电池系统研发线上,已经掌握了燃料电池相关的一些核心技术,公司已成功研制出100kW功率的金属双极板氢燃料电池电堆,并在浙江宁波开始中试线建设。
有业内人士指出,燃料电池单堆功率达到百千瓦并非是单纯的数量叠加。单堆功率提高意味着功率密度提高,对元件散热等工艺都提出了更高要求,目前国内仅有几家企业能达到这一技术水平,国家电投氢能科技公司的实力可见一斑。
除了燃料电池,国家电投也在氢能端打开局面。
2018年8月,国家电投与巨化集团签署氢能合作协议,双方在氢能源及储能技术等领域的核心技术开发、关键部件制造、检测与应用等方面展开合作。
在氢能示范项目方面,国家电投将按照“蒙电进京、谷电制氢、北京用氢”的思路在北京开展氢能交通示范项目。
2019年1月,国家电投与北汽福田、亿华通签署战略合作协议,三方就推动京津冀地区氢能交通应用示范与推广达成合作共识。
至此,国家电投布局了从上游制氢到下游燃料电池的全产业链。
国家电投全国重点区域布局
为实现国家绿色可持续能源战略,实现太阳能(风能)——制氢——储氢——发电绿色循环,国家电投在全国布局氢能产业基地。从现阶段的的“落子”情况来看,以京津冀(北京)、长三角(宁波)和华中地区(武汉)、为代表的3大区域是国家电投的布局重点。
京津冀地区:为北京为中心
以北京为核心的京津冀地区是国家电投布局重点,主要目的则在于服务2022年冬奥会。
2019年1月,国家电投与北汽福田、亿华通签署战略合作协议,三方就推动京津冀地区氢能交通应用示范与推广达成合作共识。
在去年的北京世界园艺博览会上,投入交通应用的30辆氢燃料电池客车中,其中部分车辆的燃料电池就是由国家电投提供。此外,国家电投与北汽集团和亿华通启动了联合开发,车型是10.5米的公交车,功率是100kW,为2022年北京冬奥会以及北京公交提供1000套配套电堆。
除了与亿华通、北汽集团联合开发燃料电池汽车,国家电投还参与北京地区的加氢站建设。
2019年11月,国家电投在北京延庆小型多能互补零排放供能实验系统示范项目一期(延庆园)加氢站开工建设,该加氢站位于中关村延庆园内,加氢量为500公斤/天,每日能为近33辆氢能公交提供加注服务。
长三角地区:以宁波为中心
国家电投在长三角地区发展氢能的中心在浙江省宁波市。
2018年8月,国电投中央研究院与浙江巨化集团签订战略合作,发力氢能源、储能技术及材料的发展。
2019年1月,国家电投集团与宁波市政府签署的战略合作协议,同年3月,国电投氢能宁波办事处揭牌,揭牌后将加快推动氢能产业在该地的发展。
根据规划,国家电投在宁波重点推进双极板和氢燃料电池总装两条中试线、氢能产业园一期建设、氢能交通示范应用等项目实施,及双极板生产制造公司和电堆总装产线公司的筹备及设立。
2020年1月2日,国家电投与中国中车联手开发的首台氢燃料电池客车在宁波下线。
华中地区:以武汉为中心
武汉是国家电投在华中地区布局氢能的重要节点城市。通过武汉本地高校在氢能基础性研究优势,布局关键材料研究和燃料电池产业链。
2019年5月,国家电投集团中央研究院与武汉理工大学签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双方还成立了联合研发中心,在氢能关键材料方面展开深入合作。
同年7月,国家电投在襄阳同东风公司、武汉理工大学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将开展氢领域装备研发与制造、氢能交通应用示范与推广等方面合作。
5月15日,国家电投华中氢能产业基地通过线上签约的形式落户武汉开发区。该项目旨在打造氢能关键技术研发及产业化平台。基地分为三期建设,其中首期投资16亿元,建设包括氢能关键材料研究院和中试生产线、燃料电池量产线。
当然,国家电投在华中地区布局氢能产业并不仅仅局限于武汉,其触角也伸向了隔壁的湖南。
5月15日,国家电投集团湖南分公司——五凌电力有限公司与株洲市人民政府签订战略合作协议。该项目分两期完成,将分批投入6亿元和30亿元,计划建成油氢电综合一体站、氢能交通等氢能应用示范项目,并引进国家电投氢能电堆生产线的落户,预计整体项目将在2025年建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