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新能源网 » 制氢 » 正文

上海神力科技有限公司推进上海奉贤区燃料电池自主化实践

日期:2020-06-12    来源:高工氢燃料电池  作者:游保平

国际新能源网

2020
06/12
10:57
文章二维码

手机扫码看资讯

关键词: 神力科技 氢燃料电池 燃料电池系统

电堆作为电化学反应的场所,也是燃料电池系统最为核心的部分。随着氢燃料电池浪潮的推动,近几年国内亦不断涌现出一批优秀的国产电堆企业,在这些国产电堆企业的努力下,我国燃料电池产业的自主化水平明显得到提升。

在推进氢燃料电池国产化进程中,上海神力科技有限公司(下称“上海神力”)起到了特别突出的作用,20多年来,上海神力坚持自主研发和产业化实践相结合,在很多方面填补了国内空白。最近,上海市经信委等市区领导深入一线调研上海神力,凸显了上海在发展燃料电池汽车产业过程中重视关键技术和核心部件自主化的决心。

6月10日,上海市经信委书记陆晓春、上海市奉贤区委书记庄木弟一行先后视察神力科技与上海亿氢科技有限公司(下称“亿氢科技”),调研燃料电池电堆及膜电极国产化进展,充分了解燃料电池完整产业链国产化情况。

视察团调研神力科技

视察团参观了上海神力的自主燃料电池电堆生产线和国产化柔性膨胀石墨模压双极板连续生产线,以及神力科技国内首家获CNAS认可、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企业燃料电池测试中心和燃料电池数据分析及检测服务平台;同时也调研了亿氢科技在膜电极产业化方面的进展。

神力科技电堆自主化取得重大进展

资料显示,上海神力成立于1998年,是国内最早自主开展燃料电池电堆研发制造的企业,承担了大量国家科技部“863”重大课题。

在北京奥运会、美国加州示范项目、上海世博会、GEF / UNDP 燃料电池城市客车示范等世界上大规模的燃料电池车示范运行项目中,都有上海神力的身影。

2015 年上海神力成为北京亿华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子公司,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公司建立国内产学研结合的运营模式,引进国内外优秀技术专家,组建经验丰富的技术团队,成立了集研发、测试于一体的国内一流燃料电池研发中心。

“自2018年实现批量交付以来,上海神力自主国产化燃料电池电堆累计出货量达到了45.9MW。”神力科技总经理戴威表示,搭载上海神力自主国产电堆的燃料电池汽车在全国各地运行,目前已累积了超过500万公里的纯氢行驶里程,神力在国产电堆的出货量和行驶里程上遥遥领先。

值得一提的是,上海神力开发的国产化柔性膨胀石墨模压双极板连续生产线是一项重大技术突破。与机加工石墨板相比,模压石墨板最大的优势在于耗时短、效率高,更符合燃料电池商业化大批量生产的要求。

除了在电堆方面取得重大突破,上海神力在燃料电池的检测方面也取得较大进展。

2019年8月,上海神力的测试中心CNAS认可资格正式获得批准,成为我国首家获CNAS认可的企业燃料电池检测实验室,认可能力范围涉及燃料电池电堆及模块、燃料电池系统等共96个测试项目。同时,上海神力也是国内首家通过IEC国际标准认可的企业。

此外,神力科技还可以提供燃料电池实验室建设、测试设备供应和委托测试服务,引领着国内燃料电池技术研发与产业化发展。

“守得住清贫、耐得住寂寞”是上海市经信委对神力科技22年来在燃料电池技术和产业化研究上几十年如一日耕耘的评价,也是对神力科技近年来的燃料电池自主技术创新和产业化发展表示了充分肯定。

亿氢科技膜电极降本成效显著

这次调研的另一家公司亿氢科技是一家主要致力于燃料电池核心部件膜电极(MEA)的研发和产业化的科技公司。

作为燃料电池电堆中最为核心的部件,膜电极被誉为燃料电池芯片,其性能在很大程度上直接决定着燃料电池的应用表现。

但长期以来,应用于燃料电池汽车市场的核心材料膜电极主要依赖进口。国际燃料电池领先企业巴拉德更是凭借自产膜电极,占据国内膜电极市场头把交椅。

不过,随着国内技术水平的不断进步,越来越多的国产膜电极企业开始涌入行业,国产膜电极的分量正在不断加重。

亿氢科技就是探索膜电极国产化的公司之一。

值得注意的是,亿氢科技快速成长的背后,有国内知名燃料电池系统厂商亿华通和国产质子交换膜龙头东岳氢能的支持。根据企查查上披露的资料,亿华通持有亿氢科技17.51%的股份,而东岳氢能则持有其13.13%的股份,二者是除投资机构外的前两位的企业出资方股东。

据了解,亿氢科技在2019年交付了第一台40kW电堆用膜电极,各项性能指标完全满足客户要求。公司同年收到首个批量采购订单,在实现关键材料全国产化、自主化的同时,成本下降30%。

事实上,现阶段燃料电池发动机的国产化,已经完成从膜电极到到电堆再到发动机的完全自主可控技术全覆盖,这也为实现中国燃料电池国产化、自主化、降本化提供技术支撑。

在结束对上海神力和亿氢科技的调研后,视察团对这次活动在研讨会上做了总结。

视察团表示,中国燃料电池产业正在加速发展,实现技术和供应链自主是自主研发企业的优势,企业应进一步掌握在核心关键零部件和技术上的话语权,加快打通关键核心产业链条,在产业发展关键期,抓住机遇,真正使“零排放”的燃料电池汽车带来革命性的变化。


返回 国际新能源网 首页

新能源资讯一手掌握,关注 风电头条 储能头条 微信公众号

看资讯 / 读政策 / 找项目 / 推品牌 / 卖产品 / 招投标 / 招代理 / 发文章

风电头条

储能头条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国际能源网站群

国际能源网 国际新能源网 国际太阳能光伏网 国际电力网 国际风电网 国际储能网 国际氢能网 国际充换电网 国际节能环保网 国际煤炭网 国际石油网 国际燃气网

购买阅读券

×

20张阅读券

20条信息永久阅读权限

19.9

  • ¥40.0
  • 60张阅读券

    60条信息永久阅读权限

    49.9

  • ¥120.0
  • 150张阅读券

    150条信息永久阅读权限

    99.9

  • ¥300.0
  • 350张阅读券

    350条信息永久阅读权限

    199.9

  • ¥700.0
  • 请输入手机号:
  • 注:请仔细核对手机号以便购买成功!

    应付金额:¥19.9

  • 使用微信扫码支付
  • 同意并接受 个人订阅服务协议

    退款类型:

      01.支付成功截图 *

    • 上传截图,有助于商家更好的处理售后问题(请上传jpg格式截图)

      02.付款后文章内容截图 *

    • 上传截图,有助于商家更好的处理售后问题(请上传jpg格式截图)

      03.商户单号 *

      04.问题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