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中国石化集团与陕西省政府签署了合作开发利用地热资源的战略协议,这是中国石化与省级政府签署的唯一地热开发利用专项协议,对于企地联合发展清洁能源具有重要意义。绿源公司作为中国石化旗下的地热供暖企业,在贯彻落实协议中具有义不容辞的责任。
关中地热资源得天独厚,地热供暖前景广阔
地热资源是一种可再生能源,按成因、埋深、温度、形态有多种分类方式,业内一般根据资源储存方式将其分为热水型、蒸汽型、地压型、岩浆型和干热岩型五种或综合概括为浅层地热、中深层水热和干热岩。全球地热储量约为煤炭储量的1.7亿倍,按世界年标准煤耗计算,可供给人类数十万年。
与传统化石能源相比,地热不仅储量大、分布广,而且用途广泛、清洁环保。与风能、太阳能、潮汐等新能源相比,利用地热不受昼夜和季节影响,输出负荷稳定且转化系数最高。目前,地热已广泛应用于供暖、制冷、发电、医疗、洗浴、工业烘干、农业种养殖等领域。
地热资源在陕分布广泛,关中由于独特的地质条件,蕴藏更为富集。中国地质调查局调查评价表明,关中是我国除藏南、滇西、川西和台湾外,水热型地热最丰富的地区。根据省地调院对关中和全省大中城市地热的调查评价,陕西浅层地热可供暖制冷面积9.17亿平方米,关中地区中深层地热总量3.23×10^18千卡,相当于4610亿吨标准煤,可供暖8.84亿平方米。
近年来,关中地热利用已从历史悠久、举世闻名的温泉洗浴逐步转向多元化开发,特别是地热供暖得到长足发展。
一是供暖规模不断扩大,在民生保障、能源结构调整和治污降霾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截至2019年底,全省地热供暖面积4900多万平方米,较2017年实施北方地区冬季清洁取暖规划之初增加2633万平方米,受惠群众150万人,年节约标准煤135万吨,减排二氧化碳350万吨。
二是各种技术路线竞相发展,某些领域走在了全国前列。其中,绿源公司的采水、回灌+梯级利用技术,破解了关中砂岩储层回灌难题,实现了“取热不取水”和资源循环利用,是目前我国技术最成熟和服务面积最大的地热供暖方式。沣西能源和四季春公司以中深层岩土体为热源,在国内首创中深层地埋管供热系统,又称“无干扰供热”,是近年来全省发展最快的供暖方式。利用热泵技术开发浅层地热,做到了同一套系统兼顾供暖与制冷,已广泛应用于全省。
三是涌现出多种运营模式,促进了政府、企业、用户需求共赢。BOO、BOT、PPP等模式的推进,合资并购模式的大力实施,调动了各类企业发挥各自优势、参与地热供暖建设的积极性。省内知名企业延长集团、陕西煤田地质集团也开始进入这一领域。
四是重点项目示范效应明显,地热供暖已成为一些板块的供暖主体。最早整体布局的咸阳市区,目前地热供暖接近供暖总规模的三成,所占比重名列全国同类城市前茅。武功县借助拆改燃煤锅炉,一举实现地热供暖全替代,成为陕西首个供暖“无烟城”。交大创新港159万平方米建筑全部为地热供暖,为创造可复制可推广的“清洁采暖西咸经验”发挥了重要作用。
五是各项技术日趋成熟,形成了多项国家和省级规范。省地调院编制了浅层地热能监测规范和勘查评价技术规程。绿源公司取得了百余项国家专利,并主导起草了中深层地热勘查、施工、回灌、监测等国家标准。四季春公司的技术获得国家专利,省住建厅和市场监管局还以此形成了中深地埋管供热系统应用技术规程。
绿源公司助力陕西发展地热供暖责无旁贷
开发利用地热资源,是中国石化多元化发展和实施绿色低碳战略的重要举措。中国石化参与陕西地热开发由来已久,上世纪末就在陕打出了第一口地热井,2006年又与冰岛企业合资在咸阳成立了绿源地热公司。雄安新区建设起步后,绿源公司总部入驻新区,同时在陕保留省级公司。
绿源公司按照世界一流地热开发利用企业的定位,依托国家地热中心、地热专标委、中冰地热技术研发中心、中国石化地热重点实验室四大技术平台,建立了地热资源勘察、投资开发、运营管理一整套体系,业务遍及陕西、河北、山东、山西、江苏、浙江、北京、天津等地,是目前全国最大的地热供暖企业,特别是创造的“雄县模式”被誉为我国北方清洁取暖的标杆。绿源陕西公司是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和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在西安、咸阳、西咸新区、渭南、宝鸡的12县区拥有地热供暖规模1000万平方米。
陕西各级党委、政府和社会各界对绿源公司的发展给予了很大支持,省市县有关领导和主管部门积极为企业排忧解难,西咸新区、渭南高新区、韩城市与企业签订了合作协议,西安石油大学和企业联合申报了陕西地热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中国石化与陕西省政府战略合作协议的签署,进一步增强了我们更好更快发展和积极投身陕西现代化建设的信心。
根据省企战略协议,绿源公司将按照“扩面提质增效”思路,计划三到五年在陕新增供暖能力3000—5000万平方米。一是以西安为重点加大关中各地中深层地热供暖建设力度,积极发展陕南浅层地热供暖,争取再建设若干供暖“无烟城”。二是对公司现有水热型供暖实现百分之百回灌的同时,积极向采用同等方式供暖的企业提供回灌技术支持,新上项目则一律采用最先进技术,坚决避免低水平重复建设。三是牢固树立节约资源、用户至上理念,做到资源利用效率不断提高,群众投诉有效下降,企业效益稳定增长,政府无负担,群众用得起。四是加强与省内外高校、科研机构和省地热协会的联系,依托公司将设的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加快研发地热开发利用全产业链的新技术、新工艺,助推企业不断迈上新台阶。
对进一步发展陕西地热供暖的几点建议
落实协议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统筹做好规划统领、市场引导、政策支撑、典型示范、宣传释疑等工作。
(一)切实强化省级规划的统领功效,将地热供暖纳入科学发展轨道。“十三五”期间,陕西相继出台了地热能开发利用规划、冬季清洁取暖实施方案(2017-2021年)等文件,有力促进了地热供暖发展,但也出现了一些新情况新问题。比如,清洁能源代煤工程在有的地热资源优势区推进缓慢,“宜热则热”实现难。利用浅层地热解决陕南冬季取暖的设想有了,但资源普查尚未完成。国内还在起步阶段的干热岩资源勘查及技术研究下一步怎么搞,等等。建议在谋划新一轮清洁能源发展时,将地热利用纳入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将地热供暖纳入基础设施项目规划,制定全省地热供暖规划或方案,有针对性地提出更加明晰具体的要求,进一步增强规划的覆盖面、约束力和操作性。同时,仿效西咸新区做法,将地热供暖推进情况纳入年度考核。
今年以来,河北省为缓解华北地区地下水超量开采和地面沉降,果断关闭了一大批乱开滥采的地热水井。关中地区的地质条件虽与华北平原不同,但仍须对开发利用地热资源时可能造成的环境影响保持高度警觉,牢固树立资源开发与保护环境并重理念,始终坚持规划先行、科学开发、合理利用原则。真正做到,既要继续积极发展地热供暖,又要防止一哄而起、盲目上马;既要全面实现大气污染治理目标,又要避免对地面地下环境造成破坏。
(二)不断优化各项市场准入程序,为各类市场主体进入供暖领域创造公平竞争条件。多头管理造成的审批环节过多,特别是难以获得特许经营权,是地热供暖企业拓展市场的最大难题。供热作为城市公用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实行特许经营是完全必要的,但因各种复杂原因,在有的地方却助长了化石能源供暖企业的垄断,客观上形成了排斥地热供暖规模化发展的局面。建议结合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建立能源管理部门牵头的“一站式”管理服务工作机制,简化地热项目审批程序。同时明确,地热开发不受原有供热特许经营权限制,由市县政府按市场化运作原则,择优选定经济实力强、技术水平高、社会责任强的大型专业企业作为战略合作伙伴,开展项目建设。对现有特许经营供暖企业,尤其是历史遗留的小、散、弱企业,根据国家规定适时进行中期或年度评估,经济效益低下、难以履行社会责任的,实行依法依规退出。
(三)努力减轻企业负担,增强地热供暖行业发展后劲。地热供暖资金投入大、回收时间长,净收益率总体偏低,属微利基本民生保障行业。与其他地热利用行业对比,实际税赋明显偏高。以资源税为例,采灌结合的地热供暖企业,每采暖季对居民每平方米供热,需循环地热水3—5立方米,取暖费收入20多元。按每立方米1元的最低标准纳税,就已占收入的12-21%。而温泉洗浴行业开采等量地热水,可供8人次使用,收入约1000元。按每立方米10元标准征税,仅占收入的0.4%。与同为新能源的风电、光伏产业相比,利用风能、太阳能无需缴纳资源税,国家的政策补贴也比地热供暖优厚。建议系统梳理一下中省有关支持地热发展的政策,尚未落实的,尽快到位,需要完善的,抓紧研究,让地热供暖企业实实在在得实惠、轻装上阵谋发展。
(四)切实抓好典型示范工作,形成以点带面、点面互促的发展格局。最近,陕西正在进行重点项目建设学习观摩。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一个成功项目的带动作用,要远远胜过多次抽象空洞的说教。发展地热供暖,也要大力总结推广各地的好做法好经验。省发改委2020年已经确定了一批新的示范,建议按照可复制可推广的要求,在支持各地因地制宜、大胆探索的同时,有计划、有目的地赋予这些项目不同示范内容。在用能方式上,实行采灌结合、热泵技术、中深层地埋管等多种技术路线并举,创建不同利用方式和不同建筑类型的导向工程。在供暖体系上,鼓励地热供暖与热电联产和煤改电、煤改气项目互为补充,引导各类市场主体共构清洁能源供暖新格局。在产业链条上,依托特色小镇和园区,由单一供暖制冷向温泉休闲、浴疗、地热装备制造、中低温地热发电、水溶稀有气体提取、高效现代农业延伸,建设“吃干榨净”的绿色产业体系。绿源公司将主动与各地和相关企业对接沟通,以“争当主力军、甘愿跑龙套”的姿态,积极投身示范项目建设。
(五)努力加大宣传力度,营造重视支持地热供暖发展的良好氛围。在开发地热供暖市场中,我们感到,社会上对这一新兴产业的优越性、对地热供暖在全省的地位,还不够了解,有的甚至存在认识上的误区。比如,咸阳是我国著名的“地热城”,但一说起地热利用,很多人包括一些领导干部,首先想到的是洗脚。殊不知咸阳地热供暖竟在全国排上了号,更没想到国内最大的地热供暖企业就诞生于咸阳。老百姓不了解还不要紧,决策层不清楚是会误事的。所以,必须政企联手,共同努力,采取各种方式加大宣传力度,让地热科普登报刊、进电视、上网络、入社区,提升社会对地热利用和地热产业的整体认知度。绿源公司根据企业生产的季节性特点,已邀请有关专家和公益组织多次开展企业开放日活动,我们要结合新的形势和要求,把开放日办得更生动、更活跃,让群众通过亲身体验和专业介绍,熟悉地热供暖,热爱地热供暖。相信通过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陕西地热供暖一定会迎来更加美好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