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8日至18日,巴陵石化煤化工部完成“生物质混配原料煤气化技术研究”课题第二阶段工业试验,达到预期效果,为煤化工行业减少碳排放先行先试,助力绿色生产。
巴陵石化煤化工部煤气化装置采用壳牌粉煤气化技术,以煤为原料生产粗煤气,年用煤约70万吨,是公司最大的二氧化碳排放源。
为推动实现“双碳”(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在中国石化总部的重视和支持下,巴陵石化依托煤气化装置,利用多元煤混配专有技术,不改变工艺路线、不改变操作方法、不对装置进行技术改造,在同行业内首次尝试利用可再生资源生物质颗粒部分替代原料煤,进行煤气化技术研究,2022年5月首次进行生物质与煤共气化工业试验,取得较好效果。
该公司煤气化科研团队认真总结第一阶段试验经验,精心准备,今年2月组织第二阶段试验,从广度、深度循序渐进进行不同比例生物质颗粒掺烧试验。
生物质与煤在化学和物理性质上有很大区别,巴陵石化煤气化装置进行生物质与煤共气化技术试验没有可借鉴的经验,为应对试验过程中的风险和挑战,中国石化化工事业部、巴陵石化和宁波工程公司紧密配合,协同攻关,在生物质原料的性质研究、试烧方案确定、风险分析和应对等方面做了大量前期工作。
巴陵石化煤化工部煤气化装置在试烧过程中,加强技术人员跟班监测和收集数据,加大员工培训力度,有序安排试验进度,确保试验过程风险受控,顺利完成第二阶段试验目标,验证了生物质与煤共气化的可行性,为今后全面掺烧生物质提供依据。
据巴陵石化煤气化专业人士介绍,生物质颗粒是一种可再生燃料,其燃烧产生的二氧化碳不计入碳排放总量,开展生物质利用是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手段之一。生物质与煤共气化技术如在煤化工行业得以应用,可有效降低生产成本,减少碳排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