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开局,多家车企“示好”磷酸铁锂电池。
3月初,继欧洲车企Stellantis宣布推出采用成本更低的磷酸铁锂(LFP)电池的电动汽车后,现代汽车也传出采用磷酸铁锂电池的消息。
3月10日,据 THEELEC 报道,现代汽车正考虑在起亚第二代 Ray EV 上开始使用宁德时代生产的磷酸锂铁电池。
据悉,这是现代汽车推出的首款搭载磷酸锂铁电池的电动车,将从宁德时代引入电池单元,但模块以及包装工作均在韩国进行。
虽然宁德时代及现代汽车官方均为作出回应,但业内认为两者之间的合作非常合理,毕竟现代汽车与宁德时代并非首次合作,此前就已经采购并搭载了其生产的三元电池。
实际上,以宁德时代为代表的中国电池企业,正以独具创新力的电池技术及产品,加速“突围”国际市场,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被国际车企青睐。
比如欣旺达2022年11月收到德国大众关于HEV项目电池包系统的定点通知;宁德时代、亿纬锂能、远景动力等三家在2022年先后获得宝马大圆柱电池定点;蜂巢能源在今年2月获得欧洲车企超7GWh电池采购定点等。此外,国轩高科、孚能科技分别与大众、戴姆勒深化合作。
可以确定,在除中国以外的市场中,中国锂电企业已经占据相当主要的地位。且在动力电池企业的带动下,锂电产业链企业已然发起新一轮“进攻”。
前奏:集体谋定海外资本市场
2022年,可谓是中国锂电产业向外扩张最为辉煌的时间段之一,集体抱团谋求海外资本市场前所未有。
据统计,仅在2022年有超过10家锂电企业公告将发行GDR,2023年延续上年趋势,又有多家企业传出消息。
电池端,国轩高科、欣旺达已经成功登陆瑞交所,天能动力已获得瑞士证券交易所监管局的附条件批准,宁德时代近期有消息显示正在考虑在瑞士发行GDR,计划筹资约50亿至60亿美元。
材料端,格林美、杉杉股份成功登陆瑞交所,此外,包括杰瑞股份、永太科技、方大炭素、东方盛虹、扬杰科技、天赐材料、星源材质、盛新锂能、华友钴业等近10家企业正在排队登陆瑞交所或者伦交所。
设备端,科达制造跟国轩等企业同一批登陆瑞交所,领益智造伦交所上市获受理,杭可科技与先导智能正在积极推进当中。
在起点锂电看来,企业扩张离不开资金的扶持,且锂电产品在欧美市场有不小的发展空间,企业将资金用于境外投资设厂,转移一部分产能,促进资源优化配置,可以更方便地供应国际市场。
而且从目前现有企业布局来看,动力电池企业已经先行一步进行布局。
比如宁德时代加速布局德国、墨西哥、匈牙利和印度尼西亚等地电池工厂的建设,与福特、奔驰、宝马等车企以及FlexGen等海外储能客户达成合作。近日,并确定将和福特在美国密歇根州建设电池厂。
国轩高科则同样加大海外布局,先后与阿根廷JEMSE公司、苏美达、欧洲电池公司InoBat等达成合作,越南、泰国等工厂也有新进展。
后发:产业链联手建厂扩产
动力电池先行,供应端迅速跟上,国内锂电中游企业开始了第二轮布局,即海外建厂。
正极材料领域,龙蟠科技拟在印尼爪哇岛中爪哇省三宝垄市设厂,投资2.9亿美元(约合人民币20亿元),规划产能年产12万吨磷酸铁锂正极材料;当升科技2021年公告拟在芬兰赫尔辛基投资设三元材料厂,投资5亿欧元,规划产能10万吨,预计一阶段5万吨产能2024年投产;容百科技在韩国忠州设厂,投资不超过11.93亿元,规划产能7万吨三元材料,2022年底建成2万吨,2024年底建成7万吨。
隔膜领域,恩捷股份在匈牙利德布勒森市投资设厂,投资1.83亿欧元,规划年产能4亿平米基膜,预计2023一季度末开始量产,在美国俄亥俄州投资设厂,投资9.16亿美元,规划10-12亿平米的基膜生产线及配套涂覆设备;星源材质则在瑞典投资设厂,投资不超过20亿元,规划新建涂覆隔膜生产线四条,年产涂覆隔膜约9000万平方米。
电解液领域,天赐材料在捷克博胡明投资设厂,投资2.75亿元,规划年产10万吨电解液,2020年8月通过,建设周期18个月。
新宙邦在波兰投资设厂,投资3.6亿元,规划4万吨锂电子电池电解液、5000吨NMP和5000吨导电浆;在美国墨西哥湾沿岸投资设厂,投资2.45亿美元,规划年产10万吨碳酸酯溶剂和5万吨电解液,联产5万吨乙二醇;在荷兰投资设厂,投资15亿元,规划一期电解液5万吨,溶剂10万吨,预计2024年下半年投产。
瑞泰新材,在波兰弗罗茨瓦夫投资设厂,投资4.5亿元,规划年产4万吨/年动力电池电解液,2022年9月已达到可量产状态。
结构件领域,科达利曾在德国投资设厂,2021年已投产,另外分别投资3.94亿元、2.33亿元计划在瑞典、匈牙利投资设厂,预计2024年投产。
可以看到,随着资本市场登陆加速,后续将有更多扩产信息公布。国内企业在海外市场的配套能力逐步加强的同时,国际话语权也会迎来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