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0日,在第七届中阿能源合作大会可再生能源与氢储分论坛上,国家能源局能源节约和科技装备司司长刘德顺表示,阿盟与中国在可再生能源、氢能等领域的合作有着广阔的前景。阿拉伯地区拥有丰富的风光等可再生资源,在可再生能源开发和绿氢制取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中国拥有全球领先的新能源制造业和全世界最大的电解水设备产能,双方在能源转型中有着极高的互补性。
“氢能正在逐渐发展成为全球能源变革与合作的新亮点。”据刘德顺介绍,在相关政策支持下,中国氢能产业发展迅速。在氢能制备方面,2022年中国氢气总产量超3500万吨,是全球最大的制氢国;可再生能源制氢项目增长迅速。在氢能储运方面,以20兆帕气态高压储氢和高压管束拖车输运为主,正积极拓展液态输氢和天然气管网掺氢运输。在氢能加注方面,全国累计建设加氢站超过380座,约占全球数量的三分之一,加氢站数量世界第一。在多元化应用方面,除传统化工、钢铁等工业领域外,交通、能源、建筑等其它领域也正稳步推进氢能应用示范。
刘德顺表示,从世界范围来看,全球主要国家均高度重视氢能产业发展。据相关单位统计,截至今年7月,全球已有44个国家发布氢能战略,34个国家正在编制战略;44个已发布战略的国家中有21个确定了电解槽目标,到2030年的总装机容量将达到115吉瓦。
与此同时,阿拉伯国家也在积极寻求能源转型。沙特、阿联酋、埃及等阿拉伯国家纷纷提出经济改革转型规划,旨在减少对传统能源的依赖,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可再生能源方面,沙特提出到2030年可再生能源在能源结构中占比达50%;阿联酋计划到2050年将清洁能源占比提高至50%;埃及计划到2035年可再生能源发电占总发电量的42%;摩洛哥计划2030年可再生能源发电在装机容量中占比达52%。氢能方面,蓝氢和绿氢并行发展将成为沙特和阿联酋等国氢能发展的重要路径。沙特提出到2030年实现400万吨氢气年产量和出口量的目标,要成为全球氢能经济的领导者;阿联酋依托资源优势开展氢能产业布局,既通过CCUS技术扩大蓝氢生产规模,也把风光等可再生能源制取绿氢纳入发展规划。
刘德顺表示,基于阿拉伯国家丰富的风光资源,在当地布局可再生能源制氢,加强中阿在绿氢、绿氨领域的合作,在氢能产业链形成互补优势,已成为中国和阿盟的共同愿景。
对于中阿未来在新能源和氢能、储能领域合作,刘德顺建议:
一是持续完善国际合作交流机制和平台。以中阿首届领导人峰会为契机,建立健全双方清洁能源合作机制,研究提出双方可再生能源与储能、氢能合作方案,助力合作示范项目落地,推动各产业链合作方建立伙伴关系,共同发展。
二是加强可再生能源与新能源技术创新合作。加强中国与阿盟国家在高效低成本新能源发电技术、储能、氢能等先进技术上的务实合作,鼓励可再生能源领域技术创新交流沟通。
三是加大双方技术标准的交流合作与互认。积极推动中阿双方可再生能源互认体系建设,促进双方在可再生能源、储能、氢能行业的认证、认可、检测等领域的互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