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新能源网 » 新能源要闻 » 中国新能源要闻 » 正文

一手抓保供稳价,一手抓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 煤炭行业转型发展蹄疾步稳

日期:2024-05-07    来源:中国能源报  作者:杨沐岩

国际新能源网

2024
05/07
16:06
文章二维码

手机扫码看新闻

关键词: 保供稳价 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 煤炭行业转型发展

国家能源局日前印发的《2024年能源工作指导意见》提出,今年有序释放煤炭先进产能,推动已核准项目尽快开工建设,在建煤矿项目尽早投产达产,核准一批安全、智能、绿色的大型现代化煤矿,保障煤炭产能接续平稳,在安全生产基础上,推动产量保持较高水平。建立煤炭产能储备制度,加强煤炭运输通道和产品储备能力建设,提升煤炭供给体系弹性。

中国煤炭工业协会统计显示,2023年全国原煤产量和煤炭进口量创历史新高,有力保障了能源安全稳定供应。全国煤矿数量减少至4300处左右,年产120万吨及以上的大型煤矿产量占全国的85%以上。与此同时,煤炭行业改革发展面临应急保供能力有待继续加强、生产开发布局有待统筹规划、大型煤炭基地产能接续问题等多项挑战。未来一个时期内,煤炭保障经济社会平稳运行、确保国家能源安全和产业链供应链稳定任务艰巨。

中国煤炭工业协会政策研究部主任郭中华判断,国内经济持续向好发展将拉动煤炭需求继续适度增长。同时,伴随煤炭生产结构持续优化、优质产能有序释放,预计2024年全国煤炭供应总量仍将保持增长态势。

■ 构建现代化煤炭经济体系

围绕构建现代化煤炭经济体系,中国煤炭工业协会发布的《2023煤炭行业发展报告》指出,2024年煤炭行业需扎实做好煤矿安全生产和煤炭保供稳价,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煤炭绿色低碳转型,坚持创新驱动引领发展,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培育壮大新质生产力,深化高水平对外合作,持续推动煤炭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着力推动煤炭行业高质量发展再上新台阶。

郭中华表示,煤炭行业要坚持立足国情、确保安全、清洁高效、科技支撑、数字赋能、多元进口。“应以适应国家安全和发展利益需求为主,着力固根基、补短板、强弱项,提高煤炭供应体系质量,确保国家能源产业链、供应链的战略主动。”

“在发展策略上,立足国内,适应能源市场形势变化,保持全国煤炭产能的合理韧性,做到有备无患。”郭中华指出,煤炭行业高质量发展离不开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需要大力提升组织结构、产业结构、技术结构现代化水平,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坚持科技驱动发展动能,数字化赋能模式创新,以煤矿智能化发展为引领,推动煤炭技术装备突破和产业数字化发展,实现煤矿减人、增安、提效。“同时,围绕绿色发展统筹煤炭开发、加工、利用等全产业链,坚持煤炭清洁高效利用,提升煤炭开发利用水平,加快推动煤炭与新能源优化组合,实现煤炭行业绿色转型。”

今年煤炭供需将保持基本平衡

据中国煤炭工业协会统计,2023年全国原煤产量增至47.1 亿吨、煤炭进口量增至4.74亿吨。中国煤炭工业协会纪委书记、新闻发言人张宏指出,我国煤炭供应尚未达峰,2024年煤炭消费量将在一个区间内波动。

近年来,我国大力发展风能、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2023年全国可再生能源装机容量达到15.16亿千瓦,占全国发电总装机51.9%。据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统计,今年2月底,我国煤电装机占比已降至39.3%。对此,张宏表示,尽管燃煤发电机组占比下降较快,但全国发电总量中,燃煤发电依然占据60%左右,煤炭的主体能源地位未被撼动。

张宏进一步解释,我国煤炭较充足的供应能力赋予煤电稳定、可靠的特点,而可再生能源发电具有季节性、波动性和时段性。“例如,虽然去年全国水电装机容量达到4.2亿千瓦,但从历年发电情况看,枯水年和丰水年会影响发电量。去年全国水电出力不足,发电量同比下降约5%。伴随可再生能源发电出力变化,煤炭消费也会受影响,煤炭消费总量也将在一定波段内起伏。”

郭中华预测,2024年全国煤炭供给体系质量提升、应急保供能力增强,煤炭市场供需将保持基本平衡态势,中长期合同制度有效发挥煤炭市场平稳运行的压舱石和稳定器作用。但他也指出,国际能源形势错综复杂,国内煤炭供需格局深刻变化,考虑极端天气、突发性事件、新能源出力等不确定因素,还可能存在区域性、时段性、品种性的煤炭供需错配情况。

瞄准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力

“主要产区从东部向西部转移,是近年我国煤炭资源开发的重要特点。伴随东部地区煤炭资源减少、产量下降,晋陕蒙疆四省区煤炭产量快速提升,全国总产量占比超81%。”张宏特别提到,新疆煤炭产量从2010年的1亿吨,快速上涨到2023年的4.56亿吨。“下一步需要从运输、转化、发电等方向发力,将新疆的煤炭资源优势转化为能源保供优势。”

国家能源集团总经理助理、董事会秘书黄清透露,国家能源集团在新疆的煤炭产量已经破亿吨,去年疆煤出区量达到1400多万吨,同时该集团还在规划疆煤出区的铁路通道,配套建设煤电和新能源项目,并有序释放先进产能。

“今年,我国部分地区在个别时段可能会出现煤炭供应偏紧,届时集团将维持较高水平煤炭产量,保障供应。”黄清称,国家能源集团自产煤炭月均产量已连续25个月超5000万吨,还将建立煤炭产能储备制度,适应煤炭的支撑保障和调峰作用。

张宏指出,作为一种有机的高碳的矿产资源品种,煤炭正从能源向工业原料转型,随着有关技术突破和产业化发展,现代煤化工高端产品、碳基新材料、二氧化碳捕集利用等正成为战略性新兴产业。

黄清介绍,2023年国家能源集团在江苏的泰州电厂实现了规模50万吨/每年的二氧化碳捕集、利用和封存。“我们把从烟气中捕集的二氧化碳利用到包括焊接、干冰制作和医药等多个领域,还把二氧化碳作为原料出售给一些化工厂。这一捕集利用模式已实现盈利。此外,今年3月,国家能源一座集煤矿、煤化工和新能源为一体的创新基地也在新疆哈密开工建设。”

山东能源集团副总经理刘健表示,战略性新兴产业不仅为新质生产力发展壮大提供了巨大空间,也是传统能源企业绿色低碳转型的必由之路。“山东能源集团已在内蒙古和甘肃建成‘火电+风电’‘火电+光伏’一体化能源基地。”


返回 国际新能源网 首页

新能源资讯一手掌握,关注 风电头条 储能头条 微信公众号

看资讯 / 读政策 / 找项目 / 推品牌 / 卖产品 / 招投标 / 招代理 / 发新闻

风电头条

储能头条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国际能源网站群

国际能源网 国际新能源网 国际太阳能光伏网 国际电力网 国际风电网 国际储能网 国际氢能网 国际充换电网 国际节能环保网 国际煤炭网 国际石油网 国际燃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