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新能源网 » 新能源要闻 » 国际新能源要闻 » 正文

俄罗斯与欧盟建立能源联盟可行性分析

日期:2006-07-27    来源:本站整理  作者:佚名

国际新能源网

2006
07/27
09:35
文章二维码

手机扫码看新闻

关键词: 俄罗斯 欧盟 建立 能源 联盟 可行 分析

能源安全成为此前在圣彼得堡召开的八国集团峰会的主要议题。毫无疑问只有各军事大国的能源得到保障,才能实现真正的和平。在这一背景下,作为世界上第一大能源出口国的俄罗斯试图提出一系列解决方案,包括与欧盟建立经济联盟,确保两大集团的和平发展。墨西哥《全球化》月刊7月号刊登了题为《欧盟敢与俄罗斯结成能源联盟吗?》的文章,对俄欧建立能源联盟的可行性进行了分析,摘编如下:
  法国道达尔集团和俄罗斯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共同撰写了一份题为《俄罗斯和欧洲:经济联盟或能源冲突》的报告,就石油和天然气供应国与消费国之间关系的现状和未来给出了最为确切的分析。
  俄罗斯油气体系疑问众多
  俄罗斯科学院经济研究所所长维克托·伊万特尔和道达尔公司第一副总裁缅诺·格鲁韦尔强调,未来25年内,加油站内的天然气价格和人们为电、天然气 、暖气和热水支付的账单总金额将取决于我们今天的所作所为。
  能源部门制定的长期战略以及做出的远期预测对于确定适当的油气资源开采地点和修建运输线路来说都至关重要。目前,俄罗斯在出口原材料和能源产品方面收获颇丰。但是,制度欠缺、政治意愿的匮乏、生意场上的互不信任使得国家和企业都不允许加大对这些部门的投资,尽管无论是私人还是国家,能源储备一直在不断积累。
  1998年危机后,俄罗斯经济没有受到能源的过多限制,因为能源需求并不能构成对经济增长的限制因素。但是,俄罗斯的石油和天然气生产真的足以保证自身经济发展的需要吗?也许有必要削减出口以满足内部不断上涨的需求?
  另一方面,如果25年内那些已探明的油田枯竭,或者如果我们不得不去开采北部海域大陆架以及东西伯利亚的石油,并花费数十亿美元建立基础设施,到那一天,一吨石油的价格将会是多少?
  开采成本没有成为俄罗斯政府担心的问题之一。由于担心石油价格可能出现下滑,俄罗斯政府在海外建立了一笔稳定基金,因为他们对本国经济和银行体系并不信任。但是,伊万特尔和格鲁韦尔强调,目前另一个问题也具有特殊的现实意义:如果石油价格没有下滑,而可赢利的油田都枯竭,不得不去开采更昂贵的石油时将会怎样?
  建立双边战略关系体系十分必要
  近一段时间以来,俄罗斯天然气出口总公司采取了对抗式的谈判战略,当欧盟提出有必要摆脱对俄罗斯的战略依赖时,威胁欧盟将把资源送往东方而不是欧洲。
  在对抗战略框架内,阻止俄罗斯企业进入欧盟内部的分配网络,以及俄罗斯阻止外国企业获得俄罗斯资源的企图交替发生。前者试图说服舆论认为俄罗斯对欧洲市场的垄断意味着巨大危险,而后者则说欧洲将把自己的价格体系强加给能源产品的供给者,这将让俄罗斯天然气出口总公司遭受巨大损失。
  道达尔集团驻俄罗斯代表伊涅萨·瓦尔沙夫斯卡娅认为,面对当前局面,有必要建立一个基于油气资源供应者和消费者战略关系基础上的能源联盟。
  一个能在俄罗斯和欧洲之间的能源关系中保证经济和政治稳定,以及能源安全的能源联盟也许会有建设性意义。研究表明,存在建立能源联盟的空间。为了通过俄罗斯的供给来弥补欧洲的能源短缺,油气资源开采企业不得不去寻找大陆架,在这些地方开采天然气异常艰难,而开采的石油也是重油。
  于是,接下来出现的便是技术问题,而非简单的资金手段。道达尔集团和俄罗斯科学院经济研究所指出:“俄罗斯需要用于技术保障的资金和经验。”基于这一原则,新的能源联盟的首要目标不是立即获得收益,而是建立一个双边战略关系体系。
  全球的油气资源需求
  目前全球能源市场的现状和对未来的预测让人不得不想到油气资源将依然是全球工业和能源部门运行的基础。欧盟各大经济体的能源平衡状况表明,欧洲能源匮乏。另一方面,亚洲新兴经济体对能源的需求日益增加。到2030年,全球每年对能源的需求量将上涨约2%。
  目前,欧盟所需能源的一半都依靠进口(石油73%,天然气44%)。2030年,欧盟油气资源进口量将占总量的70%(石油92%,天然气81%)。天然气进口将显著增加,而本地生产能力将降低。为此,欧盟必须把天然气进口量从2005年的1800亿立方米提升至2030年的6500亿立方米。欧盟各国也因此成为对在透明基础上解决能源产品供给问题最感兴趣的国家。
  目前,欧盟消费的将近20%的石油和将近25%的天然气都来源于俄罗斯。俄罗斯也希望在21世纪头30年内都成为欧盟最主要的能源伙伴。
  能源与政治
  伊万特尔和格鲁韦尔指出,能源消费国和生产国应该建立对话机制,制定出新的适应于能源贸易的普遍规则。
  目前消费国与包括俄罗斯在内的生产国之间的关系还无法保证能源供应所需的可靠性和持久性。举例来说,2006年1月至2月间因对欧洲输送天然气而引发的紧张局面主要就是因为在供给国、中转国和消费国之间的法律关系上存在漏洞而造成的。直到今天,也没有人能保证类似的局面不会重演。
  由国际能源关系造成的政治紧张态势中包含有许多经济元素。例如,目前存在的不同输气管道都具备很长的管道线,覆盖多个消费国。在输送量固定,而需求不断上涨的情况下,这样的网络只会造成冲突,特别是在寒冷的冬季。
  对石油和天然气储藏设施的适当投资将有助于大部分问题的解决,防止问题转入到地缘政治领域。因此,欧洲各能源消费国有必要建立庞大的能源储备,以防止供给中断。俄罗斯参与建设计划应该被视作能源联盟中的必备因素。
  节能技术
  石油和天然气生产企业必须具备某种政策保障,以便让投资者的计划得以实现。因此,需要制定一项长远的能源战略,确定国际能源关系的重点。必须制定能源方面的规章制度,它们应该与针对那些准备获取对俄罗斯和欧洲都不意味着战略利益的资产的投资者而制定的规章制度相同。
  伊涅萨·瓦尔沙夫斯卡娅指出,确定衡量各种财产的“战略意义”的标准是非常必要的。这些标准必须同时被俄罗斯以及法国等其他欧盟国家所接受,这样才能在长期内消除能源联盟内的互不信任。对于俄罗斯来说,战略资产就是那些在遵守契约的前提下,能保证国内燃料和能源稳定供应的产品。
  但是,有这样一个问题:俄罗斯能源产品能同时满足国内和欧洲的需求吗?伊万特尔和格鲁韦尔指出,俄罗斯能源的短缺主要表现在采暖上。节能技术的采用要求对全国的采暖设备和网络进行重新安装,还要对热力生产和分配计划进行检验。
  对油田勘探及其设备,以及开采和生产方面的投资匮乏导致国内消费者在经济发展迅速的情况下却面临能源短缺的困境。目前,俄罗斯联邦中有4个经济实体的电力能源短缺量已经达到1.2万兆瓦,几年内,将有16个实体面临相同困境。
  苏联时期建立起来的支撑如今俄罗斯经济发展的机械和技术基础以廉价能源消费为根本点,这让俄罗斯能够以相对高的价格出口工业产品,如铝。同时也让俄罗斯工业设备的现代化变得缓慢。与其相应的是,由于工业发展意味着能源消耗的增加,普遍的能源短缺将很快反映到俄罗斯的工业中。
  这一情况对节能技术的使用提出了要求,以便阻止能源需求的任意上涨。如果不采用节能技术,无节制的需求上涨将无可避免地导致能源价格的上涨。这也是俄罗斯政府一直以来都在不断提醒的事情。电力生产上新技术的拖后使用将可能牵制其他经济部门的发展,并阻碍生活水平的提高。
  为了使天然气能够继续维持工业和大部分电站的运转,能源价格应该与油气资源的内部价格挂钩。在指出了全世界的发电技术大部分都是建立在烃燃料基础上之后,伊万特尔和格鲁韦尔反驳指出,认为在天然气和石油价格间建立联系没有理由的观点是错误的,而且将来应该根据市场原则来确定天然气价格。
  他们认为,包括天然气证券市场在内,立即进行价格“松绑”的可能性不大,只有在技术全面更新换代之后才有可能出现。
  俄罗斯经济发展
  在对欧盟能源需求做出评估,并在经济和贸易发展部为2015年制定的经济战略框架内对俄罗斯能源出口进行预测后,俄罗斯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对宏观经济发展进行了诸多预测。
  随着石油和天然气生产以每年1%到1.6%的速度增长,相比出口来说,国内消费将更为紧迫,以至于到2015年,一些欧洲企业将给予那些俄罗斯企业尚未开采的油田更多重视。
  理由非常简单,既然俄罗斯当局试图满足欧盟需求,它就必须允许欧洲人投资俄罗斯能源开采,以便换取先进技术。道达尔集团和俄罗斯科学院经济研究所的预测指出,2015年欧洲企业每年对每吨原油的投资不会少于450美元,对每1000立方米天然气的开采投资则不会少于255美元。
  维持一个可以接受的经济增长水平可以创造出一个有利于加工工业发展的“经济”空间,并节约能源。在这一空间内,经济增长率维持在每年大约7%的水平,能源也得到了极大节省(每年能源消耗程度下降3.4%),在这样的条件下,到2015年,俄罗斯油气资源的供给差额(也就是欧洲对俄罗斯能源的需求与俄罗斯向欧洲出口能源的能力之间的差别)将分别为:石油6200万吨到9100万吨;天然气约为240亿立方米。为了弥合这一差额,欧洲需要投入290亿到460亿美元用于油气资源的勘测和开采。
  但另外一些预测则表明存在一定危险。俄罗斯的经济增长有可能会受到限制,从而减少国内能源消费以满足出口增长。如果目前的趋势一直维持下去,能源部门又得不到足够的投资,那么欧洲的能源将会日益匮乏,同时一切与油气资源出口分配相关的冲突将应运而生。
  俄罗斯的能源经济政策
  在各种地区性组织形成的过程中各国利益都必须得到保护。目前,俄罗斯国内市场价格相对欧洲市场和全球市场平均价格来说被高估。原因有二:人民收入略有提高以及加工工业效益不佳。伊万特尔和格鲁韦尔在报告中预测,国内市场价格将逐渐提升至全球平均价格水平,但这不会一蹴而就,而是依据政府指令。
  价格的增长动力由人民收入的提高和证券贸易法规决定。根据这两个条件,尽管曲线呈上升状态,但天然气的价格还是会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维持在低水平,原因是能源生产的低产出。
  他们认为,俄罗斯政府介入到天然气和石油部门,以及天然气出口总公司的拆分问题客观地符合全球趋势和俄罗斯经济发展水平。该公司是俄罗斯的一家较为特殊的企业,拥有天然气的最高储量,并可以根据国家利益来规划长远开采计划。因此,在未来一段可预见的时期内它的拆分不会发生。
  同时,该公司的管理效力依然是个问题。伊万特尔和格鲁韦尔指出,分散管理权和将公司内部能够提供效益的部门分散开将可以改善企业的收益。至于在一个国营企业内引入现代化的合作管理原则,两位专家均认为是必不可少的措施。而且,国家才应该是在企业采取战略决策时的决定性角色。
  与欧盟建立能源联盟并不仅仅意味着可靠的油气资源供给、技术转让和投资。伊涅萨·瓦尔沙夫斯卡娅认为,联盟关系还意味着需要大量能源消耗的生产活动向能够开采出油气资源的地方的转移。
  俄罗斯希望这些包含了高科技、生态清洁和以合作为原则的透明管理的生产活动都能在其境内完成。目前,俄罗斯大部分石油提炼厂使用的都是陈旧设备,没有能力生产出在欧盟具有竞争力的石油产品。
  为了把俄罗斯经济从对油气资源和全球石油市场价格的依赖中解脱出来,俄罗斯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和道达尔集团建议,外国石油企业应该被允许进入那些较难开采和成本昂贵的油田。
  伊万特尔和格鲁韦尔还认为,允许外国企业开采地下资源,并建立提炼厂不会造成任何威胁,俄罗斯企业反而可以从中获得现代化技术,用于俄罗斯本国的石油生产。
  鼓励外国企业在俄罗斯建立石油化工企业,让俄罗斯市场上充满现代化产品也是合理的想法。这会让生产高科技产品的企业进入俄罗斯。
  能源联盟的建立还应遵循另一原则:外国企业要引入节能技术。考虑到可预见的油气资源出口逆差,将消耗大量能源的设施(如热力和电力分配网络)以转让的形式交给掌握着节能技术的外国企业管理是可以接受的一项措施。
  节能技术首先应该应用在住宅建设中。专家认为,俄罗斯热力消耗比较严重是由于住宅和中央热力管道的绝热材料存在缺陷。
  至于是否允许外国企业进入俄罗斯能源领域,以及欧盟投资参与俄罗斯油气资源开采首先将取决于作为战略基础的俄罗斯与欧盟的关系。
  能源联盟战略无论对于欧洲国家还是俄罗斯来说都是一个适当的选择。与全球经济平均3%到4%的年增长水平相伴的是石油消耗每年增长1.5%到2%。
  目前,一切让俄罗斯与欧盟的战略联盟成为欧盟经济以及俄罗斯经济增长的稳定因素的条件均已具备。
返回 国际新能源网 首页

新能源资讯一手掌握,关注 风电头条 储能头条 微信公众号

看资讯 / 读政策 / 找项目 / 推品牌 / 卖产品 / 招投标 / 招代理 / 发新闻

风电头条

储能头条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国际能源网站群

国际能源网 国际新能源网 国际太阳能光伏网 国际电力网 国际风电网 国际储能网 国际氢能网 国际充换电网 国际节能环保网 国际煤炭网 国际石油网 国际燃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