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经济危机发生以来,各国都在积极的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新能源被寄予厚望。
中国的《新能源产业振兴和发展规划》日前已由国家发改委上报国务院,并将在条件成熟时择机出台。
根据这一规划,到2020年,除水电外,太阳能、风能等可再生能源占中国一次能源消费比重,有望从目前的1.5%升至6%以上,总投资也将超过3万亿元。
这对于新能源产业的发展无疑是一大利好。但其实,近年中国在新能源领域尤其是风电领域已经在加速发展。
中国风电爆发性增长
日前,全球风能领先企业维斯塔斯中国区总裁安信诚在接受搜狐财经采访的时候就表示,全球金融危机和全球气候危机给风能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风能已经从一种补充能源变成了替代能源。
据他介绍, 2008年全球风机新增容量高达27000兆瓦,跟2007年相比新增容量上升了29%,现在全球在风能行业工作的人数高达40万人。从新增的风机容量的角度来看,中国排名第二。按照总装机容量计算,中国排名第四。
中国风能协会秘书长秦海岩曾用“爆发性增长”来形容中国当前的风电行业。2004到2008年,中国风电装机容量连续3年增长超过100%,其间每年风电新装机容量都是此前20多年的总和。2008年,中国风电装机容量首次超过500万千瓦。提前完成了国家发改委提出的,要在2010年实现全国1000万千瓦风电装机容量的预期目标。
而风电发展目标也在不断提高,在2006年,中国的2020年装机目标为30GW,而最近媒体报道称,此目标将被上调到100至150GW。
“风电三峡”火热上马
经济危机发生以来,关于全国各地上马风电项目的消息不绝于耳。国家规划将在苏北沿海、甘肃河西走廊和内蒙古东部、吉林西部建设3个“风电三峡”。
今年4月,江苏南通市如东县近海及潮间带风电场总体规划通过专家评审。 近日,南通市召开的国家能源局海上风电开发建设协调会,会上决定,南通市将规划建设百万千瓦级海上风力发电基地,根据规划,如东近海及潮间带风电场装机容量为315万千瓦,全部建成投产后,年上网电量约70亿千瓦时。计划到2020年,海上风电装机规模达到240万千瓦。
6月7日内蒙古乌拉特中旗风电产业园区在海流图镇开工建设。内蒙古中科宇能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巴彦淖尔市天力风电开发有限公司、内蒙古济变电力设备有限公司等4家风电装备制造企业同时启动建设,一期投资3.6亿元。最终将形成以风电设备制造产业为核心的新能源设备产业基地。
6月11日,甘肃酒泉市与中国大唐、中国华能、中电投、中国华电等大企业签订风电及相关产业项目6项,投资金额88.45亿元,另外还有50亿元的风电装备项目投向酒泉。
此外,还有几个风力发电项目刚刚获得国家审批通过。一个是河北华电沽源风电场项目,总装机容量10.05万KW,建设67台1500KW风电机组。另一个是上海首个建造在垃圾填埋场上的风力发电项目,该项目投资2亿元,今年动工兴建,由上海环境集团有限公司与上海华电电力发展有限公司共同组建的上海华港风力发电有限公司投资建设。
超常规发展潜藏风险
面对各地大干快上风电项目的局面,中国工程院院士倪维斗说,中国风电的发展速度快得令人担心,有点过热的迹象。他表示,要提高警惕,不能让风电成为新的形象工程。国家发改委能源局可再生能源处处长史立山也表示,超乎寻常的发展后面隐藏着不小的风险。
倪维斗认为,目前中国风电发展的关键,不是急于利用国外技术和设备建设很多风场,而是要集中力量研制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大型风力发电机组;在3-5年后给市场提供和国外机组相当水平的大型风电机组。
他指出,近几年风电发展投入的资金,应主要用于支持培植中国自己风电产业的研制和生产能力。宁可增长慢一点,但是要增长的扎实一点,以便将来满足大规模风电发展的需要。
据了解,近几年中国风机生产企业已经由原来的几家迅速增长为七八十家,但是从产品质量技术水平上看,可谓鱼龙混杂。整个行业也在玩成本与价格的游戏。然而,“对于风机来说,保持20年高可靠性和高产能才是最重要的,但做到这一点并不容易。”维斯塔斯安信诚如是说。
并网问题导致产能浪费
从技术层面上讲,风力资源时强时弱,风力发电具有不稳定性,小规模的风电电源会引起电能质量、电压的问题,大规模的风电电源会引起电网稳定性等问题。
美中绿色能源促进会董事会成员及执行副总裁薛维珂在接受搜狐采访时坦诚的表示:和其他能源发电相比,风电的确具有不稳定性,这种不稳定性也直接导致风电上网困难的加剧。在没有很好的解决风电技术上的问题之前,大规模的装机、上风场其实一种浪费。
但薛维珂也指出,除了技术突破,目前,也有一种颇具中国特色的解决方式。他说:“非定网风能发电目前对于中国来说是一个不错的选择”,所谓非定网风能发电就是风力发出来的电不经过电网直接被应用,薛维珂认为,这有可能解决很大一部分风力发电不能上网的问题。他还透露,目前美中绿色能源促进会与中国之间就在开展这方面的合作。
而目前,更多的人,还是将希望寄托在智能电网技术的突破和大规模应用上。与传统电网相比,智能电网具有更为强大的兼容性,可供风能、太阳能、地热能等及时接入电网,介入过程还可以自行控制,为可再生能源发电的发展,创造了更大的可能。
智能电网助推新能源发展
一旦智能电网建成,国家将通过政策鼓励家庭和企业安装小型高效的可再生能源发电设备,并支持消费者购买或出售绿色电力。
5月21日国家电网公司在“2009特高压输电技术国际会议”上提出了名为“坚强智能电网”的发展规划。规划提出,将分三个阶段推进“坚强智能电网”的建设:2009年至2010年为规划试点阶段,重点开展规划、制定技术和管理标准、开展关键技术研发和设备研制,及各环节试点工作;2011年至2015年为全面建设阶段,加快特高压电网和城乡配电网建设;2016年至2020年建成统一的“坚强智能电网”。不仅如此,国务院副总理张德江也在这次会议上表示,中国将从实际出发,积极探索符合中国国情的智能电网发展道路。
中国科学院科学时报首席经济学家武建东认为,经济危机中受冲击相对较轻的中国更需要占领智能互动电网这个能源革命的制高点,否则,一旦美欧经济复苏并实现了经济与电力结构的升级转型,中国不但将失去一次领跑世界经济的机会,也将再一次沦为国际分工的劳动力角色。
武建东预计,如果2009年就启动电网的改造,每年有可能拉动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一个百分点左右。如由各地电力、通信和军队通信兵联合施工,3到5年内中国主要城镇可初步实现电网的互动化运行并占领全球能源变革的制高点。(搜狐财经/魏喆)
附:中国风电发展走过的九个阶段
1. 1975年,清华大学和内蒙古草原研究所合作,在内蒙古商都地区选择当地牧机生产企业共同试制了50 W、100 W的离网式微型风力发电机。该阶段所生产的风力发电设备都属于小容量,没有形成生产力。
2. 1979年,中国开始自主研发可以并网运行的试验型机组。1981年,中国风能协会成立。
3. 1986年,中国从丹麦维斯塔公司引进了3台55 kW变桨距风力发电机,并在山东荣成建立了中国第一个小型风电场。
4. 1991年,通过民间渠道的方式,中国实现了到德国考察风电设备制造业。考察后购买了德国单机容量为250kW失速异步型风电机组,这在当时是中国引进的单机最大发电容量机组。
5. 1992年,几十台“德国风电机组”在东北、内蒙古、海南三个地区应用,中国风电场建设由此也获得发展。国际风电设备制造公司开始通过各种方式陆续进入中国风电设备市场。
6. 1997年,中国提出“乘风计划”, 大型并网风电机组开始从科研走向市场。
7. 1999年,新疆金风科技(31.76,-0.24,-0.75%,吧)股份有限公司和浙江运达风力发电工程有限公司自主研制出600 kW失速型风力发电机。
8. 2001年,科技部将研制兆瓦级以上双馈型风力发电机和失速型风力发电机列入国家863计划。
9. 2005年,金风科技试制出中国第一台MW级风力发电机,沈阳工业大学自主研制出1 MW双馈风力发电机。国内众多企业拉开“抢风”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