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新能源网 » 新能源资讯 » 中国新能源资讯 » 正文

中国玉米秸秆循环利用技术达国际先进水平

日期:2009-07-18    来源:中国农产品加工网  作者:中国农产品加工网

国际新能源网

2009
07/18
17:14
文章二维码

手机扫码看资讯

关键词: 中国 秸秆

    “若采用‘玉米秸秆高效生态循环利用工程技术’,将东北、华北两大玉米主产区玉米秸秆的一半用于生物质能源和畜禽业,每年可实现新增产值1600亿元,新增就业岗位155万个。”农业部规划设计研究院高级工程师张利群在接受采访时说。近日,由农业部规划设计研究院主持研发的“玉米秸秆高效生态循环利用工程技术”项目通过了农业部科技成果鉴定。农业部科教司组织的科技成果鉴定委员会认为,这项技术具有新颖性和创造性,填补了国内空白,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燃料乙醇成为副产品

    “这项技术最大的创新点在于采用了‘玉米秸秆加工处理以服务畜禽业为主,以制取燃料乙醇为辅’的技术集成的发展模式”,张利群说,“我们摒弃了以往加工玉米秸秆仅为提取燃料乙醇的较为单一的运行模式,开发了一条实现农业废弃物‘零排放’的生物质能源产业、畜禽业的闭路循环经济链。”

    据悉,目前国内外处理玉米秸秆主要采用从秸秆纤维和糖分中制取燃料乙醇的方式,虽然技术层面已有所突破,但投资大、生产成本过高,无法实现规模生产,较难取得经济和社会收益。

    “玉米秸秆高效生态循环利用工程技术”转变传统运营思路,集成酒精蒸馏、玉米秸秆酒糟饲养、畜禽粪污发酵沼气、粪便发酵养蚯蚓等技术,把制取燃料酒精作为发展畜禽业的副产品。该项目经济回报以发展畜禽产业为主,生产乙醇燃料为辅,节省了产业链的运营成本和秸秆运输物流成本,使玉米秸秆常年规模化生产乙醇燃料,在技术、经济两方面都有了可行性。这种模式适合中国国情,投资少,综合效益高,是玉米秸秆工业化制取乙醇燃料的有效生产模式。

    废弃秸秆变身糖化饲料

    “可以说,把大量废弃的干秸秆转化为糖化饲料,变废为宝,在畜禽养殖和生物质能源领域形成规模化经营是这项技术的最大贡献。”张利群说。

    多年来,如何实现玉米种植和肉奶牛饲养的优势互补一直被业界关注。一方面,中国东北和华北两大玉米主产区每年产生约1.2亿吨玉米秸秆,玉米秸秆适口性差,不易消化,无法作为牲畜饲料。因此,除少量家用、还田外,绝大部分被废弃或焚烧,造成空气污染,也极易产生安全隐患。另一方面,中国肉牛和奶牛主产区虽然集中分布在玉米主产区内,但由于玉米秸秆不能直接作牲畜饲料,每年还须种植大量饲草;而青贮饲料又存在投资大、费用高、储量少等问题。

    “我们的技术解决了这一难题”,张利群给笔者算了一笔账,“若采用‘玉米秸秆高效生态循环利用工程技术’,将东北、华北两大玉米主产区玉米秸秆的一半用于生物质能源和畜禽业,每年可生产99度酒精90万吨,饲养肉牛1400万头、奶牛500万头,提供7000万吨有机肥,实现新增产值1600亿元,新增就业岗位155万个。”
 

返回 国际新能源网 首页

新能源资讯一手掌握,关注 风电头条 储能头条 微信公众号

看资讯 / 读政策 / 找项目 / 推品牌 / 卖产品 / 招投标 / 招代理 / 发文章

风电头条

储能头条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国际能源网站群

国际能源网 国际新能源网 国际太阳能光伏网 国际电力网 国际风电网 国际储能网 国际氢能网 国际充换电网 国际节能环保网 国际煤炭网 国际石油网 国际燃气网
×

购买阅读券

×

20张阅读券

20条信息永久阅读权限

19.9

  • ¥40.0
  • 60张阅读券

    60条信息永久阅读权限

    49.9

  • ¥120.0
  • 150张阅读券

    150条信息永久阅读权限

    99.9

  • ¥300.0
  • 350张阅读券

    350条信息永久阅读权限

    199.9

  • ¥700.0
  • 请输入手机号:
  • 注:请仔细核对手机号以便购买成功!

    应付金额:¥19.9

  • 使用微信扫码支付
  • 同意并接受 个人订阅服务协议

    退款类型:

      01.支付成功截图 *

    • 上传截图,有助于商家更好的处理售后问题(请上传jpg格式截图)

      02.付款后文章内容截图 *

    • 上传截图,有助于商家更好的处理售后问题(请上传jpg格式截图)

      03.商户单号 *

      04.问题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