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助富余农产品加工乙醇汽油或进一步深加工,不仅可获得高额利润,还相当于再造一个大庆油田
“为了我们的农民兄弟,请使用乙醇汽油!” 20多年前,不论在巴西还是美国,为了推广使用乙醇汽油,人们都喊出了这样的口号,并从总统的“坐骑”开始做起。
中国的乙醇汽油产业虽然起步较晚,但推进速度却很可观。2001年4月,国家发改委宣布在全国推广使用乙醇汽油,并将河南、黑龙江、辽宁、吉林列为试点省份紧紧过了一年,安徽、湖北、山东、河北和江苏也加入推广的行列。至此,推广乙醇汽油的范围已经扩大到全国九省,成为我国推进可替代能源发展的战略手段之一。
“借助富余农产品进行深加工,不仅可以获得高额利润,还可以再造一个大庆油田。”安徽丰原集团董事长李荣杰如是说。
以农作物为原料、经光合作用产生出的乙醇汽油是一种新型清洁燃料,不仅符合我国能源替代战略和可再生能源发展方向。而且在环保方面,可降低汽车一氧化碳平均排放量60%以上,碳氧化合物、氮氧化合物等也都有不同程度降低。此外,还能解决"三农"问题,促进农业生产与消费的良性循环。
国家发改委工业司有关负责人说,针对国际原油供应趋紧和价位偏高,以及我国油品消费需求快速增长的状况,发展可再生车用燃料潜力很大。随着国家“乙醇汽油政策”的推出,在未来10年内,每年的需求量将近千万吨,市场前景非常广阔。
发展乙醇汽油产业时不我待
越来越凸现的全球能源供不应求矛盾,促使各国加紧实施乙醇汽油计划,中国面临的形势则更为迫切。能源专家认为,一方面由于我国人均能源可采储量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人均煤炭、石油、天然气资源量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60%、10%和5%。另一方面,我国能耗消费总量位居世界第二,约占世界能源消费总量的11%,中国经济成长的GDP中,很大一部分是靠资源和生态环境的“透支”获取的。
目前,我国石油年生产能力达到1.6亿吨,而原定到2005年石油进口量达到1亿吨的预期在2004年就已被突破。预计我国在2010年的石油进口量将达到1.2~1.3亿吨,到2020年更将达到2.3亿吨。
“如此巨大的需求量,使得我国不得不加快生物质转化的发展步伐。”中国农业大学生物质工程中心教授李十中为《新财经》算了一笔账:现在,我国每年用以替代汽油而加工的乙醇有102万吨,这就意味着节约了102万吨汽油,而加工102万吨汽油需要350万吨原油。以黑龙江省为例,每年汽油用量为120~130万吨,按照我国的国家标准,乙醇汽油是用90%的普通汽油与10%的燃料乙醇调和而成。如此计算,如果使用乙醇汽油,黑龙江每年能节约12万吨汽油,而加工12万吨汽油需要近40万吨原油。
政策扶持拓展企业利润空间
我国推行乙醇汽油虽然还处于试点阶段,但从国家给予吉林燃料乙醇、河南天冠集团、安徽丰原生化(000930)和黑龙江华润酒精四家指定变性燃料乙醇生产企业免征5%消费税、增值税先征后返、享受陈化粮补贴、补贴额按规定比例由中央和地方财政共同负担的优惠政策来看,国家的扶持力度还是相当大的。
因燃料乙醇与普通汽油存在价差,黑龙江华润酒精公司每提供1吨燃料乙醇可以得到国家财政1800元的补贴,及国家计划保证34.5万吨陈化粮的供给,公司有合适的利润空间。
吉林燃料乙醇一年累计生产燃料乙醇13.04万吨、销售8.29万吨,乙醇月产量从上半年的1万吨提高到目前的2万吨以上,其单位制造成本也由原来的4600元降到目前的3500元以下,下降幅度达到25%左右,公司也略有盈利。
国家发改委最新统计显示:吉林省2004年乙醇汽油销售接近80万吨,覆盖率接近90%;辽宁、黑龙江和河南三省平均覆盖率达到80%以上。
生产模式急需改变
但是,我国并不是一个粮食供应很充裕的国家,国内原本囤积近1亿吨的陈化粮,目前基本上被四家酒精生产企业消化完毕,很大一部分已转向使用新粮。如果用新粮来生产“酒精汽油”,就不可避免地面临生产成本难以降低、新粮能否保证持续稳定供应等问题。
“本身就不应该用粮食做原料。粮食安全比石油安全更重要。”李十中认为,酒精原料不一定非得用粮食,甜高粱杆、甘蔗、木薯等废弃的植物同样可以利用。“这样既不影响粮食安全,也可以保证乙醇汽油的产量,两者并不矛盾。”
我国每年产生7亿多吨作物秸秆,其中2亿吨被就地焚烧,污染大气;每年有2亿多吨林地废弃物未被利用;每年有25余亿吨畜禽粪便及大量有机废弃物,相当于3亿吨标煤未能利用和成为水体的污染源;每年有1000多万公顷农田因覆盖石油基塑料地膜而导致土壤肥力衰退。此外,尚有1亿多公顷的边际性土地,这些边际性土地虽不宜垦田,但如种植能源植物可年产出或替代6亿吨燃油。
如此丰厚的资源,如果能够有效利用,不仅缓解了国家财政补贴负担,还可以降低生产成本。
“这种可能性是存在的,国内相关领域的研究人员已解决了技术上的问题。”李十中说,目前酒精的生产主要是从玉米、甘蔗、小麦等农作物中加工而来,其中30%的成分转化为乙醇,其他70%可加工成糖类、淀粉、氨基酸等,其中氨基酸的商用价值最高,这70%部分都属于综合利用开发。“如果仅仅是烧油,用薯类、秸秆、甜高粱比较好些,因为用粮食仅仅做到乙醇层面很不经济,应该再往下游延伸,生产高附加值的专用化学品,如表面活性剂等。”
转变思路支撑“后石油时代”
从长远来看,乙醇作为一种可再生的循环资源,不仅是一种新型能源,还可以生产乙烯,支撑“后石油时代”的石化工业。从技术层面分析,乙醇分解出氢,可间接或直接用作燃料电池燃料,诸如手机、笔记本电脑以及新一代燃料电池汽车等可移动电源领域。而用乙醇生产乙烯则是乙醇的远期市场--石化工业,目前技术上已经成熟。李十中说:“酒精脱水后变成乙烯,然后再把乙烯进行氧化,产生环氧乙烷,成本才9000元/吨(包括设备折旧),而环氧乙烷的售价是17000元/吨,这在价值上就增加了不少。”
发展燃料乙醇产业是一项全新而复杂的系统工程,乙醇汽油仅仅是乙醇运用的第一层次。随着国际石油价格在2000年后持续走高,乙烯、环氧乙烷作为乙醇下游产品成为抢手货,国内外资本纷纷进入乙烯等化工生产领域。据中国石化有关人士透露,在未来3年内,中国在乙烯项目上的投资总额将达到800亿元。
丰原生化领跑新兴产业
作为国家定点生产燃料乙醇企业之一的安徽丰原生化公司(000930),似乎早早嗅到了“钱”味,并迅速进入乙烯、环氧乙烷生产领域。2002年,丰原集团以2亿元代价从安徽省政府手中全面接管了宿州市环氧乙烷项目,将其更名为丰原宿州生物化工公司。当年投资6554万元,使其恢复建设,并将设计的年生产能力从原来的1.5万吨提高到2万吨。
泰阳证券研究所郑善伟认为,收购宿州生化使公司一体化能力加强。宿州生化生产原料主要是玉米等淀粉质农产品,与丰原生化的乙醇生产线有部分重叠,丰原生化生产的乙醇可以用于宿州生化环氧乙烷的生产原材料供应,当前环氧乙烷作为乙二醇的主要生产原料,在下游涤纶产能增长过快导致对乙二醇的需求激增,而使乙二醇价格持续高位,最终使环氧乙烷价格得到支撑,前景看好。
拥有国内惟一一条以玉米等淀粉质农产品为原料,生产乙烯、环氧乙烷、乙二醇、醇醚等石化产品的生产线,让丰原生化在与其它三家国家定点生产燃料乙醇企业竞争中抢占了先机。正在建设中的32万吨/年燃料乙醇项目,如果能在2005年年底顺利完工并投入生产的话,不仅将让丰原生化的燃料乙醇生产能力达到44万吨/年,公司在试点市场40%份额也将得到提升。
据了解,丰原生化每年可消化玉米10万吨,年产值4亿多元,年新增利润近1亿元。目前,丰原生化正计划扩建30万吨/年玉米乙烯生产装置。据悉,国家科技部正在为此项目做可行性分析。一位能源专家表示,如果30万吨项目得到批准,丰原生化的前景将难以估量。
“只要国际原油价格不低于30美元/桶、玉米价格不高于1400元人民币/吨,用粮食路线生产石油替代产品就有利可图。” 公司掌门人李荣杰对此充满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