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力电源结构调整
近年来,我国电力发展很快,但电力需求增长更快,供求矛盾突出。全国范围的拉闸限电,着实为高速发展的中国经济带来了不小的掣肘,“煤用完了怎么办”成为不少省长们共同的担忧。
据中科院电工所研究员马胜测算,我国已探明的煤炭将在81年内采光,石油将在15年左右枯竭,天然气也将在30年用尽。而中国电力科学院预测,我国电力供应缺口在2010年和2020年分别为3700万千瓦和1亿千瓦。然而目前我国电力结构中,燃煤机组(火电)占70%以上。
在这种情况下,调整电源和电网结构,已迫在眉睫。在被调整后的能源结构中,可再生能源发电显然将占据相当的位置。
事实上,政府早已意识到这个问题,在去年3月2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上,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就在分析当前电力供求形势和电力工业发展问题时曾提出:“我国要调整电源结构,大力开发水电,优化发展煤电,积极推进核电,适度发展天然气发电,鼓励新能源发电。”在国家的大力支持下,新能源发电也小成“气候”,在东部沿海和西部部分地区,风能发电已初具规模,其他新能源如天然气、秸秆、瓦斯、核能等多种新能源已实现利用发电。
在刚刚结束的“两会”上,就有代表提出,要让新能源成为调整电源结构的一支重要的新力量。
前景看好
在去年年底国家发改委公布的《十一五规划的建议》中明确提出,要加快发展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等可再生能源。政策面为新能源板块走强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根据我国的新能源规划,到20l0年,新能源的总装机容量将达60GW,占全国总电力装机容量的10%。到2020年,新能源发电的总装机容量将达到约121GW,占全国总电力装机容量的12%。如果要达到规划目标,水电装机规模将增长2.7倍,而风电、太阳能发电将是几十倍的增长。
一些发达国家已经拟定了到2050年,新能源发电将占本国电力市场30%~50%的目标,这意味着一场新的能源革命已在悄然进行,它必将带来新的经济繁荣,新的社会理念和新的生活方式。CIEN记者从刚刚结束的“两会”上获悉,不少全国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认为,发展新能源发电,将大有可为。“新能源发电不仅能解决部分地区电力不足问题,还符合国家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的主旋律。”
但目前,我国新能源发电还面临着成本太高,价格无法平衡收益,以及一些技术瓶颈。以风能发电为例,20年来我国已建成的风电场仅有40多个,但截至目前,我国风电场总装机容量仅为50多万千瓦,实际风电装机容量也仅占全国电力装机总容量的0.14%,而且风力发电的设备主要靠进口。据了解,我国风力发电已具备走向产业化的基本条件,但由于电价、关税、贷款、税收等优惠政策与扶持措施不到位,企业的投资长期难以收回,市场难以成长起来。对此,有关专家直言,虽然我国很早就开始倡导开发风能,但我国发展风电还存在着体制性障碍,也缺少市场激励机制,包括风电开发的投资体制、国产化风机激励机制及政府风电采购政策等。
不过,上海交通大学校长谢绳武教授曾撰文乐观地指出,虽然目前新能源面临发电效率、发电成本高、配套技术还不够完善等难题,但只要政府正确引导,给予政策支持,扩大市场需求,这些难题将被逐步克服,一个更为清洁、安全、和平和幸福的新能源世纪即将来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