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新能源网 » 太阳能建筑 » 正文

中国生物液体燃料行业现状与发展分析

日期:2006-11-20    来源:报告在线  作者:报告在线

国际新能源网

2006
11/20
15:11
文章二维码

手机扫码看新闻

关键词: 中国 生物 液体 燃料 行业 现状 发展 分析

 1.生物液体燃料(生物燃油)是中国今后开发利用生物质能的一个主要方向

  1.1生物液体燃料产业的主要驱动因素是石油安全

  
生物质能资源包括农作物秸秆和农业加工剩余物、薪材及林业加工剩余物、禽畜粪便、工业有机废水和废渣、城市生活垃圾和能源植物,可转换为多种终端能源如电力、气体燃料、固体燃料和液体燃料,其中受到最多关注的是生物质液体燃料(生物燃油)。世界不少国家已经开始发展生物燃油产业,其中共同的目的在于保障石油安全。

  2004年中国石油净进口量为1.2亿吨,消费量为3.1亿吨,进口依存度达到了38.7%;国际能源署(IEA)预测中国到2010年、2020年石油进口依存度将达到61.0%和76.9%。石油进口量和进口依存度的迅速攀升给中国石油安全带来了日益严重的影响;中国的石油安全问题也引起了一些国家的顾虑。国产的石油和石油替代燃料能否“养活中国”呢?与资源有限的煤炭液化和国内油气资源开发等手段相比,资源可再生而且潜力巨大的生物燃油技术也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巴西生物燃油产业利用蔗糖发酵制取生物乙醇,2002年消费量达到了104亿公升,替代率接近40%。

  美国和欧盟国家在生物燃油产业方面也有丰富的经验。不过巴西的发展背景与中国更为接近。巴西生物燃油产业(以生物乙醇工程为开端,后来又发展了生物柴油)源于1975年,起因主要有二:一是出于国家能源安全和经济发展的考虑,在1973-1974年第一次石油危机中,由于巴西80%的燃料依赖进口,油价暴涨使巴西损失了40亿美元,经济也受到沉重打击;其次是为了促进国内种植业的发展和保护农民的利益,因为巴西是全球最大的甘蔗种植区。

  1.2发展生物燃油产业将带来显著的环境效益

  能源农林业的大规模发展可以有效地绿化荒山荒地、减轻土壤侵蚀和水土流失。大量使用生物燃油对中国大气环境的保护和改善也有着突出的意义:与化石燃料相比,生物燃油的使用很少产生NOx和SOx等大气污染物;由于生物质CO2的吸收和排放在自然界形成碳循环,其能源利用导致的CO2排放远低于常规能源。到2050年生物燃油开发量如果能达到1.05亿吨(这一数据是基于能源研究所2005年“中国能源中长期开发利用前景分析”研究项目的生物质能部分的情景分析;情景分析中能源林业以生产生物柴油原料为主,能源农业以生产生物乙醇原料为主;其中2020年、2030年、2050年预计开发量为:生物乙醇0.039、0.079、0.16亿吨,生物柴油0.15、0.33、0.89亿吨),则可绿化约3000万公顷荒山荒地,减排约3.1亿吨CO2。

  1.3发展生物燃油产业将为中国“三农”问题的解决做出相当的贡献

  建设从能源农林业到生物燃油加工业的生物燃油产业链可以成为中国解决“三农”问题的一个有力手段。

    1.3.1带动农业经济和林业经济

  2020年生物燃油开发量预计为1900万吨左右,初步估算可给国家和地方创产值1000亿元。到2050年生物燃油开发量如果能达到1.05亿吨,将创造5000亿元左右的年产值、吸纳1000万个以上的劳动力(主要是能源农林业接纳的就业),并为带动农村经济发展起到极大的作用;形成这部分生物燃油产能的初始投资(主要是产业建设投资,荒地改造和树种等费用相对较低)预计可以控制在1.0万亿元以内:年产值与产能投资的比值(大于1:2)大于某些常规能源产业的比值(例如,火电的年产值与产能投资的比值约为1:2.5)。

  1.3.2创造大量就业特别是农村地区的就业

  可以吸纳1000万个以上的劳动力,其中主要是农村劳动力,这有利于缓解农村大量劳动力闲置的局面。

  1.3.3为中国的城镇化建设提供有力支持

  一方面,中国的城镇化建设提高了人均能源需求量,特别是人均燃油需求量;另一方面,城镇化建设需要与之相伴的产业建设和就业机会的创造(一定程度上还需要增加在农村的就业机会以缓冲农村向城镇的移民浪潮):能源农林业(和生物燃油加工业)在这两方面都可以发挥重要作用。

  2.中国生物燃油发展现状与趋势

  2.1中国发展生物燃油产业已有一定的技术基础

  生物燃油产业的核心技术是生物燃油技术和能源作物的选育和种植技术。自“八五计划”期间已经开始生物燃油资源与转换技术的研究开发,采用传统技术用粮食和油料作物生产醇类和油类产品,这只限于在食品与轻工产业;制取燃料作为交通能源产业建设则是在“九五计划”期间由原国家计委公布实施。能源作物的概念对中国来说是较新的,但其选育和种植技术的相关研究实际上已有数年的基础。

  2.1.1“陈化粮”制生物燃油

  目前生物燃油的主要原料为“陈化粮”。严格来说,以“陈化粮”制取生物乙醇并不能算在能源农业的范畴,因为就其主要用途而言粮食作物与能源植物有本质区别。但这也为发展生物乙醇技术积累了技术经验和产业基础,待甜高梁等能源植物资源得到发展后,即可进行原料转移。

  经国务院批准,原国家计委2001年4月17日发布中国实施车用汽油添加燃料乙醇的决定。同时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颁布了“变性燃料乙醇”和“车用乙醇汽油”两个国家标准。国家投资50余亿元,批准全国建立4个以消化“陈化粮”为主要目标的燃料乙醇企业,目前均已投产,总生产能力100余万吨。粮食为燃料乙醇原料,每吨超过3000元,含加工费后,燃料乙醇成本超过4000元/吨。

  国家规定2004年10月起黑龙江、吉林、辽宁、河南、安徽5省及湖北、山东、河北及江苏的部分地区,强制封闭使用车用乙醇汽油。到2005年,上述各省及其所辖市区,军队特需和国家特种储备除外,全部实现车用乙醇汽油替代其他汽油。

  2.1.2能源农业作物甜高梁和甘蔗

  科技部国家“863计划”支持的“甜高粱茎秆制取燃料乙醇”项目提供的甜高粱品种,种植技术和燃料乙醇加工技术已经较为成熟。目前已经达到年产5000吨燃料乙醇的生产规模。国内已经在黑龙江省、内蒙古自治区、新疆维族自治区、辽宁省和山东省等地,建立了甜高粱种植、甜高粱茎秆制取燃料乙醇加工的基地。

 

返回 国际新能源网 首页

新能源资讯一手掌握,关注 风电头条 储能头条 微信公众号

看资讯 / 读政策 / 找项目 / 推品牌 / 卖产品 / 招投标 / 招代理 / 发新闻

风电头条

储能头条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国际能源网站群

国际能源网 国际新能源网 国际太阳能光伏网 国际电力网 国际风电网 国际储能网 国际氢能网 国际充换电网 国际节能环保网 国际煤炭网 国际石油网 国际燃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