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新能源网 » 新能源要闻 » 中国新能源要闻 » 正文

山东省新能源产业规模不断扩大 产业结构提升

日期:2011-06-01    来源:中国自动化网  作者:中国自动化网

国际新能源网

2011
06/01
09:36
文章二维码

手机扫码看新闻

关键词: 新能源

    近年来,山东省新能源产业取得了长足发展,产业规模不断扩大,产业结构明显提升,技术研发能力明显增强,新能源产品在更大范围内得到推广应用,市场竞争力不断增强。截止2009年底,全省抽水蓄能、风能、生物质能和余气、余能发电装机达338万千瓦,占全省电力装机容量的5.56%;热水器累计推广近2000万平方米;光伏电池元件常能已达340MW,部分企业的电池转换效率位居世界前列;沼气年利用量达到13亿立方米;乙醇汽油在济南、泰安、济宁、枣庄、临沂、聊城、菏泽等7各地市推广使用近500万吨;新能源装备研发、制造也有了一定发展。
  
  以山东青岛市举例说明:青岛市是典型的能源输入型城市,随着经济和社会的不断发展,传统能源持续供应能力受限。为此,青岛市将新能源产业作为战略先导产业加快发展。据初步资源评价,青岛市发展前景较好的新能源主要包括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和海洋能。风能方面,准风能发电总容量20万千瓦,在建风电装机容量9.9万千瓦,已运行风能发电装机容量1.64万千瓦。太阳能方面,青岛市全年太阳辐射总量502千焦/平方厘米,年平均日照时数2300小时。2009年太阳能光电热水器应用面积400万平方米,太阳能光电应用面积1600平方米。生物质能方面,青岛市农业生物质能潜在利用量约为294万吨,可作为兴园使用的农作物秸秆约为147万吨,折合标准煤74万吨。海洋能和地热能方面,青岛市海洋能资源丰富,海浪、潮汐、海风、海水温度差都具有较好的开发利用价值。华电集团青岛发电厂海水源热泵项目供面积1871平方米,奥帆中心海水源热泵项目建筑面积8138平方米,鲁能住宅区海水源热泵冷气机系统项目开发面积82万平方米,每年可节省能能源折合标准煤2万吨。
  
  我国能源装备制造业至“十一五”末已有较大投入,但随着核电、风电等清洁能源的投资力度加大,大型铸锻件、环形本体(如汽轮机壳体)、大型复杂件、大型平面加工和半圆体加工、叶片、叶根加工以及各种泵体 、泵阀制造等,对重型立车、大型落地铣镗床、超重型的龙门镗铣床、五轴联动机床、数控拉床以及各种高档立、卧加工中心,以及相应的数控刀具、量仪都将提出新的需求。
  
  目前,行业领军企业已经意识到能源装备特别是新能源装备是座金矿,并开始积极研发相关机床设备。武重自主研发的XKD2755×570-2M型数控定梁双龙门移动镗铣床适合风电齿轮这种超大规格零件的加工;齐二机床自主研制的世界最大重型TK6932数控双柱落地铣镗床为大型水电机组、核电站设备的超大型工件加工提供了关键加工机床;国内第一台太阳能全自动硅片多线切片机也宣告研制成功。 
返回 国际新能源网 首页

新能源资讯一手掌握,关注 风电头条 储能头条 微信公众号

看资讯 / 读政策 / 找项目 / 推品牌 / 卖产品 / 招投标 / 招代理 / 发新闻

风电头条

储能头条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国际能源网站群

国际能源网 国际新能源网 国际太阳能光伏网 国际电力网 国际风电网 国际储能网 国际氢能网 国际充换电网 国际节能环保网 国际煤炭网 国际石油网 国际燃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