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新能源网 » 新能源要闻 » 中国新能源要闻 » 正文

中国汽车未来10年发展 “新能源”和“轻型化”并驾齐驱

日期:2011-07-06    来源:国际能源网  作者:本站专稿

国际新能源网

2011
07/06
08:48
文章二维码

手机扫码看新闻

关键词: 中国 汽车发展 新能源

   7月5日,“下一个十年,中国要做好‘新能源汽车’与‘传统能源汽车轻型化’共同发展的两手准备。”今天,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常务副理事长兼秘书长付于武在《2011年中国汽车产业发展报告》发布仪式上表示。今年是中国加入WTO的第十个年头,面对日益复杂的市场多元格局,技术发展的不确定性,下一个十年,中国汽车如何完成“支柱型产业”的使命成为焦点。

  2001年起十年间,中国汽车年产销量双双突破1800万辆,蝉联世界第一。2010年中国汽车产业固定资产投资规模达1.5万亿元,创造了4.3万亿产值,利税1万亿元。

  “成绩斐然,但我们离汽车强国还有很大距离。自主品牌汽车研发力量薄弱,零部件产业外商独资趋势更明显。”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执行副会长张小虞称。中国销量排名第一的上汽集团,2010年总销量为355.84万辆,但自主品牌乘用车销量仅16万辆,其余销量全部由几家合资企业贡献。为此,很多人将中国汽车产业的希望寄托于新能源汽车的技术创新上。

  据《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显示,2020年中国新能源汽车产销总量规模要达到500万辆,主要技术路线也坚持纯电动;更为积极的财税政策是,从今年开始的未来10年里,中央财政将投入1000亿元打造新能源汽车的产业链。

  “无法回避的是,以柴油车为代表的清洁能源车,因油质不纯,汽车跑起来大喘气;电池续航能力差、成本高等让新能源汽车市场举步维艰。”付于武如是说。

  付于武认为,“电池的技术瓶颈何时能突破无从知晓,从质量、安全、能源、效益考虑,中国汽车企业应该兼顾研发汽车轻型化技术,两手准备。”

  《2011年中国汽车产业发展报告》显示,开发替代能源、提高燃油经济性和节约用油是汽车能源战略中三个基本途径。汽车小型化和轻量化是相对易于实施和快速见效的节能措施,包括发动机的涡轮增压技术、车身和关键零部件总成的轻量化设计。

  据了解,目前,宝马、奔驰、大众等品牌汽车都广泛采用了铝合金、热成型钢板等轻型化技术。“国内自主品牌乘用车型车身主要以软钢板为主,其激光焊接、涂层技术都亟待在‘十二五’期间,完成技术突破。”付于武说。

 

返回 国际新能源网 首页

新能源资讯一手掌握,关注 风电头条 储能头条 微信公众号

看资讯 / 读政策 / 找项目 / 推品牌 / 卖产品 / 招投标 / 招代理 / 发新闻

风电头条

储能头条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国际能源网站群

国际能源网 国际新能源网 国际太阳能光伏网 国际电力网 国际风电网 国际储能网 国际氢能网 国际充换电网 国际节能环保网 国际煤炭网 国际石油网 国际燃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