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新能源网 » 生物质能 » 燃料乙醇 » 正文

成本过高效率偏低 中发展燃料乙醇应借鉴美经验

日期:2007-07-20    来源:中国贸易新闻网  作者:中国贸易新闻网

国际新能源网

2007
07/20
09:03
文章二维码

手机扫码看新闻

关键词: 燃料乙醇

   全球著名咨询机构科尔尼公司昨天向本报提供的一份《中国燃料乙醇产业现状与展望——产业研究白皮书》(下称《白皮书》)显示,目前中国燃料乙醇产业仍存在一定的问题,主要表现在成本过高,生产效率偏低。对此,专家指出,中国发展燃料乙醇一是要坚持非粮原则,二是要坚持多样化原则。
  据《白皮书》经过数据比较后的分析表明,中国玉米成本高于美国近80%左右,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中国乙醇的生产成本比美国高出17%;与此同时,中国乙醇的价格又比美国低18%。这样就使得中国的乙醇生产必须要依靠政府的补贴才能够保本盈利。值得一提的是,在美国,乙醇汽油的混合商可以享受到政府0.51美元/加仑的补贴,假设这一补贴的50%转移到乙醇生产者身上,这样,加上原本的0.007美元/加仑的直接补贴,美国的乙醇生产商总共获得0.257美元/加仑的补贴。

  《白皮书》分析称,中美燃料乙醇的生产,在效率上也有较大差距。中国生产1吨乙醇需要消耗12吨水,美国这一数字是1.8吨;中国需要3.3吨玉米生产1吨乙醇,美国转化率是2.8;中国乙醇生产的污染物排放也比美国严重得多。但据权威人士透露,中国政府将很快推出燃料乙醇产业政策技术门槛。

  即将推出的燃料乙醇产业政策技术门槛“很高”。从水耗来说,将来1吨燃料乙醇水耗要控制在5吨以下,目前这个数字至少是10吨;在煤耗上,产1吨乙醇煤耗要降低到500公斤以下,与国际同步;至于COD(化学氧化物)排放也有较高标准。

  但《白皮书》同时也指出,燃料乙醇行业的发展也将给中国带来各方面效益。首先就是能源安全性的提高。燃料乙醇作为一种汽油的替代能源,可以减轻未来中国对石油类燃料的依赖程度,有利于减少石油进口,增加中国能源的独立性和安全性。不仅如此,燃料乙醇行业还可以降低温室气体的排放。最后,该行业可以促使就业的增加和农民收入的提高。

  据《白皮书》估测,到2010年,燃料乙醇加工行业将会直接为社会提供17.3万个工作岗位,为农民创造每年57亿元的纯收入。

 

返回 国际新能源网 首页

新能源资讯一手掌握,关注 风电头条 储能头条 微信公众号

看资讯 / 读政策 / 找项目 / 推品牌 / 卖产品 / 招投标 / 招代理 / 发新闻

风电头条

储能头条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国际能源网站群

国际能源网 国际新能源网 国际太阳能光伏网 国际电力网 国际风电网 国际储能网 国际氢能网 国际充换电网 国际节能环保网 国际煤炭网 国际石油网 国际燃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