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新能源网 » 生物质能 » 生物质能动态 » 正文

单县:秸秆串起生物质循环产业链

日期:2007-12-28    来源:国家电网公司  作者:国家电网公司

国际新能源网

2007
12/28
10:07
文章二维码

手机扫码看新闻

关键词: 秸秆串起 生物质循环 产业链

     在山东单县,过去废弃在田间地头的秸秆,如今已变成绿色电能,产生经济和环保双重效益:一亩棉田产生400千克秸秆,卖给当地的生物质发电厂,能收入100元;这些秸秆可以发出330千瓦时电能;秸秆燃烧后产生的16千克草木灰,可以作为高品质的钾肥回施农田。这一过程,构成了以生物质发电为核心的循环产业链,每年为单县农民带来直接收入近6000万元,增加农村就业岗位1000余个。

  在我国,生物质发电是一项新兴的可再生能源产业。国能单县生物质发电厂是我国第一个国家级生物质发电示范项目,引进丹麦生物质直燃发电技术,装机容量2.5万千瓦。2006年12月投产以来,已消耗秸秆约27万吨,奉献“绿色电力”超过2亿千瓦时。

  与同等装机容量的火电厂相比,单县电厂每年可节省11万吨标准煤;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10万吨;二氧化硫的排放量相当于燃煤机组的十分之一。每年产生的8000多吨草木灰,已被一家生物工程公司收购并用作复合肥料生产,实现了良性生态循环。

  12月中旬,记者走进杨集村,家家户户的院子里都整齐码放着一排排棉花秆。村民黄起成家厨房墙壁上,常年烧秸秆形成的黑迹清晰可见,现在电饭锅替代了柴禾灶——他家四亩地里的秸秆能卖400多元。而以前除少部分用来生火做饭外,大多数秸秆被弃之野外,或付之一炬。

  过去废弃的秸秆不仅严重影响了村容村貌,焚烧秸秆造成的环境污染,更是农村地区长期以来普遍存在的环保难题。以往每到收获季节,当地政府都要开展查禁焚烧行动,而现在焚烧秸秆现象在单县几乎绝迹。

  在我国,秸秆发电不仅是重要的可再生能源利用方式和建设生态文明的有力措施,更是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实现工业反哺农业的重要切入点。

  围绕单县生物发电项目,一大批专门从事秸秆收、储、运的农村经济合作组织正在迅速壮大。生物质发电的成本几乎完全转化为农民和农村经济合作组织的收入。

  目前,生物质发电的“单县模式”已在我国一些地区推广。截至12月12日,仅国能生物发电公司旗下已有10个生物质发电项目陆续投产,总装机容量25万千瓦。

  据悉,“十一五”期间我国生物质发电装机将达到550万千瓦,每年可减排粉尘约110万吨、二氧化碳约2200万吨。每年可以直接为农民带来收入达100亿元以上,提供就业机会约20万个。
 

返回 国际新能源网 首页

新能源资讯一手掌握,关注 风电头条 储能头条 微信公众号

看资讯 / 读政策 / 找项目 / 推品牌 / 卖产品 / 招投标 / 招代理 / 发新闻

风电头条

储能头条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国际能源网站群

国际能源网 国际新能源网 国际太阳能光伏网 国际电力网 国际风电网 国际储能网 国际氢能网 国际充换电网 国际节能环保网 国际煤炭网 国际石油网 国际燃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