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新能源网 » 太阳能要闻 » 光伏动态 » 正文

政府接管光伏企业可行但不可持久与普遍

日期:2012-10-26    来源:观点中国  作者:本站专稿

国际新能源网

2012
10/26
09:35
文章二维码

手机扫码看新闻

关键词: 政府光伏企业 可持久

  赛维LDK单日近2%的涨幅,无疑给很久没从光伏业听到什么好消息的人们带来了一丝惊喜。

  这一惊喜源于江西赛维当日宣布,公司已与一家名为“江西恒瑞新能源”的公司签署股权购买协议。恒瑞公司同意以每股普通股0.86美元的价格,购买此次增发前,占赛维发行在外总股本约19.9%的股份。更重要的,接手的“下家”分别是北京恒基伟业投资发展有限公司、新余市国有资产经营有限责任公司出资组成。

  与此同时,同样处境困难的无锡尚德,公司有关负责人10月23日也表示,尚德及施正荣从来没有拒绝过政府的救助。

  政府接手光伏企业,看来正在成为光伏企业能否走出困境的最主要的手段之一,甚至可以说是眼前唯一的出路之一。

  我们说,市场经济体制下,在市场的“无形之手”难以发挥作用,或者说难以有效发挥作用的情况下,利用政府这只有形之手进行调控、干预、甚至救助,并非不可行。一定程度上,还是必要之举。

  但是,怎么调控,如何干预、用什么样的方式救助,却是一个值得好好研究和把握的问题。因为,用行政手段干预市场运行,不仅会受到来自于市场内因素的影响,而且会受到来自于市场外的因素的影响。

  对光伏行业来说,出现今天这样的现象,除了金融危机的冲击、欧美发达国家的贸易手段等客观因素之外,与我国光伏企业一哄而上也是密不可分的。诸多的企业和投资者,只看到光伏行业的利益一面,只看到眼前的利益,在没有对技术、市场、前景以及各种可能出现的因素进行全面分析与研判的情况下,就纷纷跳入到这个行业。一方面,多数光伏企业投资巨大、技术落后、转化率低、投入产出效益差。尤其是跟风进入的企业,更是项目未竣工,市场已低迷。结果,造成了巨大的损失;另一方面,美国等欧美发达国家,紧紧抓住了中国光伏行业已经严重产能相对过剩的“弱点”,实施了“双反”等贸易保护手段。虽然我们可以利用世贸规则,与他们进行抗争,但是,先不说能否打赢,仅就目前的实际情况来看,又有多少企业能够等到那个时候呢?

  也正因为如此,包括赛维、尚德在内的曾经的光伏巨头,如今也不得不面对破产的危险。为了不让这些企业从曾经的辉煌在短时间内走向衰败,也为了不给中国的光伏行业和投资者信心造成巨大的打击,政府出面救助光伏企业、光伏行业是可行的,也是必须的。毕竟,救助本身也是对欧美发达国家贸易保护行为的一种对抗。

  问题在于,按照目前光伏行业与企业的现状,有多少企业可以救助,又有多少企业能够真正救活呢?会不会出现政府的钱投下去了,企业最终还是救不活,结果,把政府也拖垮了,或者把参与救助的国资企业也拖垮的现象呢?如果这样,那就真的是得不偿失了。

  而且,从国际经济形势的发展以及欧美国家所采取的贸易保护手段来看,短时间内,很难有大的改变与改善,而地方政府的以及国字号企业的能力,也不足以将光伏行业和企业全部救活。而按照目前地方政府的经济执政能力以及国有企业的管理方式与手段,也未必能够把钱投下去了,就能产生良好的效应。

  基于这样的现状,笔者认为,在伸手救助光伏企业的同时,应当把着力点更多的放在光伏行业生存环境的改善和发展规划的调整等方面民。

  首先,还是要与企业一道,对贸易保护主义“开火”。要不惜一切代价,采取一切手段,利用一切可利用的规则,与欧美发达国家的贸易保护行为进行斗争,直至胜利。只有这样,中国的光伏企业才能真正具有良好的发展环境与空间。

  第二,要对现行光伏企业进行一次全面整顿。光伏行业有点乱、有点滥,这方面,一点也不夸张。一乱就衰,一滥就惨,这是经济发展的规律。因此,对光伏行业的现状必须进行一次全方位的调查和整顿,对那些原本就投资远超过能力、技术远落后于外国企业的光伏企业,要坚决让其被市场淘汰。从而,形成中国光伏行业的精锐化、高技术化,避免出现过度竞争现象。

  第三,对光伏行业进行进一步的规划。规划对中国企业的发展越来越重要,而无规划又恰恰是中国企业发展的最大软肋。如何从国家层面、地区层面,对光伏行业布局、发展进行一次全方位的再规划、再调整,值得好好研究。

  第四,要清理对光做行业的扶持政策。光伏企业所以出现一窝风现象,除了当时市场的高回报之外,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政府的补贴政策。现在看来,很多光伏企业为了享受政策,已经不顾投资的回报,不顾技术,不顾市场了,最终,造成了目前这个惨状。所以,必须对扶持政策进行清理,凡是达不到技术要求的,坚决不予扶持,而不是只要光伏企业一律扶持。在其他方面,也要树立这样的理念。

  总之,政府可以对光伏企业和行业进行救助,接手光伏行业,但决不能太持久、太普遍,而应当适应市场需要,适度救助,有限度救助,有时效性地救助。最主要的,还是要靠企业自我救赎。同时,要防止产生政府管理经济不公、厚此薄彼的负面影响。毕竟,目前现在需要“救助”的企业很多,政府没有能力全部救助,而只能在环境改善等方面予以帮助。

返回 国际新能源网 首页

新能源资讯一手掌握,关注 风电头条 储能头条 微信公众号

看资讯 / 读政策 / 找项目 / 推品牌 / 卖产品 / 招投标 / 招代理 / 发新闻

风电头条

储能头条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国际能源网站群

国际能源网 国际新能源网 国际太阳能光伏网 国际电力网 国际风电网 国际储能网 国际氢能网 国际充换电网 国际节能环保网 国际煤炭网 国际石油网 国际燃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