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新能源网 » 新能源要闻 » 中国新能源要闻 » 正文

沂星新能源汽车苦果 地方政府掌控生死

日期:2013-01-07    来源:人民网  作者:本站整理

国际新能源网

2013
01/07
09:39
文章二维码

手机扫码看新闻

关键词: 沂星新能源汽车苦果 地方政府掌控生死

    国际能源网讯:身在山东省临沂市看守所的贾秉成,仍在担心山东沂星电动车有限公司(下称沂星)的存亡。2012年12月18日第二次庭审时,他在法庭上坚称自己是沂星的实际控制人。但沂星此时已在地方政府支持下再度易主。

    沂星是一家2009年底才正式转型纯电动客车的企业,过去三年累计销量达400辆左右,大部分订单来自包括临沂、济南、青岛在内的山东省地方政府。这样的销量行业里不算少,这样的销售结构也是新能源客车行业的普遍现状。

    有北京市国资背景的传统客车生产商福田汽车,截至2011年底,销售的纯电动客车也只有268辆。福田汽车新能源技术中心的研发人员有500多人,与沂星员工总数差不多。而福田的新能源产品更为丰富,其混合动力客车销量已达1407辆,另有上千辆纯电动清洁环卫车。但和沂星相似,福田的新能源汽车订单大部分都来自公司所在地的地方政府——北京市本级及各区县政府。

    “我们今年亏损大约500万元,预计2014年-2015年摆脱政府支持实现盈利。”沂星主管销售的副总经理刘延爽对财新记者说。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目前,企业要实现盈利仍是非常艰难的事。但是,福田汽车新闻发言人赵景光对财新记者说,“我们没有对新能源汽车进行具体的财务计算,但总体应是盈利的。”正是中央和地方两级政府补贴,使部分企业生产新能源汽车仍有利可图。

    有政府采购和补贴政策支持,新能源客车整车企业的日子不算最差。更差的是生产新能源轿车的企业以及政府补贴较少的新能源零部件公司,市场需求迟迟无法上升,它们步履维艰。

    北京市一家注册资本5亿元、国资背景的新能源零部件公司已面临资金瓶颈,“投资方不投钱了,我们在寻求新的投资者。”公司一位内部人士对财新记者透露。

    在国内,已先后有几家新能源零部件公司倒闭。在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也因市场需求远低预期,多家新能源汽车企业进入破产程序或停止生产研发。

    三年前,电动车“弯道超车论”曾在中国风靡一时,现在却举步维艰。2011年6月以来,杭州众泰电动车自燃和深圳比亚迪纯电动车车祸后燃烧,让业内对新能源汽车产业化的前景更加悲观,“新能源汽车热”特别是“电动车热”大幅降温。比亚迪也悄然将重心从电动轿车转向电动客车,从争取普通消费者转向争取地方政府订单。

    尽管目前很难盈利,中央和地方对新能源不遗余力的支持还是吸引了很多淘金者,但是深度依赖政府支持的新能源汽车公司,也同样品尝着地方保护主义带来的苦果—文章开头的沂星公司的曲折经历,生动展现了这种复杂的情形。沂星由一家濒临倒闭的国企转身而来,三年内换了三茬股东,先后是煤老板、汽车零部件厂商和汽车经销商,它的产权归属迄今仍有争议,但是,有一点始终不变—它是地方政府严密掌控的企业。

    2008年,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蔓延到汽车行业。传统汽车厂商的没落,燃起了新能源汽车的生机。当年最具代表性的事件,是巴菲特旗下的美中能源控股公司,出资18亿港元(约合2.31亿美元)收购中国比亚迪汽车约10%的股份。而彼时的山东中通飞燕汽车公司是一家生产大型客车的公司,由于市场销量不佳,中通客车打算撤出。有海外工作经历的研发带头人刘延爽,组成一个十多人的研发小团队,开始了对电动汽车的研究。

    在包括上汽、一汽、奇瑞在内的汽车集团纷纷进军新能源汽车时,内蒙古一个从事煤矿投资的老板贾秉成也把目光投向了这个新行业。2008年5月,贾秉成通过占50%股份的柏升控股和其实际控制的山东泰安一家公司,收购了民营企业广州新美景客车有限公司(下称广州新美景)100%股份,转让价500万元,实际支付350万元。广州新美景1993年成立,有客车企业生产牌照和车身轻量化的铝合金车身技术等几项自主产权。

    贾秉成,1973年生,初中毕业后曾走街串巷卖冰棍,后做瓜子、玉米等收购。进入汽车行业前,他曾和妻子齐梅芳成立内蒙古恒德矿业开发有限公司。

    2009年1月,国务院出台《汽车产业振兴规划》提出实施新能源汽车战略,推动电动汽车及关键零部件产业化。随后,财政部、科技部、发改委和工信部联合发文,决定对全国13个试点城市公交和出租车领域购置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给予补贴,每辆车补贴4000元-60万元。在业内人士看来,中国以电动汽车为方向的新能源战略已逐步清晰。

    贾秉成认为这是进入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好时机。考虑到山东省“人多市场大”,他首先把目标瞄准山东。通过工信部网站,贾秉成查到山东中通飞燕汽车有限公司。此时中通已经撤离,“当时我们有八个月没发工资。”沂星内部人士回忆说,市政府无奈之下帮忙借了几百万元发给员工,正急寻投资方。

    贾秉成的到来,得到时任临沂市副市长慕增利的欢迎,他是分管中通飞燕改制的市领导。当时临沂市的经济以水泥等重化工业为主,在环保减排方面比较落后,而中央和省政府已经开始提倡节能减排并出台相应政策。

    2009年7月,山东省政府出台《关于加快我省新能源和节能环保产业发展的意见》提出,“要让包括新能源汽车在内的14个领域成为新经济增长点,到2015年培育一批具有一定竞争力的大企业集团,其中销售收入过50亿元的30家左右。到2020年......培育一到两家销售收入过百亿元的企业集团,全省节能环保产业增加值达到6000亿元”。贾秉成和临沂市政府决心让沂星成为百亿企业集团—目标是三年到五年内电动车销量1万辆,产值100亿元,上缴税金10亿元。

    2009年10月26日,广州新美景在山东省产权交易中心摘牌,正式以6.98万元收购了沂星100%股权,贾秉成代表广州新美景在协议上签字。以2009年6月30日为基准日,沂星总资产评估值6397.04万元,负债9184.18万元,净资产为负2787.14万元。

2010年4月,沂星的两款纯电动客车产品通过工信部验收,8月进入工信部新能源客车生产推广目录。当年进入这个目录的产品总共只有14个。沂星同时获得临沂市公交集团的20辆客车订单。

政府补贴之手

    2010年的11月5日,第25届世界电动车大会在深圳召开,这是继1999年之后这一会议第二次在中国召开。国内新能源汽车正热,大会备受关注,科技部部长万钢与会发表演讲。此前在业内名不见经传的贾秉成,花300万元获得了大会执行副主席的席位,与比亚迪汽车董事长王传福 一起,作为仅有的两个副主席并列坐在主席台上,瞬间风光无限。

会上,贾秉成以沂星董事局主席名义接受多家媒体采访,畅谈新能源汽车的未来。很快,沂星电动车成了临沂市的一张“城市名片”。

    “没有贾老板,沂星的名气不会这么大。”前述沂星内部人士对财新记者称。他认为,尽管没有汽车行业投资经验,但贾秉成在推广沂星品牌上下足了功夫,对公司发展功不可没。临沂市政府也给予其足够支持。

    在贾秉成完成对沂星收购的同时,副市长慕增利即介绍他的同学于振声进入这家公司担任总经理。于振声曾是一家国企的“一把手”,有管理企业的经验。

沂星的第一批订单也是在市政府安排下,来自临沂市公交集团。由于纯电动汽车的成本较高,政府采购过程中都有财政补贴。

    以沂星12米的纯电动公交车(纯电动客车有10.5米、11米和12米三类)为例,2010年一辆车的价格约为130万元,是普通汽油车的近3倍。据当时媒体公开报道,山东省政府和临沂市政府对沂星支持力度很大,两级政府对每辆客车的补贴合计达到100万元。

    由于临沂不是全国25个新能源汽车示范城市,当时享受不到中央政府的财政补贴,实际补贴主要来自山东省和临沂市两级地方政府。青岛和济南被包含在25个示范城市内,沂星现在卖到这里的客车可享受中央政府最高60万元/辆补贴,但有了中央补贴,地方政府一般就不再补贴了。沂星副总经理刘延爽说,“沂星现在已经很难同时享受两级政府补贴。”

    2010年2月,临沂市政府发布了《关于加快全市新能源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中,提出加快新能源汽车发展,以山东沂星电动汽车有限公司、山东格仑特电动科技有限公司和澳柯玛(沂南)新能源电动车有限公司等企业为基础,加大新能源汽车的应用和推广, 积极培育一批整车和配套产业的名牌企业和名牌产品。《实施意见》提出,到 2012 年,全市新能源汽车生产能力达到 1 万辆。

    临沂市政府称,从2010年到2012年,市财政每年安排 1000 万元,设立市级新能源发展专项资金,用于新能源产业重大建设项目贷款贴息等,同时争取上级专项资金支持。山东省政府确定在同期每年省级财政安排 2 亿元,省基建基金安排2亿元,三年共筹集12亿元设立省级新能源专项资金。

    临沂市政府对沂星的支持,公司管理层和员工都看在眼里。“市委书记有时一星期来两三次工厂。大多数时候来了也不跟我们打招呼,就直接跑到车间去,了解生产情况。”沂星内部人士对财新记者说,“而且市领导是少有的不‘吃拿卡要’,还经常跟我们一起去省里面争取资源。”

    为达到2012年电动车汽车生产能力达到1万辆这个目标,临沂市还同步建设了充电站。到目前为止,临沂市已经引进国家电网公司建设了五个电动汽车充电站和一个换电站。

    鲜为人知的是,在第25届世界电动车大会主席台上就坐的贾秉成是取保候审身份。原来,贾秉成在参会前夕被原煤矿生意伙伴追账,威胁不给钱就把他之前在内蒙古的虚假注资案抖出来,到世界电动车大会上闹,给他难堪。

    此时,贾秉成和临沂市政府正处于蜜月期。市政府甚至为他专门申请了一个临沂身份证,计划让他代表沂星参选当地政协委员。为平息追账一事,临沂市政府有关部门还将贾秉成在内蒙古的虚假注资案转移到临沂处理。有趣的是,在贾秉成与临沂政府关系破裂后,这成为一个意外的伏笔。

移师河南 关系破裂

    但贾秉成和临沂市政府的蜜月期不长。矛盾源于贾未与临沂市政府商量,便与河南的一家公司合作,并偷偷地把沂星的母公司广州新美景迁到了河南。

贾秉成投资河南的决定,在其合作伙伴看起来有些“头脑发热”。沂星获得新能源生产资质也就半年,主要订单来自临沂市政府,公司虽然活了,但远未摆脱亏损的状态。“弟弟是个有格局的人,就是想做事,去河南投资也是为了把事业做得更大。”贾秉成的姐姐贾青枝对财新记者说。

    贾秉成的一个合作伙伴回忆,贾秉成之所以想到河南建厂,是受了台湾富士康集团董事长郭台铭的影响。2010年初,在员工连续跳楼事件后,郭台铭打算把工厂从深圳迁到河南。听到这个消息后,贾秉成认为河南和山东一样人多市场大,加上地方政府可能也会有种种优惠政策,于是冒出了进军河南的想法。

    经北京科技大学教授余达太的介绍,贾秉成认识了河南人张孝阳—他是河南金润新动力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这家企业主要生产新能源汽车零部件。2010年5月25日,贾秉成和张孝阳在河南省许昌市襄城县政府会议室签署了合作协议,内容包括:贾秉成将广州新美景公司注册地从广州迁到襄城,更名为河南新美景客车制造有限公司(下称河南新美景);双方将成立新的股份公司,河南新美景通过生产资质和专利入股,占51%,金润新动力提供800亩土地和6万平方米厂房入股,占49%。

    许昌市计划打造三大新能源汽车及关键零部件产业基地——河南森源集团奔马公司(长葛市)、金润新动力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襄城县)和许继集团。预计到2015年形成各类电动汽车50万辆生产能力,年产电动汽车18万辆,关键零部件15万件,电动车充电站2000套,电动车充电桩2万套,车载充电器 10万套,实现销售收入200亿元,利税20亿元。

    实际上,自2009年3月以来,全国围绕新能源汽车建设的基地多达数十个,包括北京、上海、广州、重庆等地都有以新能源汽车为名兴起的基地,河南襄城也是其中之一。

    张孝阳的金润新动力公司也获得了当地政府的有力支持。其在合作协议中许诺的800亩土地和6万平方米厂房对贾秉成颇具吸引力,且贾仅靠技术和汽车生产资质便可获得合资公司的控股权。更吸引贾秉成的是河南这个市场,在签署协议的同时,他便拿到了许昌市公交集团的50辆新能源客车订单。

    2011年1月1日11时11分,号称“国内最大纯电动客车制造基地”车辆下线仪式,在许昌市襄城县第三工业村河南新美景电动汽车工厂1号车间举行,20辆“中文牌”纯电动客车下线。当时媒体报道称,这20辆纯电动客车将率先交付许昌市公交公司使用,随后逐步在河南省大中城市铺开。

    实际上,这20辆电动车是贾秉成从山东临沂的沂星工厂里运来的,并非河南当地生产。2011年元旦前夕,在这20辆电动车和一些零部件从临沂运出时,惊动了临沂市政府。

谁的企业?

    临沂市政府此时才发现,贾秉成已在2010年8月将广州新美景公司从广州迁到了河南,这违反了与临沂市政府当初的协议。在临沂市政府看来,这意味着贾秉成要“走”。那场刻意设计的元旦新车下线仪式在业内引起轰动,也让贾秉成和临沂市政府的矛盾公开化。

    根据当初重组协议,广州新美景应在合适时候将总部迁往临沂,一期工程主要投资电动大客车项目,计划投资2.1亿元,形成年产1万辆电动大客车的生产能力,但这些都没有兑现。

得知贾秉成移师河南后,沂星总经理于振声让公司内部人员做了截至2010年8月的财务审计,显示沂星亏损已达4000万元。另据公安询问笔录,于振声称,贾秉成对沂星并无资金注入,公司现金流主要靠银行贷款和供应商欠款支撑;贾秉成还曾对内说介绍两位中央政治局委员的亲属来临沂帮忙卖车,“人都领来了,经我们调查是假的,骗吃骗喝,一辆车都没卖出去”。

    与此同时,于振声接到河南商城县和四川乐山等多个地方政府的电话,表示被贾秉成骗了。临沂市政府找贾秉成兑现投资承诺,贾秉成从北京房地产圈筹到3000万元投入沂星(条件是公司如上市成功,占10%股份;不上市,就算作借款)。后因地产限购政策,北京方面承诺的后续7000万元借款未能到账。而贾秉成自己并无资金能力再做投资。

    对河南合资公司未能成立的原因,贾秉成和张孝阳说法不一。贾秉成称在将广州新美景迁往河南的过程中,他们发现张孝阳许诺投入的800亩土地和厂房当时处于抵押状态,并不能用于投资,所以自己是“被河南人骗了”,新的股份公司当然无法成立。

    但在张孝阳看来,自己才是受骗一方。根据2009年3月工信部颁布的《关于加强汽车生产企业投资项目备案管理的通知》,“汽车生产企业异地设分厂必须在兼并现有汽车生产企业基础上进行”。这意味着贾秉成在将广州新美景迁至河南的过程中,已自动失去汽车生产资质。于是,自称为新公司成立做了大量准备的张孝阳,利用自己的河南新美景公司董事长身份,做了一笔欠账合同,将山东临沂沂星电动车公司100%股权以1500万元抵押给自己的独资公司——襄城金达贸易有限公司。工商资料显示,2011年8月25日,沂星公司股东由广州新美景变为襄城金达贸易有限公司。 很快,张孝阳将沂星70%股权以4000万元卖给山东临沂富华汽车销售服务有限公司(下称临沂富华)。通过两次增资扩股,沂星法定代表人更换为周昆,公司注册资本从原来的3000万元增至3亿元,临沂富华控制了沂星公司90%股份,金达公司则持有剩余10%股份。工商资料显示,临沂富华成立于2004年,注册资本只有300万元。但在沂星提供的宣传册上,沂星是由山东远通汽车贸易集团有限公司控股的。远通集团是临沂最大的汽车经销商,现有资产33.4亿元,公司董事长就是周昆。

    “搬的时候市政府就不同意,还是要搬;搬就搬了吧,还被骗了;骗就骗了吧,还把沂星也骗走了。”当初负责将广州新美景引进沂星的一位政府人士说。为保住这家已成为临沂市“城市名片”的企业不落到外地人手里,临沂市政府接纳了新投资者。

    事实上,临沂市政府知道,这次股权转让在法律上仍有争议。根据贾秉成的辩护律师北京炜衡律师事务所合伙人李肖霖提供的资料,河南新美景股东发现张孝阳将公司股权转移后向襄城法院提出异议,襄城法院随即冻结了沂星的股权。但临沂工商局最终不顾河南法院的冻结令违法变更了公司股权归属。襄城法院随后出具裁定书,指令临沂市工商局将沂星股权执行回转,但临沂工商局仍拒不执行。现在襄城法院又下达裁定,以临沂工商局拒不执行法院裁定书为由罚款30万元。地方政府加入股权之争,事态进一步复杂化。

    新投资者进入后,于振声代表公司举报贾秉成,称其涉嫌“挪用资金和虚假注资”。但截至2012年12月18日的第二次庭审,检方并未对挪用资金的具体数额作出说明。贾秉成的辩护律师认为,贾秉成在担任沂星实际控制人期间确有多笔资金进出,但都是为公司上市而进行的账面来往,不应算作挪用资金。贾秉成在收购沂星之初,便计划将公司打包上市,曾与其他投资者签订过有关上市的计划书。现在,贾秉成案已开庭两次,但法院还未判决。

谁都想补贴本地企业

    “老板是换了几个,但公司还在照常运作。”2012年12月初,沂星内部人士对财新记者说,股东层面的变化并没有影响政府对公司发展的重视。不过,与其他新能源汽车公司一样,它在得到当地政府大力支持的同时,也面临着地方保护主义带来的苦果。

    “我们的产品质量很好,但在其他地方参与竞标时,常被当地企业打败。”沂星一位管理层说,各地政府更倾向于采购本地生产的电动车产品,排斥外地产品。临沂市有37条公交线路、1000余辆公交车,包括320辆天然气公交车和140辆纯电动公交车,纯电动公交车都从沂星采购,但本地市场容量毕竟有限。

    根据第一电动发布的《2011年新能源客车调研报告》数据,2011年销售的新能源客车中,混合动力客车达8000余辆,占比88%,纯电动只有1090辆,占12%。购买新能源汽车数量最靠前的五个城市为深圳、重庆、青岛、北京、长沙。尽管包括安凯客车和福田汽车在内的多家公司新能源汽车均销往多个城市,但主要订单仍来自本地政府。福田汽车的200多辆纯电动客车,主要提供给北京市公交集团。在深圳市,目前共有约1.6万辆大中型公交车、1.5万辆出租车,其中各类新能源汽车约为3400辆,包括2050辆混合动力、纯电动公交车及300余辆纯电动出租车。按照深圳发改委的规划,未来三到五年内,深圳的新能源公交车及出租车将分别达到8000辆、1.5万辆。

但外地企业并不容易分享深圳这么大的电动车蛋糕。深圳市政府2012年计划新增的1000辆新能源公交车及500辆电动出租车,将分别分给深圳市的两家企业,其中五洲龙提供400辆公交车,其余车辆则采购自比亚迪。

    进军外地市场时,比亚迪也遭遇地方保护主义。只有投资当地,方能享受到当地政府采购—这是贾秉成当初急于进军河南的重要原因。2012年7月,比亚迪与天津公交集团联合组建天津比亚迪汽车公司,专门从事新能源大巴项目。

    受电池技术限制,电动汽车价格是普通汽车2倍以上,且电池组要占很大的空间,在客车上的技术突破比轿车容易。而客车采购主要是各级政府的公交集团,客车行驶路线固定,充电设施铺设相对容易,因此在过去三年的实践中,电动客车比电动轿车更易产业化。惟一的问题是地方政府是电动客车的主要买方。在他们看来,补贴当地企业能拉动当地GDP和就业,当然更倾向于采购当地企业产品。这在全国蔚为趋势。

更有甚者,一些地方政府在等本地企业推出新能源车后才出台支持政策。有业内人士透露,上海市政府一直对新能源汽车兴致不高,原因在于上汽集团还没拿出像样的产品。“长春也一样,在等一汽。”这位人士对财新记者说。

    “各个地方都喜欢支持本地企业,补贴没法形成合力。真正有实力的企业,也无法在全国市场形成竞争力。”高盛/高华汽车分析师杨一朋表示。

返回 国际新能源网 首页

新能源资讯一手掌握,关注 风电头条 储能头条 微信公众号

看资讯 / 读政策 / 找项目 / 推品牌 / 卖产品 / 招投标 / 招代理 / 发新闻

风电头条

储能头条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国际能源网站群

国际能源网 国际新能源网 国际太阳能光伏网 国际电力网 国际风电网 国际储能网 国际氢能网 国际充换电网 国际节能环保网 国际煤炭网 国际石油网 国际燃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