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新能源网 » 新能源要闻 » 中国新能源要闻 » 正文

沼气入户催生富民生态村

日期:2013-05-24    来源:新华网-安徽频道  作者:本站专稿

国际新能源网

2013
05/24
10:22
文章二维码

手机扫码看新闻

关键词: 沼气 生态蔬菜

    国际新能源网讯:曾经,农作物秸秆和粪便作为废物遭人厌弃;如今,在安徽蚌埠怀远县河溜镇罗新庄,随着村民们家家户户都用上了沼气,它们反倒成了抢手货。自从建了沼气池,以往村里随处散放的农作物秸秆和动物粪便渐渐少了,村容村貌不断改善。

    放上水壶,拧开沼气炉的电子打火器,只听“噗”地一声,蓝色的火焰升腾而起,不一会水壶便开始滋滋作响。5月20日上午,在怀远县河溜镇罗新庄,刚干完农活回家烧水的村民罗伦向记者展示了沼气灶的用法。“以前用柴草烧火做饭,满屋里都是烟,夏天就是遭罪。现在有了沼气,烧水做饭不仅方便而且干净卫生,和煤气比起来还免费,真不错。”谈起用上沼气的生活,罗伦赞不绝口。

    循着沼气管道,来到罗伦家的后院,只见后院里有两方一圆三个洞口,那就是他家沼气的来源,其中圆口是沼气池原料的主要入口,左边和右边的两个方口在平时填补原料时使用,分别为作物沼气池和粪便沼气池。“以前没有沼气池的时候,农作物秸秆基本上都是就地焚烧,不仅漫天都是灰尘,而且还会造成火灾隐患。”罗伦说,自从农作物秸秆和粪便成了沼气原材料,得到了充分的利用,村里面环境也越来越好了。如今,罗新庄村,几乎每家每户都有这样的一个沼气池。目前,该村有320多户用上了沼气,占到了全村户数的85%。

    罗伦还算了一笔账:沼气池是政府帮助修建的,自己没掏一分钱。沼气池建好后,全家用上沼气,一年至少省下800块。“我家平时只有两个人在家,沼气一般都用不完,要是家里面人多,一年省下个千把块燃料费是不成问题的。”罗伦笑着说。沼气的使用不仅改善了农村村容村貌,节约了村民生活开支,还促进了农民增收,实现了节约和增收双赢。

    沼气池发酵产生沼气的同时,还会产生废渣和废液,这些都是非常好的有机肥。用废渣和废液作为肥料为农作物施肥,蔬菜不仅长势好,而且还很少遭受虫害。如今,罗新庄还正在建设一个一期工程面积达500亩的生态蔬菜种植基地,该项目将充分利用村内的沼气池废渣、废液,发展生态蔬菜种植。“现在项目正忙着和农户签合同,合同签好后马上就可以投产。”罗新庄村委会主任罗明告诉记者,该项目投产后,项目公司不仅会安排专门的技术人员指导农户种植,而且还会负责蔬菜产品的销售。“项目种植的蔬菜专供香港,只要符合标准,销路根本不用发愁。”对于生态蔬菜种植项目,罗明充满了信心。

    如今,罗新庄靠着沼气利用,逐渐走上了一条生态农业循环经济道路,得到了镇里的认可。“下一步,我们镇将进一步加强引导,不断提供资金和政策支持,促进罗新庄养殖业的发展。”河溜镇镇长杨亚辉表示,要让罗新庄的循环经济理念不断转化为行动,进而为全镇的农村发展提供榜样。

返回 国际新能源网 首页

新能源资讯一手掌握,关注 风电头条 储能头条 微信公众号

看资讯 / 读政策 / 找项目 / 推品牌 / 卖产品 / 招投标 / 招代理 / 发新闻

风电头条

储能头条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国际能源网站群

国际能源网 国际新能源网 国际太阳能光伏网 国际电力网 国际风电网 国际储能网 国际氢能网 国际充换电网 国际节能环保网 国际煤炭网 国际石油网 国际燃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