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新能源网 » 新能源要闻 » 中国新能源要闻 » 正文

新能源储能系统并网两项标准通过国家审查

日期:2013-08-14    来源:工控网  作者:本站整理

国际新能源网

2013
08/14
17:25
文章二维码

手机扫码看新闻

关键词: 新能源 储能 配电网

    国际新能源网讯:随着分布式电源并网和微网建设的发展,我国配电网建设也面临越来越严峻的挑战,配电网从单纯的售电电网变成有源电网后,相应的也带来在建设、管理、运营、检修等方面的挑战。他表示,我国配电网和国际配电网相比在技术水平上还存在很大差距,传统的配电网,可靠性低,自动化水平低,停电频率高。

    IEEE理事会公共事务主席,华为企业标准部成员ChuckAdams曾表示,将大规模的能源存储技术与提高的可预测性和平衡性结合起来是势在必行。能源的存储将能够提供必要的储备和平衡。有效的将储存的能量转入电网传输系统,将分散的已存储的可再生能源集成到一个平衡的基础设施里,以供人们在需要时能够使用。

    目前储能技术已处在爆发性发展和革命性突破的前夜,我们要实时跟踪国际储能技术发展的动态和最新信息,通过研究和工程把这些新型储能方式尽早、及时的得到检验和验证。

    电网级储能对未来电网发展必不可少。从传统能源峰谷调节、新能源并网以及离网储能角度看,随着传统电网削峰填谷需求的日益增加,新能源并网比重的日益提高,未来电网级储能的需求会逐渐提升且市场空间巨大。“业内分析师表示。

    预计,到2020年,传统电网峰谷调节储能规模将达到228GW,对应抽水储能电站市场容量约为9576亿元,其中设备占比约为35%,市场容量届时可达3351亿元。而如果新能源并网储能达到170GWh,对应的投资可达11900亿元,其中电池管理系统(BMS)和电池设备占比分别为20%和35%,分别达到4165亿元和2380亿元,空间巨大。

    这其中,抽水蓄能是传统能源峰谷调节的主要方式,也是目前最为成熟的技术。压缩空气储能目前在我国仍处在探索阶段,技术尚未成熟且运维成本颇高。锂电池、液流电池、锌溴液流电池等则是新能源并网储能的几大技术路线。从市场情况看,由于国内锂电池产业发展相对较为完善,其在BMS上应用前景较好。液流电池则是未来电网级储能重要的探索方向。

    与此同时,新能源储能并网技术的标准化制定工作也先后取得积极进展。8月6日至8日,由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牵头编写的两项能源行业标准《储能系统接入电网技术规定》《储能系统接入电网运行控制规范》送审稿通过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组织的专家审查。

    专家组听取了编制单位对标准送审稿制定过程、主要内容及征求意见稿反馈意见的汇报,逐条审查了标准内容,认为标准送审材料完整、规范,符合能源行业标准编制要求;标准内容全面,兼具一定前瞻性,可操作性强。

    据了解,两项标准在功率控制、电网异常响应、并/离网和充放电切换、自动化和通信等方面规范了并网储能系统的技术要求和运行控制原则,为保障储能系统和电网安全运行、充分发挥储能系统积极作用提供重要的技术支撑。

返回 国际新能源网 首页

新能源资讯一手掌握,关注 风电头条 储能头条 微信公众号

看资讯 / 读政策 / 找项目 / 推品牌 / 卖产品 / 招投标 / 招代理 / 发新闻

风电头条

储能头条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国际能源网站群

国际能源网 国际新能源网 国际太阳能光伏网 国际电力网 国际风电网 国际储能网 国际氢能网 国际充换电网 国际节能环保网 国际煤炭网 国际石油网 国际燃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