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能是一种蕴藏在海洋中的可再生能源,包括潮汐能、波浪引起的机械能和热能。海洋能同时也涉及一个更广的范畴,包括海面上空的风能、海水表面的太阳能和海里的生物质能。中国拥有18,000公里的海岸线和总面积达6,700平方公里的6,960座岛屿。这些岛屿大多远离陆地,因而缺少能源供应。因此要实现我国海岸和海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必须大力发展我国的海洋能资源。
潮汐能
潮汐能指在涨潮和落潮过程中产生的势能。潮汐能的强度和潮头数量和落差有关。通常潮头落差大于3m的潮汐就具有产能利用价值。潮汐能主要用于发电。
中国对潮汐能的开发利用开始于40年前。从80年代开始,相当数量的前期工作就已经开始。这些工作包括浙江、福建等地大中型潮汐电站建设地勘查、调研、规划、设计和可行性研究。从50年代到70年代,已经建成了50座潮汐电站。然而到80年代,只有其中地8座仍在使用。当时,中国地潮汐电站总装机容量是5.64MW。
现在,小型潮汐电站技术已经日趋成熟,中型电站的建设能力也已经逐步提高。但是,现在的潮汐电站的规模和单位容量仍然很小,单位发电成本比传统水电站要高。水利工程设施的建设被几度延迟。水轮机的设计没有完成,也没有实现标准化。
浪能
浪能指蕴藏在海面波浪中的动能和势能。在中国沿海的大部分海域,平均浪能密度达到2-7kW/m2。浪能主要用于发电,同时也可用于输送和抽运水、供暖、海水脱盐和制造氢气。
我国对浪能技术的研究开始于70年代,在80年代获得巨大的进展。为导航浮标灯塔供电的小型潮汐发电系统即将实现商业化,数百套系统已经应用于沿海的航标和大型灯塔。由中国和日本联合开发的回弯型浮标发电设备的技术水平已经达到国际标准,并已经实现出口。一种岸基固定式浪能发电站已经在珠江口Dawanshan建成。
我国的浪能发电技术发展非常迅速。小型浪能发电技术已经成熟,小型岸基浪能发电技术也在国际舞台上显示出较强的竞争力。
根据我国“九五”计划的规定和国家科技部研究发展计划的支持,由广州能源研究所承担的100kW岸基浪能发电站项目已经在广东省汕尾启动。
1999年9月,青岛100kW摇摆型潮汐电站由天津海洋技术研究所研制成功,并投入使用。
海洋热能
海洋热能指由于海洋表层水体和深层水体温度差引起的热能。除了发电,海洋热能还可以用于海水脱盐、空调、和深海矿藏开发。
我国的海洋热能资源主要分布在南中国海海域和台湾省东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