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新能源网 » 新能源要闻 » 中国新能源要闻 » 正文

阜阳循环经济:树枝能出口 秸秆可建房

日期:2014-11-21    来源:人民网(北京)  作者:人民网(北京)

国际新能源网

2014
11/21
20:03
文章二维码

手机扫码看新闻

关键词: 树枝出口 秸秆建房 阜阳

   原本烂在田间地头的树根、树皮,以及无人问津的秸秆,在阜阳市却变成了“紧俏货”。

   11月20日至21日,2014年全国农业循环经济现场会在阜阳市召开。人民网安徽频道从会上获悉,阜阳市从战略高度重视并坚定发展循环经济,走出了一条符合阜阳实际、特色鲜明的循环经济发展的路子。

   “阜阳市的这些项目实现了绿色经济、低碳发展,形成了自成一体的产业体系,市场效益和社会效益都很好,值得各地借鉴学习。”在现场会上,国家发改委副主任解振华对阜阳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给予充分肯定。

  昔日废树枝 如今变“金条”

   一堆堆废弃的枝桠柴,在轰鸣的机器声中,变身高档书本封面、精美装潢板材,以及皮鞋的鞋跟。11月21日,在阜阳沪千人造板制造有限公司,人民网安徽频道见证了废旧枝桠的华丽转身。

   “进来的是无人问津的枝桠柴,出去的是畅销的高档板材、产品。” 阜阳沪千人造板制造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方长春介绍,公司拥有世界生产速度最快的中高密度纤维板生产线,从2009年8月投产以来,公司已消耗枝桠柴等150万吨,产值15亿元。

   沪千公司用废弃枝桠柴加工各类产品,只是阜阳市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一个缩影。在安徽华宇工艺品集团有限公司。人民网安徽频道看到,一堆枯树枝,配上一些秸杆,通过工人们像魔术师一样的巧手,这些树枝、秸秆“变”成了工艺品。

   华宇集团董事长王文忠介绍,这些工艺品销售欧美、中东等地区,创造出一年近2亿的产值。

   “把循环经济和文化创意结合起来,仅华宇公司所在阜南县黄岗镇,2013年各类工艺产品年销售额达13.6亿。”阜南县委书记、县长崔黎介绍。

   阜阳通过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秸秆、藤条、柳条、麦草、稻草、玉米皮、树皮、树根、草根这些农村闲置的副产品,变废为宝,成为国际市场上的畅销货。

   阜阳市循环经济研究会会长李新才说,阜阳拥有木竹和林产品加工企业3000多家,林业总产值近190亿元,通过发展农业循环经济模式,不仅带动了农民增收、农业增效,也产生了明显的生态效益,实现了多赢。

   小麦秸秆变身建筑材料

   作为农业大省,安徽每年都会产生大量的农作物秸秆。以往,无法处置的秸秆被农民一把火烧掉,以致夏收、秋收时节烟雾锁城状况屡次出现。

   在国家发改委环资司副巡视员马荣眼中,只要利用得好,秸秆也是个宝。

   一吨秸秆的价值有多大?如果压制成生物燃料,其产生的热量与一吨4000大卡标煤相当;制作成新型建材,其质量也远远优于普通砖块。

   在康桥农业开发有限公司,经过粉碎、烘干、定型、冷却等工序,一堆秸秆很快变成一根根直径8毫米、长约6厘米的褐色圆柱状生物燃料。

   “每吨秸秆收购价300元,加工成生物燃料可卖到900元一吨。公司每天可生产90吨生物燃料,毛利润达数万元。”企业负责人王福生说,与传统燃料相比,这种生物燃料燃烧值可达4000大卡以上,能代替普通煤炭。

   在康桥公司,一栋白色的房子引起了人民网安徽频道的注意。“这栋房子的建材是秸秆和黏合剂制成的,质量坚固,根据老化试验,使用寿命在100年以上,远远超过普通建材。”王福生介绍,秸秆建材由粉碎成粉末状的秸秆纤维加入特定的粘合剂,经过加压等工序,最后通过挤塑机加工而成,被誉为绿色建材。

   通过循环经济,阜阳市为当地大量秸秆将找到一种更加环保、更有价值的处理方法,从而解决焚烧秸秆带来的污染问题,又增加了农民收入。

   阜阳市市长李平说,经过多年努力,阜阳循环经济发展出现了各具特色的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和产业板块,已成为阜阳经济增长的重要支撑和动力来源,有效推动了当地产业转型升级。

   温室气体也可变成真金白银

   “要金山银山,还要绿水青山,就得发展循环经济。”省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省循环经济研究院院长季昆森介绍,循环经济可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缓解日趋严重的环境压力,

   以生产板材的沪千公司为例,这家公司年消耗枝桠柴等约40万吨,每年节约标煤2.7万吨,减排二氧化碳5.3万吨,减排二氧化硫排放652吨,减少林木砍伐量近30万立方米。

   国家发改委副主任解振华介绍,阜阳农业已经形成了自成一体的循环经济产业体系,与会者提出建议,能支持阜阳建设碳交易中心平台,为企业带来“看得见”的经济效益。

   所谓碳交易,就是向企业配置温室气体排放额度,并允许这些额度在专门的交易市场中进行买卖。在这种机制下,减排成本高的企业会花钱购买碳排放权,减排成本低的企业则更倾向于实施减排措施并通过“碳交易”获得补偿。一旦企业发现高排放不划算,就会“上马”节能减排项目,最终达到减少环境污染的目的。

   “市场的手段,往往比行政的手段更有效。”现场众多与会专家表示,国家可以进一步加大对发展循环经济的扶持力度,探索建立碳交易市场,让更多企业看到发展低碳循环经济的好处和甜头,同阜阳一样积极主动发展循环经济。

 

返回 国际新能源网 首页

新能源资讯一手掌握,关注 风电头条 储能头条 微信公众号

看资讯 / 读政策 / 找项目 / 推品牌 / 卖产品 / 招投标 / 招代理 / 发新闻

风电头条

储能头条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国际能源网站群

国际能源网 国际新能源网 国际太阳能光伏网 国际电力网 国际风电网 国际储能网 国际氢能网 国际充换电网 国际节能环保网 国际煤炭网 国际石油网 国际燃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