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新能源网 » 新能源要闻 » 新能源热点聚焦 » 正文

全球新能源材料产业发展初具规模

日期:2014-12-03    来源:中国投资咨询网  作者:中国投资咨询网

国际新能源网

2014
12/03
17:52
文章二维码

手机扫码看新闻

关键词: 新能源材料 可再生能源

  一、新能源材料市场现状

  新能源的发展与社会支持之间是相辅相成的关系。新能源产业想要走上正轨,初步达到盈利,离不开国家和社会的大力扶持;而新能源的发展也可以解决能源危机、通货膨胀、环境问题等许多社会问题,帮助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新能源的快速发展中,与其配套的各项管理与技术内容不可或缺。

  在国际石油市场强势震荡和国内一些城市不断拉闸限电的同时,我国的能源专家把目光投向了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我国新能源利用前景广阔。我国今后将大力发展风能、太阳能、地热、生物质能等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到2015年中国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年开发量将达到4300万吨标准煤,占当时能源消费总量的2%。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中国可再生能源规模化发展项目办公室主任周凤起说,我国正在制定可再生能源促进法,以促进对可再生绿色能源产业的大规模开发和利用。

  我国有丰富的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太阳能年日照时数在2200小时以上的地区约占国土面积的三分之二以上,具有良好的开发条件和应用价值。可开发的风能资源储量为2.53亿千瓦。地热资源远景储量相当于2000亿吨标准煤,已勘探的40多个地热田可供中低温直接利用的热储量相当于31.6亿吨标准煤。

  从长远来看,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可以逐步改善以煤炭为主的能源结构,促进常规能源资源更加合理有效地利用,缓解与能源相关的环境污染问题,使我国能源、经济与环境的发展相互协调,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

  更多相关研究报告>>

  从近期来看,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开发除了能增加和改善能源供应外,还将对解决边疆、海岛、偏远地区的用电用能等问题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到2015年,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利用将减少3000多万吨碳的温室气体以及200多万吨二氧化硫等污染物的排放,提供近50万个就业岗位,为500多万户边远地区农牧民解决无电问题。

  二、新能源材料产业相对集中

  我国大型国有企业的新能源产业主要分布在东部和西部地区,中部地区受到资源、运输等条件限制,新能源的总体分布较少。由于业务结构的差异性,大型国有企业在向新能源产业的战略转型过程中,对不同业务投资差别较大,主要体现在投资金额、投资结构及投资区域等方面。中国产业洞察网研究员分析,大型国有企业在新能源产业转型方面的基本特点如下:

  (一)大型国有企业新能源投资聚焦长三角、环渤海、西北与西南地区。

  大型国有企业在长三角、环渤海、西北与西南四个重点地区对新能源产业的投资额较大。其中,在西北地区主要投资风电、太阳能光伏发电项目;在环渤海地区主要投资风电装备制造项目;在长三角地区主要发展光伏与风电装备制造项目;在西南地区主要发展硅材料与核电装备制造项目。大型国有企业在江苏省的新能源产业产值最高,其次是浙江、四川、河北、河南、江西、新疆、内蒙古等省区。

  (二)项目投资巨大,产业发展初具规模。

  新能源产业项目对资金的需求较大,大型国有企业依托其在资金、技术等方面的优势,加大对新能源产业的投入力度,较快地扩充了产业规模,成为产业的主力军。据不完全统计,从风电和太阳能产业看,2010年大型国有企业共有34个风电及风电设备制造发展项目,风力发电项目11个,50个光伏太阳能项目,共计投资超过2600亿元。该产业成熟度较高,资本较为密集,产业发展在区域内形成规模化。

  (三)国有企业市场份额渐增,产业集中度逐步提高。

  从近几年中国新能源产业发展趋势看,中央企业和地方国有企业在风电、核电、太阳能、生物质能等领域加大投资,并且逐渐形成产业集群。

 

返回 国际新能源网 首页

新能源资讯一手掌握,关注 风电头条 储能头条 微信公众号

看资讯 / 读政策 / 找项目 / 推品牌 / 卖产品 / 招投标 / 招代理 / 发新闻

风电头条

储能头条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国际能源网站群

国际能源网 国际新能源网 国际太阳能光伏网 国际电力网 国际风电网 国际储能网 国际氢能网 国际充换电网 国际节能环保网 国际煤炭网 国际石油网 国际燃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