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新能源网 » 新能源要闻 » 新能源热点聚焦 » 正文

北京市降雪对电动出租车影响大:电池衰减严重

日期:2015-11-10    来源:中国汽车报

国际新能源网

2015
11/10
18:28
文章二维码

手机扫码看新闻

关键词: 电动出租车 充电站

11月6日清晨,北京在一片惊喜中迎来今年的首场冬雪,不过,有一个群体他们却HAPPY不起来,因为他们要开始忍受越来越冷的天气了。

“活了四十多年没受过冻,没想到开了两年电动出租车,把脚给冻坏了。续驶能力弱、充电不方便,让我们根本不敢开车内暖气,现在天气越来越冷,我们这群师傅又要受苦了。”说这话的陈师傅(化名)是通州区首批使用电动出租车的司机之一,因为前一天是周末,没出车,他只好在周一大清早赶到小圣庙充电站,花一上午时间给自己的出租车充电。

电池衰减很普遍

谈起这辆刚运营两年的“新车”,陈师傅十分无奈:“一身都是毛病,最让人烦恼的还是车载电池的衰减。我起步只敢轻踩电门才省电,要是猛踩电门,快跑超过60迈,就相当费电。即便像我这样爱惜驾驶,现在车内电池衰减得也很厉害,充满后只能跑百公里左右,一会下午还得去快充一次。”。

北京市自2011年以来,陆续在房山、昌平、通州、顺义、延庆等七个区县投入运营电动出租车。记者在实地走访过程中发现,电池衰减问题并非通州一区所遇。昌平区张师傅(化名)告诉记者:“说是满电状态下能跑160—180公里,实际上达不到这个水平,在不开暖风时,最多也就100公里出头。在低温情况下充电系统不稳定,冬季经常出现充不上电的状况。”

同样,房山区电动出租车司机也对电池续航能力无可奈何,他指着自己的车对记者调侃道:“这辆电动出租车最大的特点就是冬冷夏热呢。”

顺义骏马区域电动小客车出租有限公司行政总监朴希渊也向记者证实:“夏天还稍好一点,冬天的车辆每次充满电基本上有效运营距离只有80公里左右,司机的意见比较大,拉活积极性不高。”

电池的衰减问题在充电时也体现出来了。“如果要完全充满电最起码要15个小时,充满后最多跑100公里出头。充到6小时之后,就没有以前那么大电流了,只能很少地、一点点往里挤。好多车是只能充电50%~70%,之后系统就跳闸,充不进电了,就像容器只能容半缸水一样。”通州陈师傅说。

设在东六环附近的通州小圣庙充电站一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目前公司正在同北汽方面商议解决电池衰减的问题,但具体落实时间尚不得而知。

续航能力的短板倒逼充电桩站建设,这是现在电动汽车发展的现状,对于京郊几大出租车公司来说也是如此,但是小圣庙充电站又遇到了棘手难题。

陈师傅告诉记者,这里的充电站只能慢充:“虽然有10座快充桩,但是选址出现问题,安在了天然气管道上面,现在天然气管道公司不让用,公司面临整改,国电认为这是公司当初自己选的地址,要挪的话得自己掏钱。”

[pagebreak]

出租车专用充电桩供不应求

谈及这一不科学的充电站建设情况,陈师傅说:“现在我们只能到区内另一座充电站进行快充,你想,大中午正是生意不错的时候,好几百辆车却要排队候着那50座快充桩,这叫我们还怎么敢开车内暖气啊。”

记者问:“通州城区也建有公共充电桩,为何不去试试呢?”

陈师傅告诉记者,外面的公用充电桩不让出租车使用,而且电费较高,承受不起。“外面电价是1.2元,我们这里内部价还好,目前是八毛,如果以后也涨到1.2元,师傅们就没法干了。本来起步价就低,每月份子钱高,假如电费再涨,这一行业就可能会夭折。”

对于充电难的问题,昌平的师傅们采用“趴活”候客的运营方式,但新的问题又来了,“人口密集地区停车位紧张,我们专用停车位少,在区医院、中医院、妇幼保健院停车场分别有4—5个我们的专属停车位,但由于院方管理不严,总是被社会车辆占用。”昌平的张师傅说道。

百姓欢迎也抱怨

在小圣庙充电站充完电后,记者跟随陈师傅驾车前往城区揽活。路上,一位乘客告诉记者:“通州的燃油出租车基本都去市区拉大活,在电动出租车出现之前,我们只能打黑车、摩的。这是政府出台的一项惠民工程,为远郊区县居民解决打车难、打车贵的问题,我们当然拍手称快,这车最起码有安全保障,出了事跑不了,黑车起步价会高出两倍多,所以这车再不济也是正规出租车。师傅们因为车载电池续驶能力弱,冬天不开暖气,我们也能够理解。”

陈师傅说,最支持电动出租车的要算老人、妇女这一群体。然而开到通州一处公园门口时,他却不得不拒载了一对推着婴儿车的夫妇。

“车后备箱实在太小,这是这款电动出租车的又一弊病。”拒载之后的陈师傅再次表示了无奈:“因为后面是两厢,最多只能容纳一个旅行箱,通州居民上公园玩,需要带童车,这让我们也很为难。”

不仅如此,出租车公司规定的收车时间更让在市区的上班一族烦恼。一位前往地铁站的年轻乘客告诉记者,他每天去市里上班,常因加班需要坐11点50的末班地铁回通州,“但是电动出租车在11点就收班了,这不还得让我们打黑车吗?”

同样,昌平区交通局出租办负责人也向记者谈到,由于历史原因,昌平区内“黑车”“摩的”等非法营运车辆到了晚间,待电动出租车陆续回场充电后,开始活跃起来。

在记者走访的京郊几大主要区县期间,遇到的电动出租车行业问题远不止以上这些,从与出租车师傅、乘客的谈话中,了解到他们还面对着打车软件冲击生意、车辆返修配件昂贵、电池与车身质保年限不同等等问题。通州区一位司机还向记者透露,他们驾驶的这批车还大量出现刹车不灵的问题。

北京近期这场纷纷扬扬的雨雪天气,让记者不仅再次为这群在寒冷的车内环境与湿滑路况中行驶的师傅捏了把汗。

返回 国际新能源网 首页

新能源资讯一手掌握,关注 风电头条 储能头条 微信公众号

看资讯 / 读政策 / 找项目 / 推品牌 / 卖产品 / 招投标 / 招代理 / 发新闻

风电头条

储能头条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国际能源网站群

国际能源网 国际新能源网 国际太阳能光伏网 国际电力网 国际风电网 国际储能网 国际氢能网 国际充换电网 国际节能环保网 国际煤炭网 国际石油网 国际燃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