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新能源网 » 太阳能要闻 » 光热发电 » 正文

光热设备供应商迎来新机遇

日期:2015-12-07    来源:华泰证券

国际新能源网

2015
12/07
15:38
文章二维码

手机扫码看新闻

关键词: 光热产业 光热设备 光热电站

光热产业链国产化快速推进。太阳能光热发电具备储能调峰作用优势独特,可有效解决光伏、风电等严重的弃光弃风现象。国家1GW光热示范项目启动,对示范电站项目提出技术要求、设备国产化要求和成本竞争力要求。我国在太阳能聚光装备和技术等取得实质性突破,企业基本覆盖了光热设备和零部件整条产业链。

示范电站带动光热设备企业发展,电站成本下降空间显著。国际能源署预测至2020年光热电站平准化电力成本将降至0.71-1.12RMB/KWH。而我国在蒸汽发动机组、钢筋结构、土建工程等传统业务上成本优势明显,光热电站建设涉及的材料和设备进入规模化生产后,单位投资成本有望进一步下降。

镜场关键装备制造水平和产能基本满足国内需求。镜场装备是影响光热电站效率的核心部分,约占电站投资约40%,关键技术包括集热管、集热器、控制系统,制造水平和产能基本满足当前需求。1)国内有5条光热反射镜生产线,总产超过1000万平米,反射镜原料超白玻璃国内供应充足;2)集热管技术壁垒较高,国内少数几家企业有量产能力,产品性能已达国际先进水平,成本优势明显;3)塔式集热器技术难点大,国内少数几家锅炉公司初步具备生产供应能力,但材料仍需进口;4)控制系统方面,中控等民企已打破外企垄断,正在进行商业化验证。

产业发展带动吸热/储热设备需求爆发,等待传统企业涌入。吸热/储热设备是影响电站运营稳定性的关键因素,约占电站投资30%。国内企业因缺乏市场需求,尚不具备大规模产能布局;但随着产业启动短期内将有大量供应商涌入:1)熔盐和导热油市场呈现海外寡头垄断的格局,国内产品普遍缺乏商业化验证;2)储热设备、换热器、常规岛等国内相对成熟,少数仪器如熔岩泵等尚需进口。

光热电站系统集成难度大、风险高,融资需求凸显。系统集成是制约光热产业的核心因素,需要实践经验累积,预计3-5年国内才会出现成熟的商业电站系统集成商。

这也是光热EPC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之一。光热电站投资规模大、周期长、技术和运营风险高,资金实力是电站运营商的重要门槛。国家电力集团等央企、及少数几家民企具备运营实力,融资渠道包括低息贷款、资本市场、资产证券化等。

返回 国际新能源网 首页

新能源资讯一手掌握,关注 风电头条 储能头条 微信公众号

看资讯 / 读政策 / 找项目 / 推品牌 / 卖产品 / 招投标 / 招代理 / 发新闻

风电头条

储能头条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国际能源网站群

国际能源网 国际新能源网 国际太阳能光伏网 国际电力网 国际风电网 国际储能网 国际氢能网 国际充换电网 国际节能环保网 国际煤炭网 国际石油网 国际燃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