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新能源网 » 新能源统计 » 新能源统计动态 » 正文

本土品牌发展的隐忧 十二连降已被遗忘

日期:2016-03-23    来源:网易汽车

国际新能源网

2016
03/23
14:45
文章二维码

手机扫码看新闻

关键词: 新能源汽车销量 新能源车市 新能源汽车补贴

借助于SUV和新能源车的热销,去年以来,本土品牌成功实现对合资对手的逆袭,乘用车市占率从2014年最低谷的35%,一路攀升到今年前两个月的46%。一年多时间里,市占率上升11%,用“奇迹”来形容也不为过。

但是,好了伤疤,似乎忘了疼。2014年本土品牌“十二月销量连降”的悲凉已经被人遗忘,放眼望去,大江南北铆足了劲扩充产能,加班加点造车。本土品牌如此有信心是有原因的:不止一家机构预测,到2020年,SUV将接近或等同于轿车的市场份额,即45%左右。而《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12-2020年)》中, 明确提出新能源车2020年时超过500万辆。只要这“两条腿”——哪怕只有一条达成目标,本土品牌便不愁销量与利润。

有了目标并不意味着成功在望。截至目前,本土品牌还没有哪一家能真正把B级车做好。本土品牌在高端轿车上碰得头破血流,才选择SUV这条捷径。度过初期“无理由的爱”之后,中国消费者对SUV会更加挑剔,品牌、品质、细节、服务,缺一不可。

2015年,新能源车销量暴涨得益于高额的财政补贴。真正愿意购买新能源车的消费者都在限购的一线城市。限购政策或不会取消,但高额的新能源车财政补贴显然也不能持续。

这还不是全部。豪华汽车品牌和合资品牌不会坐视不理,他们会不惜一切代价,把最好的资源倾注在SUV和新能源车上。未来五年,通用、大众、丰田、现代、福特、日产、本田等国际巨头,都在中国规划宏大的新车计划,深入每一个SUV细分领域,这还没算上标致、雪铁龙、三菱、起亚等不可小觑的对手。

摆在本土品牌面前,SUV和新能源车不能丢,这是当下安身立命所在,在此基础上,在技术品牌、资源、经验、实力积累到位之后,还得在轿车和高端化上有所作为。本土品牌曾经在几年前进军高端车,甚至不惜花重金成立新品牌,可是这一切触碰“品牌天花板”后都打了水漂。消费者不认可,销量上不去。没有销量,再高端,对品牌的贡献也只能是零。自动驾驶最近颇火,某本土品牌迫不及待跳出来,宣称旗下自动驾驶达到国际一流水平。就算是事实,造出来的车,谁会买,谁会用?“打鸡血”之于汽车企业最为要不得,还是沉下心造好车,才是正道。

返回 国际新能源网 首页

新能源资讯一手掌握,关注 风电头条 储能头条 微信公众号

看资讯 / 读政策 / 找项目 / 推品牌 / 卖产品 / 招投标 / 招代理 / 发新闻

风电头条

储能头条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国际能源网站群

国际能源网 国际新能源网 国际太阳能光伏网 国际电力网 国际风电网 国际储能网 国际氢能网 国际充换电网 国际节能环保网 国际煤炭网 国际石油网 国际燃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