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新能源网 » 新能源要闻 » 新能源热点聚焦 » 正文

推广新能源汽车普及是拔苗助长还是市场需求?

日期:2016-04-15    来源:搜狐汽车

国际新能源网

2016
04/15
10:09
文章二维码

手机扫码看新闻

关键词: 新能源汽车产业 新能源汽车技术 新能源汽车销量

当前我国电动车发展处于政策驱动向市场驱动快速过渡阶段,电动车“骗补”暴露了我国电动车发展的一些问题,但总体而言属于可控范围。 从世界范围来看,新能源汽车要掀起更大波澜,核心问题还在于供需两端,市场及产品技术是重中之重!

一、 尚未形成成熟市场,“拔苗助长”将会“事与愿违”

2015年我国乘用车销量2114.6万辆,其中新能源乘用车销量20.9万辆,占比约为1%,纯电乘用车及插电乘用车增长均达到“爆炸式”的3倍与2.5倍。 新能源汽车发展远远未达到所谓的“元年”,消费市场未对新能源汽车形成真实接受。

全中国的新能源乘用车撺掇到一起,也就是市场销量的1%,相当于吉利帝豪一款车的水准(年销量20.6万辆),新能源市场远未进入发展期,更不要提成熟期。 一位北京的纯电动出租司机讲过“续航里程还剩100公里,就不敢接客了,得马上找地儿充电,还怎么养家糊口?”

“50万辆规划目标“、“摇号、限行”是我国新能源汽车增长的真实动力。至2014年累计销售约12万辆,2015年销量33.1万辆,同比增长4倍,尤其是2015年11-12两个月,销量17.21万辆。 这些不可思议的数据背后,是《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12-2020)》 规划的“2015年累计产销50万辆的目标”。

是有心而为的行业协会“统计错误”,还是“国家体面”高于一切的地方思想作祟?总之,我国新能源汽车发展在逐渐跑离市场化的轨道。 此外,新能源乘用汽车上牌辆位列前茅的“北京、上海、深圳”,也是摇号、限行的重灾区。某新能源汽车购买者所说,“如果不摇号......”。

纯电动汽车到底值多少钱。我们来算一笔账,上海等地的车牌10万元+国家与地方补贴10万元+车辆成本10万元=新能源汽车定价30万元。 上面的计算是小编根据目前的市场需求,逆向推出来的定价。

那么一辆新能源乘用车真实定价应该是多少? 新能源汽车厂商在定价的过程中遵循的是市场法则,还是算计的国家补贴?换个角度讲,国家的推广政策,对汽车电动化产品提升起到积极意义了么?

 

汽车电动化的发展,总归还是要回归市场之路,政策规划的适时调整与修改,不是自扇耳光,是与时俱进,汽车电动化的补贴也好,扶持也罢,最终应该落到消费者手中,比如税率补贴,而不应该让厂商钻空子。

二、只规划技术图谱,不设定产品路线 产品路线最终由市场决定

 

发展什么产品、不发展什么产品,对于一个国家,不是个别机构、个别组织、研究院甚至联盟能够决定的,是在技术产品改良提升过程中,由真实消费者的购买数量决定的。当然,企业由于资金、人力资源所限,可以根据自身研究,着重布局个别产品与领域。

但是,这个企业最终是否能够在竞争中胜出,还是要看市场能否接受。所以,对于国家,不存在一条沿着时间横轴的“混动—插电—纯电—燃料电池”的产品路线图。 制定技术图谱包罗关键,严防剔除异己。由于汽车电动化所涉及储能、储氢、驱动、传动等多个组成部体系以及材料、电子、IT等多个学科,从国家战略的角度,重要的是不放过任何“可能”成为关键的技术,而不是盲目的剔除某些在目前看来不能实现的“异己份子”,更不要以产品化、商业化作为衡量的标准。

多年前,认为燃料电池受Pt催化剂的阻扰,无甚前途,锂电池大张旗鼓;如今,燃料电池汽车已经实现产品化,锂电池的能量密度问题成为“瓶颈”。又像,三元与磷酸铁锂之争,国家只要制定好相关标准,至于谁能最终突破,就看技术发展了。

三、 根基是传统工业,汽车电动化是“创新”非“颠覆”

汽车电动化革不了“传统汽车”的命,它是原有基础上延伸发展。无论是燃油汽车、电动汽车,都离不开机械、电子、化工、材料等基础工业的支撑。 汽车电动化工业进程中的所有核心性应用技术的突破,均是发生在传统工业企业中,如商业化锂电池、永磁电机等。特斯拉可以在短时间造出纯电小跑,但是离不开传统工业企业—松下的支撑。 所以,离开传统基础工业的发展、创新,在汽车领域实现电动化“撑杆跳”的想法是不切实际的。

返回 国际新能源网 首页

新能源资讯一手掌握,关注 风电头条 储能头条 微信公众号

看资讯 / 读政策 / 找项目 / 推品牌 / 卖产品 / 招投标 / 招代理 / 发新闻

风电头条

储能头条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国际能源网站群

国际能源网 国际新能源网 国际太阳能光伏网 国际电力网 国际风电网 国际储能网 国际氢能网 国际充换电网 国际节能环保网 国际煤炭网 国际石油网 国际燃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