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新能源网 » 新能源要闻 » 新能源热点聚焦 » 正文

新能源补贴综合征显现:部分车企资金链紧张

日期:2016-04-20    来源:搜狐汽车

国际新能源网

2016
04/20
10:46
文章二维码

手机扫码看新闻

关键词: 新能源汽车补贴 新能源车企 纯电动乘用车

“如果没有如此高的补贴,中国车企将不会像现在这么疯狂”,早在2015年底,一位业内人士在接受记者采访就认为,中国的新能源汽车消费其实是“虚火”。而他的这种预言,在新能源骗补政策被曝出后得到应验。

尽管,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提供的一季度销量显示,1-3月中国新能源汽车销量达到58125辆,同比增长100%。但根据汽车行业品牌管理专家王丰斌介绍,由于骗补事件被媒体曝光后,国家对新能源汽车的补贴延时受理,已经造成大批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出现了资金链紧绷状态,可能随时会断裂。

王丰斌表示,去年新能源汽车的热销、以及国家的高额补贴标准,让许多汽车企业都赚的“盘满钵满”,于是各家车企都投入巨资,甚至拼上家底上马新能源特别是电动汽车的生产,而如果没有这么多补贴政策,企业或许会控制生产节奏。

按照过去的新能源汽车补贴标准,新能源汽车能够获得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的双重补贴,每销售一辆纯电动所能获得补贴最高金额在10万元左右。而由于监管不严,造成了众多补贴漏洞,甚至存在地方政府参与补贴分成的现象,造成了财政资金的浪费。

但在突然收紧补贴后,一些专家又开始催促国家尽快拿出新的补贴方案,以防止新能源车企的亏损。

近日,网上流传出中央新能源汽车补贴方案讨论稿,其中纯电动乘用车补贴标准中第一次引入“吨百公里耗电量”,要求吨百公里电耗不超过13kwh。

显然这样的补贴政策存在极大的不合理性,不仅与十三五规划中鼓励新能源汽车轻量化、高能效的发展方向背道而驰,更会误导新能源汽车发展方向。

中国工程院院士杨裕生建议国家在制定新能源汽车补贴方案时,借鉴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的“以奖代补”的措施。鼓励上下游产业链的创新,不断提高科技含量,主动降低成本。

但记者认为,过去中国政府一刀切的高额补贴方案,在一定程度上没有实现鼓励创新的目的,反而造成了中国车企不思进取的现状,多年的补贴之后并未带来直接的成本降低。当然,出行+也肯定不会上述一刀切的补贴方案,根据去年11月国家工信部发布的《新建纯电动乘用车生产企业投资项目和生产准入管理的暂行规定》,新授权的新能源汽车企业的试制样车技术要求标准显示:几乎所有新能源车型的吨百公里油耗都在11KWh左右。

返回 国际新能源网 首页

新能源资讯一手掌握,关注 风电头条 储能头条 微信公众号

看资讯 / 读政策 / 找项目 / 推品牌 / 卖产品 / 招投标 / 招代理 / 发新闻

风电头条

储能头条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国际能源网站群

国际能源网 国际新能源网 国际太阳能光伏网 国际电力网 国际风电网 国际储能网 国际氢能网 国际充换电网 国际节能环保网 国际煤炭网 国际石油网 国际燃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