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新能源网 » 生物质能 » 垃圾发电 » 正文

变“邻避”为“邻利” 垃圾焚烧发电破题在即

日期:2016-11-14    来源:中国环保在线

国际新能源网

2016
11/14
13:31
文章二维码

手机扫码看新闻

关键词: 垃圾焚烧 垃圾发电 垃圾发电项目

在美国、日本、韩国等发达国家,过去的几十年里,垃圾焚烧发电已经成为城市生活垃圾处理的一个重要解决之道。但在我国,垃圾焚烧发电项目的推广落地却步履维艰,是为何故?

背景:为落实中央城市工作会议精神,按照《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见》要求,近日,住房城乡建设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土资源部和环境保护部联合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生活垃圾焚烧处理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针对当前垃圾焚烧处理工作的紧迫性、重要性和复杂性,要求各地提前谋划,科学评估,规划先行,加快建设,尽快补上城市生活垃圾处理短板。

随着城市化的快速推进,越来越多“寸土寸金”的城市正遭遇“垃圾围城”的困扰。在这一背景下,从垃圾填埋转向焚烧发电,成为城市破解这一难题的新出路。

垃圾焚烧是比垃圾填埋更为环保的一种方式。生活垃圾焚烧处理技术具有占地较省、减量效果明显、余热可以利用、可以减少碳排放、减少耕地的占用等特点,在发达国家和地区得到广泛应用,在我国也有近30年应用历史。

住建部市政公用行业专家委员会环境卫生专家组成员、中国城市建设研究院有限公司总工程师徐海云表示,当前,国内生活垃圾焚烧处理技术日臻成熟,排放标准执行的是世界上最严格的欧盟标准。无论是国际还是国内,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生活垃圾焚烧处理是方向和趋势,国家对此也是支持和鼓励的。

截至2015年底,我国设市城市已建成运行生活垃圾焚烧处理设施220座,焚烧处理能力21.9万吨/日,约占38%。

然而,与垃圾焚烧技术不断精进、垃圾焚烧厂快速增加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公众对垃圾焚烧仍有心理上的障碍。“邻避效应”一直是垃圾焚烧项目推进的一大阻力,一些地方垃圾焚烧发电项目,多次遭到附近居民反对。这让部分垃圾焚烧发电项目陷入“一建就反对、一反对就叫停”的困境。

反观国外,一些垃圾焚烧发电厂就建设在城市中心。例如,奥地利维也纳的Spittelau垃圾焚烧发电厂位于市区,距离居民区仅200米;法国巴黎的Ivry焚烧厂距离塞纳河仅200米,距巴黎圣母院仅4.5公里;日本东京其核心的23个区中的多数区都有一两处垃圾焚烧厂,高大的烟筒就位于繁华的市中心,与居民区相安无事。

事实表明,国内外的垃圾焚烧发电厂并不会破坏周边居民生活的和谐,还能与市民们实现互惠互利,这对我国垃圾焚烧的推广具有巨大的借鉴作用。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资源与环境政策研究所研究员程会强表示,垃圾焚烧是加强现在垃圾处理能力的一个必要措施,但还要协同考虑垃圾填埋、生化处理和焚烧三种手段的并用关系,即垃圾焚烧不能简单地“一烧了之”,垃圾焚烧要坚持垃圾前端的减量、分类,保证后端的分类运输、分类处理。

所以,要让垃圾焚烧项目得以推进和落地,首先要解决居民的“心病”,让居民随时了解情况,有参与决策和监督项目的权利。同时,政府部门应完善相关法律政策,把“建立全过程、多层级风险防范体系”真正细化落实,才能做到杜绝违法排放和造假行为。让“邻避”变为“邻利”,共享发展成果。

返回 国际新能源网 首页

新能源资讯一手掌握,关注 风电头条 储能头条 微信公众号

看资讯 / 读政策 / 找项目 / 推品牌 / 卖产品 / 招投标 / 招代理 / 发新闻

风电头条

储能头条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国际能源网站群

国际能源网 国际新能源网 国际太阳能光伏网 国际电力网 国际风电网 国际储能网 国际氢能网 国际充换电网 国际节能环保网 国际煤炭网 国际石油网 国际燃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