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新能源网 » 新能源汽车 » 燃料电池汽车 » 正文

广东广州氢能源车未来如何发展?看看这条路线图!

日期:2020-08-03    来源:南方新闻网  作者:郭小戈

国际新能源网

2020
08/03
11:24
文章二维码

手机扫码看新闻

关键词: 广东氢能源产业 氢能源汽车 氢能源规划

7月30日,广州市发布《广州市氢能产业发展规划(2019-2030)》(以下简称《规划》),正式提出打造“一核、一枢纽、三基地”的产业布局,瞄准建设大湾区氢能产业中心、网络枢纽和氢能交易中心的战略定位。

按照规划,到2022年,培育广州氢能及燃料电池相关企业超过100家,公交、环卫领域燃料电池汽车占比不低于30%,燃料电池乘用车实现千辆级规模的商业化推广应用。而到2030年,广州氢能产业实现产值预计2000亿元以上。

2025年推广运用至私人用户

按照《规划》,将广州建成我国南部地区氢能枢纽,成为大湾区氢能研发设计中心、装备制造中心、检验检测中心、市场运营中心、国际交流中心,构建氢能全产业链,形成氢能规模化应用,实现氢能产业核心材料自主研发与制备,以及关键零部件、核心装备的自主研发、设计与制造,面向全国、全球输出氢能成套装备和关键零部件。

到2022年,广州环卫领域新增、更换车辆中燃料电池汽车占比不低于10%;公交、物流、工程服务、仓储、港口等领域燃料电池汽车示范运行不低于3000辆;燃料电池乘用车在公务用车、出租车、共享租赁等领域示范应用达到百辆级规模。氢能产业实现产值预计200亿元以上。

到2025年,初步建成广州氢能枢纽、产业集聚中心和比较完整的氢能产业链,培育广州氢能及燃料电池相关企业超过100家,公交、环卫领域燃料电池汽车占比不低于30%,燃料电池乘用车实现千辆级规模的商业化推广应用。燃料电池汽车在物流、仓储、港口等领域实现商业化应用,氢能产业实现产值预计600亿元以上。

到2030年,广州市将建成集制取、储运、交易、应用一体化的氢能产业体系,氢能与电力、热力等共同支撑二次能源供给。在核心部件、电堆、系统集成、测试认证服务、整车开发等环节形成一批具有竞争力的企业,燃料电池动力系统在汽车、轨道交通、船舶、航空等领域的装机量累计超过10万套,建成加氢站100座以上,实现产值预计2000亿元以上。

从区域上来看,广州未来将形成黄埔氢能产业创新核心区,番禺乘用车制造及分布式发电研发基地、白云专用车生产基地、从化商用车生产基地、以及南沙氢能产业枢纽。

在乘用车领域,依托广汽集团,2020年开展小批量示范运行(百辆规模),实现广东省公务用车、出租车、共享租赁等的小批量示范运行。2023年大批量推广应用(千辆规模),将扩大示范运行区域,逐步向私人用户领域推广应用。2025年后大规模商业化推广(数千辆规模),将扩大推广应用区域至私人用户领域。

氢能源车产业链已成雏形

实际上,发展氢能产业有着较好基础,广州市制氢资源量约占全省10%,年制氢能力超过10万吨。华南地区其他城市近海化工企业拥有低纯度副产氢资源,如东莞巨正源丙烷脱氢制聚丙烯一期项目年产氢量为5万吨,二期项目建成后年产氢量最大可达20万吨,为提纯制氢提供了更多的选择。

在整车方面,广汽已经率先发布了旗下首款氢燃料电池乘用车——AionLXFuelCell,该车搭载了广汽自主集成开发的氢燃料电池系统,额定功率超过68kW,最高效率达62.2%,加满氢气NEDC工况续航里程超过650km,在零下30℃环境中,整车无需外部热源即可实现一键冷启动,续航里程不缩水,并计划于今年内开始示范运行。

而广州市环境卫生机械设备厂、广州广日专用汽车有限公司等可形成燃料电池环卫车、专用车本地化整车改装能力,已经成功开发8吨燃料电池桶装环卫车以及9吨、18吨级燃料电池洒水车、9吨冷链车、8吨物流车,年产能可达1000辆以上。

在核心零部件方面,广州先后培育了广州鸿基创能、广州雄韬氢恒、雄川氢能等以氢能产业为主营业务的企业,引进了智氢科技、重塑、舜华等国内氢能行业重点企业项目在黄埔区落户。据了解,广州鸿基创能公司膜电极产品具有独立知识产权,可替代现有同类型进口产品并性能更优,2019年3月项目竣工并发布了Hykey1.0(第一代膜电极)产品。

2030年建成超100座加氢站

氢能源车普及一大关键点为加氢站,以加氢站为主要形式的氢能配套基础设施是氢能面向终端消费的重要途径,也是氢能产业长远发展的重要保障。

《规划》明确指出,利用现有基础设施进行改扩建形成新的加氢站可以加速形成配套网络,鼓励利用现有的加油站、加气站改建或扩建加氢设施,鼓励新建油、气站同步进行加氢设施建设。支持基于固态储氢技术的公共交通车辆用低压氢加注示范站建设;支持南沙区万顷沙绿色仓储物流基地、南沙区黄阁国际汽车城等物流园区开展氢能物流车规模化运营,配套加氢站建设。

到2030年,广州将形成100座以上加氢站,全面解决氢能源汽车通勤的痛点。

此外,在人才方面,广州在强化本地人才培育的同时,力争到2025年面向全球引进50名氢能产业领域高端领军人才,深入推进产、学、研、用融合,鼓励广州市高等院校设置氢能产业专业学科,培育和储备本地氢能产业青年人才队伍。


返回 国际新能源网 首页

新能源资讯一手掌握,关注 风电头条 储能头条 微信公众号

看资讯 / 读政策 / 找项目 / 推品牌 / 卖产品 / 招投标 / 招代理 / 发新闻

风电头条

储能头条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国际能源网站群

国际能源网 国际新能源网 国际太阳能光伏网 国际电力网 国际风电网 国际储能网 国际氢能网 国际充换电网 国际节能环保网 国际煤炭网 国际石油网 国际燃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