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新能源网 » 地热能 » 正文

地热“两能”为城市发展注入绿色动能

日期:2023-03-16    来源:地热井

国际新能源网

2023
03/16
13:39
文章二维码

手机扫码看新闻

关键词: 地热能 地热资源 地热能产业

从烟囱林立

到山青水绿

北京城市副中心因地制宜

采用地热“两能”

率先创建全国首个

“近零碳排放区”

实现高比重可再生能源供热

达到国内领先 世界先进水平

《京津冀大格局》节目邀请到北京市地质矿产勘查院李文忠书记、北京市地质矿产勘查院刘连刚院长,以独家视角走访北京城市副中心,揭开北京城市副中心山清水秀、绿意盎然的秘密,探寻地热“两能”这一绿色能源的建设成果。

2022年北京市通州区细颗粒物年均浓度为33微克/立方米,各项污染物浓度均达历史最优水平,空气质量达标天数创历史新高。近十年来,通州区从烟囱林立、空气污染严重变成如今山清水秀的“国家绿色发展示范区”。这一美丽蜕变与城市副中心大力推广应用地热“两能”(浅层地热能、深层地热能)有直接关系。

在北京市行政办公区的建筑主体之下可谓是“大有乾坤”,44公里长的管线、1.1万多组换热孔与管线汇集交错、两座巨型区域能源站,这些共同组成了贯穿北京市行政办公区建筑群近240万平方米的“绿色空调”,实现可再生能源比重达40%的目标。

在此之前,北京市已经积累了不少地热“两能”开发利用的经验。2008年北京奥运会在建设奥运村时,首次使用绿色能源供给,采用再生水热泵冷热源技术,用于奥运村的供热和制冷,从而实现了奥运村内“零”污染、“零”排放,向世界履行了绿色奥运和科技奥运的庄严承诺。

此后,上海世博园、北京园博园、北京延庆世界园博会,以及北京大兴国际机场等国家重点项目和重大工程相继采用地热“两能”,成为我国可再生能源就地化供应的一个个成功案例。

如今,与北京行政办公区一河之隔的城市绿心森林公园里,“三大建筑”——北京城市副中心剧院、图书馆、博物馆拔地而起。“三大建筑”都采用了地热“两能”来供热供冷,通过智能调节,在满足使用需求的同时,最大限度节能减排,贯彻绿色发展理念,将成为绿色低碳发展的典范。

此外,城市绿心森林公园里的建筑、城市副中心的北京学校、政务服务大厅、张家湾设计小镇等诸多建筑也都将采用地源热泵供能,实现高比例可再生能源低碳排放的目标。

北京城市副中心作为北京新“两翼”之一,走出了一条生态优先、绿色低碳的高质量发展道路。未来,副中心将着力打造成为国际一流的和谐宜居之都示范区、新型城镇化示范区、京津冀区域协同发展示范区。

返回 国际新能源网 首页

新能源资讯一手掌握,关注 风电头条 储能头条 微信公众号

看资讯 / 读政策 / 找项目 / 推品牌 / 卖产品 / 招投标 / 招代理 / 发新闻

风电头条

储能头条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国际能源网站群

国际能源网 国际新能源网 国际太阳能光伏网 国际电力网 国际风电网 国际储能网 国际氢能网 国际充换电网 国际节能环保网 国际煤炭网 国际石油网 国际燃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