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众多充电桩企业正进一步将触角伸向海外新能源充电市场,以寻求新盈利增长点。
3月以来,各地密集出台相关支持政策,对充电设施作出规划。政策驱动充电桩行业快速发展,但有业内人士提醒,充电桩市场仍存在利用率偏低、企业盈利难等“痛点”,未来需不断创新运营模式,以破解盈利困境。与此同时,当前众多充电桩企业也正进一步将触角伸向海外新能源充电市场,以寻求新盈利增长点。
有望进入加速建设期
伴随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快速发展,充电桩产业景气度持续升温。国家能源局综合司司长、新闻发言人梁昌新在2月的新闻发布会上介绍,截至2022年,我国充电基础设施数量达520万台,其中,公共充电基础设施累计数量达到180万台,私人充电基础设施累计数量超过340万台。除此之外,国内目前各类充电桩运营企业已超过3000余家,其中,公共桩保有量超过1万台的企业有17家。
一位从业者接受记者采访时提到:“目前,国内部分地区购车免费送充电桩,相当于每辆车都可以匹配一个充电桩,带动充电桩市场增长。另外,也有不少城市允许车主充电时免费停车1-2小时或买车送充电费,这些都有效提高了用户使用公共充电桩的积极性。”
建设加快的同时,充电桩也正向更大容量和更快充电方向发展。在此背景下,不少公司积极强化相关业务布局。惠程科技近期表示,在充电桩领域,公司瞄准城市社区公共配套设施、绿色物流快充领域等进行战略布局;万马股份表示,公司新能源板块目前已初步构建“智能化城市快
充网”,未来将持续提升场站充电效率,增加网点密度。
中信证券研报指出:“受政策端和需求端双重因素驱动,充电桩市场未来有望进入加速建设期,远期市场空间将超千亿元。”
盈利矛盾依靠管理、技术解决
不过,在多位业内人士看来,新能源充电桩“建好”更要“管好”。目前,充电桩被占用、站点位置不好找等问题仍困扰着新能源车主。乘联会秘书长崔东树表示:“我国公共充电设施主要集中于一线城市中心区域,中小城市、县乡区域,以及城市外围和高速公路等区域布局不足。”
新能源与智能网联汽车独立研究者曹广平告诉记者:“目前,我国充电桩布局整体呈现出‘安装率不够、利用率不高、分布程度不合适’三种情况交叉的局面。公共充电桩与电动汽车不单是数量比例关系,桩车匹配需求非常复杂。”
另据了解,公共充电桩进一步提高结算准确性,也是广大车主的呼声。中国消费者协会近日发布的《新能源电动汽车消费与公共充电桩使用情况调查报告》显示,超七成受访者希望统一充电设施收费标准。
“充电行业存在‘用户要求充电价格低廉’和‘充电运营企业不盈利’的矛盾,要靠管理和技术上的改变才能解决。”曹广平认为,“一是在管理上,充电桩运营要避免过多涉及停车产业甚至土地产业,至少应该独立管理,否则充电价格易受土地价格等影响;二是从技术上进行创新,用新技术和服务打通充电桩盈利模式。充电桩要更多提供全方位供电附加值才有可能盈利,只有盈利了,才能谈得上给用户更多优惠。”
出海寻求利润新增长点
值得一提的是,为进一步缓解盈利难题,寻找新市场空间创造盈利点,不少国内充电桩企业开始将目光转向海外市场。中国汽车工业协会预计,未来5年,中国企业在欧美充电桩市场占比有望达到30%-50%。
欧洲汽车制造商协会会长卢卡·德梅奥公开表示,欧洲联盟成员国电动汽车充电桩安装进度“远远不够”。“欧洲若要支持汽车产业电动化转型,或为日益增加的上路电动车提供服务,需要每周新增1.4万个充电桩,而现阶段每周安装的充电桩只有2000个。”
从价格上看,欧美充电桩价格高于国内,直流桩差价更高。民生证券分析称,国内企业凭借着多年来积淀的技术工艺和相对较低的生产要素不断优化经营成本,在海外高定价弹性下将提升盈利水平。
不过,当前国内充电桩出口也面临诸多难题。例如,近期美国针对电动汽车充电设施建设出台新规,自2024年7月起,美国本土生产的部件至少占充电桩成本的55%。
尽管如此,不少机构对于桩企在海外市场的长期发展并不悲观。有分析指出,充电桩企业出海的核心在于产品认证进度及海外销售渠道,已通过美标认证并进行海外渠道布局的企业仍具备较大出口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