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面光伏电站的发展历程见证了技术的不断迭代与市场的持续扩张。截至2022年,全球已安装的漂浮式光伏累计装机容量突破3GW,而中国作为最大的漂浮浮体生产方和漂浮电站建设方,在产业链中占据核心地位。根据 “十四五” 规划,我国太阳能发电装机容量将从2020年的2.4亿千瓦增至 2025 年的4亿千瓦,年均增速达10.8%,为水面光伏产业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
沐光行动·点亮世界:『光伏科普』系列公开课特此邀请光伏业内资深技术专家:诺斯曼能源科技(北京)股份有限公司——高亚杰(技术部研发经理)老师主讲《水面光伏施工与安装》,课程包括水面光伏电站介绍、漂浮光伏系统分类、漂浮系统施工安装,课程将帮助学员建立系统化的水面光伏专业知识体系,从行业发展趋势、技术原理到系统构成、施工工艺,形成完整的知识链条。
课程开篇,高亚杰老师系统梳理水面光伏电站的发展脉络、技术演进与核心构成。学员将深入了解不同阶段的技术突破对行业发展的推动作用,如从早期探索到规模化应用的关键节点。同时,课程详细解析漂浮式电站的系统组成,包括漂浮系统(浮体材质、结构、力学性能等)、支架系统(安装倾角、间距、抗风等级等)、光伏组件(功率、尺寸、封装方式)、锚固系统(水文信息、锚固形式等)、电气系统及接地系统等核心要素。
之后,高亚杰老师课程深入剖析漂浮光伏系统的分类体系,为学员提供技术选型的专业依据。基于课件内容,系统分类涵盖浮体材料、结构形式、布置方式及电气设备等多个维度。学员通过学习将能够准确区分不同系统的技术特性与适用场景,掌握根据项目实际需求(如水域环境、成本预算、运行要求等)选择最优系统方案的方法。
施工安装环节的部分,高亚杰老师聚焦于全流程的实操技能培养,涵盖施工准备、锚固基础施工、浮体方阵施工及电气系统安装等关键环节。高亚杰老师详细讲解各环节的技术标准与操作规范,如施工准备中道路踏勘需满足宽度≥4.5米、转弯半径≥13米、限高≥4米的要求;水文勘测需关注洪水位、枯水位及施工期极端水位等信息。
同时,高亚杰老师还特别强调了施工过程中锚固基础施工部分抛锚与桩锚两种锚固方式,包括锚块预制、沉锚、管桩打桩及灌注桩施工等具体操作步骤。浮体方阵施工中,从工装制作、组件支架安装到浮体拼装、方阵入水及锚固连接的全过程将被系统解析,使学员掌握保障施工精度与效率的关键技术。电气系统安装则涵盖直流线缆串线、逆变器固定、电缆敷设等内容,重点强调预留S弯以适应水位波动等实操细节。
沐光行动·点亮世界
『光伏普』系列公开课
来源:能课堂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