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新能源网 » 新能源要闻 » 中国新能源要闻 » 正文

天等大力发展沼气池带动养殖业发展促农增收

日期:2008-12-25    来源:新华网  作者:新华网

国际新能源网

2008
12/25
16:41
文章二维码

手机扫码看新闻

关键词: 沼气

    天等县驮堪乡南岭村丰屯村民李日善,建起沼气池后保住了后山的树木,在树底下建起了一个生态养鸡场,养殖2000只土鸡。据他透露,养鸡年纯收入4万元左右,单靠养鸡收入,他就建起了一座二层五间的漂亮“土鸡楼”。像李日善这样的农户,在天等县还有很多。

    随着沼气池的推广,天等县村民普遍以气代电,人畜粪便又得到了有效治理和资源再利用,提高了农民的生活质量,人居环境大为改观。近日,笔者走进天等县进结镇六一屯看见,屯里四面青山环抱,楼房整洁有序,农户庭院干净卫生,宽敞的水泥道路光洁平坦,人居环境舒适、优雅。去年大会战,六一屯45户村民仅用半年时间,就建造沼气池53座。现在村民都利用沼气来烧火、点灯。据该屯主任卢永帅介绍,每座沼气池年产沼气约400多立方米,可解决一家人日常做饭和照明问题,年可节约薪柴约2吨,相当于保护2.5亩森林资源,又能节省电费200元,村民经济收入明显增加。此外,建池后农户把禽畜圈养起来,人畜粪便直接排入池内,不仅产生了更多的沼气,而且使村容环境变整洁干净,村民饮水更安全卫生,健康得到保障。

    天等县大力发展沼气池,带动农村养殖业的发展,促进了农民收入。大会战期间,该县都康乡永隆村山内屯的村民,在屯党员骨干的带领下掀起了建造沼气池高潮。全屯70户人家,有69户建起了沼气池,入户率达98.5%,取得显著成效。据山内屯村民农大先介绍,建造沼气池后,村民从不养猪变勤养猪,农户普遍增加养猪3至6头,仅养猪这一项,年可获利5000多元。建造沼气池,能有效地促进农民增收,群众的生活水平得到明显提高,人居环境得到很大改善,村民的生活过得更红火了。

    去年,天等县完成大会战建池任务1.5万座。据统计,沼气池的正常运行,年产沼气总量约600万立方米,产值1440万元,年产高效有机肥总量45万吨,为农民节约购买化肥开支450万元,促进粮食增产,增收300多万元;农民利用节省砍柴工日,从事其他务工创收900多万元,又可节约薪柴300多万公斤,相当于保护10000亩山林,经济和社会效益显著。全县8万名村民从中受益,使广大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得到明显改善,增加了经济收入,有力推动了全县农村建设小康新生活的步伐。
 

返回 国际新能源网 首页

新能源资讯一手掌握,关注 风电头条 储能头条 微信公众号

看资讯 / 读政策 / 找项目 / 推品牌 / 卖产品 / 招投标 / 招代理 / 发新闻

风电头条

储能头条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国际能源网站群

国际能源网 国际新能源网 国际太阳能光伏网 国际电力网 国际风电网 国际储能网 国际氢能网 国际充换电网 国际节能环保网 国际煤炭网 国际石油网 国际燃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