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新能源网 » 新能源企业 » 新能源企业 » 正文

许智明:再收购新能源企业很难

日期:2009-03-14    来源:中国经营报  作者:中国经营报

国际新能源网

2009
03/14
22:45
文章二维码

手机扫码看新闻

关键词: 许智明 新能源

    两年前,陕西省副省长兼省国资委书记吴登昌亲自带队,与国内石油企业的代表一起飞赴马达加斯加,对许智明个人拥有的油田进行了考察,并同他签定了合作协议和备忘录。这是中国国有油企第一次向这位在海外拥有6块油田的个人抛出“橄榄枝”。

  2008年第三季度,中联石化公司发布公告:与中华煤气合资联合开发马国的油田。而中国“国”字号的石油公司近年来,除了在苏丹取得了小股份的油田股权外,在国外参股油田开发的愿望却屡屡遭到挫败。

  如今,经济危机笼罩了全球,石油这个暴利行业和产品将在世界经济格局重新划分的特殊时期起到怎样的作用?

  国际石油交易中间商在左右油价

  记者:过去一年,国际原油价格出现“过山车”般大幅震荡,从历史最高价位147美元/桶,到40美元/桶区间震荡。如今经济危机肆虐,有些石化生产厂已经在减产或停产,这种形势对你的企业有影响吗?有什么应对措施?

  许智明:不但是石油价格,包括全球经济情况,都要看美国。要看美国真正指导经济政策的人的目标是什么。今后能源的指导方向还是看美国财政当局的政策,以及其对市场的反应。油价的变化对生产商的影响其实不大,影响油价的是国际上的石油交易控制商,他们能够支配和控制石油价格,中东的生产成本才3块多美元一桶,我们在马达加斯加的生产成本也不到11美元,价格并不是生产商能改变的,对生产商的利益得失也不大。

  毫不避讳地讲,石油是全世界最暴利的行业,直接开发油田的投资回报率在任何时期都是超过100%的。单价的变化对石油开发者影响不大,价格主要是交易平台和中间商影响的,开发商不能直接加价给别人。比如中小型油田一天生产2万桶,不能打出油来再找市场,再临时加价,因为不可能有地方囤积,只能提前订好订单。所以,我们生产商报出的价格最多就是市场价的三分之一,我们还是看长远的发展的,利润要靠产量来积累。在非洲,我买了5块油田,总面积大约5万多平方公里,但现在再去拿已经不可能,因为这些主权国家现在都已立法,主权国家的企业均要控股。

  记者:对于当下中国的能源战略以及国际上对中国是石油消耗大国的指责,你有什么看法?

  许智明:作为全球能源第二大消耗国,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我们从一个石油出口国变成净进口国,这和引入外来投资者在中国安家落户是分不开的,能源消耗增加是因为外来企业的来华投资引发的,这不光是我们国家企业的问题。我一直和俄罗斯的朋友说,中国消耗的石油也包括了俄罗斯在华企业消耗的部分,国际社会应该共同承担。当时大家讨论先修俄罗斯到日本的还是到中国的油气管线时,我就说,俄罗斯出口到中国的石油并不是中国自己用的,很多跨国企业,包括高耗能的汽车和造纸企业都是在中国国内消耗能源。日本就不是那么开放,很多行业都有准入限制,俄罗斯给日本供应的能源,是单一为日本企业所用,这与中国的情况不能一概而论。

 要调整收购项目的心态

  记者:2009年你的上市公司有海外投资计划吗?经济危机情况有没有影响你的投资策略?

  许智明:我个人在海外的投资项目还不少,包括在印尼的煤矿和油田,在巴布亚新几内亚的油田和铁矿,还有其他地区的石油区块和镍矿等,这些项目都还在我个人公司手里,在逐步推进评估和勘探开采工作。但这些项目放进上市公司来说,还是比较漫长,还需要很长的路要走,我希望把手头资源很好整合,创造出效益之后再安排上市。

  今后海外收购新项目比较困难,集团和我本人都认为,今后再收购新能源项目的可能性已经不大,因为收购的条件和要求都很严格了,价格比较高,国家控制也很严,对民营企业和个人企业来说,门槛和成本太高了。对国有企业也一样很难,因为现在基本上任何一个主权国家都不会少于51%的项目控股,除了一些老项目在企业间的相互转让,但企业间交易的价格变化也很大。

  记者:在海外勘探开发油田的过程中,有过什么挑战?或者比较遗憾的事情吗?

  许智明:在油田投资方面尽管有收获,也有遗憾,比如曾经选择错误的合作伙伴而让油田开发业务走了一些弯路,这让我们在寻找合作伙伴方面也变得更加谨慎。比如当年和智富能源(1051.HK)董事长刘梦熊的合作,由于其非专业推广手法,遭到了业内的批评和质疑,这也是我最大的遗憾。当时刘梦熊从我这得到了2104油田的15%股份,而在接受媒体采访时,他将油田储量价值说成9000亿美元,这是以当时油价乘以远景资源量计算出来的,非常不内行,业内都知道,远景资源量和储量是两回事,他的说法甚至引起了外交问题。这是我进行能源项目经营至今的唯一遗憾。

  中国经营报:两会期间,国家能源局局长张国宝也有用外汇储备适当增加黄金储备量,亦可用于购买原油、天然铀等战略物资的建议,你怎样看这种用外汇设立海外能源勘探基金的做法?

  许智明:我认为这将是很好的安排。以非洲为例,很多地方还没有勘探到,不只是石油,还包括其他矿产,做勘探只是走出去投资开发的初步工作,但风险是一定有的,高投入、高风险、高回报,这是能源行业的一个特点。如果国家成立这个基金,可以更好地调动企业走出去的积极性,降低企业的风险,同时国家也能够分享到勘探成功的成果,这也解决了走出去的企业得不到银行贷款的问题,补充了勘探的空白。何况企业走出去勘探,是一定要用外汇结算的,这也是合理地利用外汇储备的一个方式。

  记者:目前一些海外的资源企业受经济危机影响,负债很高,现金流出现问题,他们也很着急拿到中国资金,否则会破产,这是否会驱动中国企业尽快出手?

  许智明:中国的资金按照人口来平均其实并不多,中国占世界经济总量也只有5%,所以需要谨慎地评估审视未来的投资取向。我认为用国家的资金给内地中小企业一些支持,是必要的,支持他们转型和发展,这是明智的,反过来这些中小企业也会给国家贡献税收。

  金融危机下,货币是浓缩了,而不是贬值了,当下不仅石油产品价格下降,其他产品价格亦进入下行通道,原来一块钱买的东西现在可能三毛钱就能买到,不光是股票也包括其他的商品。所以现在最主要的还是调整消费的心态,包括收购任何项目的心态。现在如果盲目地乐观,我认为不是好事情,其实收购条件任何时候都没有变化,任何时候付出的代价条件都是对等的,不能以为现在价格下降了一点点就盲目乐观地拿过来,此时进行海外收购,未见得会对国家带来更实际的好处。我认为还是要谨慎地判断形势,如果判断错了就会是金融危机的另一批受害者。

  记者:跟内地的公司合作很顺畅嘛?还是有些困难?

  许智明:内地的公司,特别是民营企业的规模都不大,有些小项目是没有什么风险的,它本身的业务也可以扩大一些,合作就快一些。跟国有企业合作也是不可避免的,但过程是很漫长的,先要经过政府审批,然后要得到国家立项,化工项目一般都不是小项目,就会需要走不少程序,要花很长时间。像我们计划在榆林的这个项目投资规模就超过100亿元,延长石油、中华煤气都占一部分股份,是个比较好的项目,我们也希望尽快获得国家批准。

返回 国际新能源网 首页

新能源资讯一手掌握,关注 风电头条 储能头条 微信公众号

看资讯 / 读政策 / 找项目 / 推品牌 / 卖产品 / 招投标 / 招代理 / 发新闻

风电头条

储能头条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国际能源网站群

国际能源网 国际新能源网 国际太阳能光伏网 国际电力网 国际风电网 国际储能网 国际氢能网 国际充换电网 国际节能环保网 国际煤炭网 国际石油网 国际燃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