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新能源网 » 太阳能建筑 » 正文

论清洁发展机制在中国的发展前景

日期:2009-03-30    来源:资源网  作者:吴荣庆

国际新能源网

2009
03/30
18:19
文章二维码

手机扫码看新闻

关键词: 清洁发展机制 中国

    1.清洁发展机制是为减少全球温室气体排放所作的一种安排

    清洁发展机制(英文全称为Clean Development Mechanism,英文缩写为CDM)是《京都议定书》(以下简称《议定书》)第十二条所确定的旨在减少全球温室气体排放的一种基于市场交易的弹性机制。《议定书》规定,美国等39个发达国家必须在第一个承诺期2008—2012年期间,使影响并导致气候变暖的六种温室气体CO2(二氧化碳)、CH4(甲烷)、N2O(一氧化二氮)、HFCs(氢氟烃)、 SF6(六氟化硫)、PFCs(全氟烃)总的排放量比1990年减少5.2%。为便于统计,以CO2作为基本统计口径,其它气体以不同的比值折算成CO2的数量,例如,每减少1吨CH4的排放,就相当于减少21吨的CO2。在发达国家,每减排一吨二氧化碳成本平均在100美元以上,而发展中国家平均减排成本只有几美元至几十美元。因此,发达国家可以通过提供资金和技术的方式,与发展中国家开展项目合作,将项目实现的CERs(Certified Emission Reductions的英文缩写,可核证的减排量)用于履行其在《议定书》中的承诺。因此,CDM是一种双赢机制,发展中国家可以借助这一机制获得资金和技术,而发达国家则以比较低廉的成本实现其减排承诺。双方实施的CDM项目实质上是一种产权交易,它使GHG(温室气体)减排量成为一种商品在国际市场上进行交易,使这种无形的减排责任具体化为碳市场交易。
 
    作为发展中国家,清洁发展机制无疑将给中国带来巨大的发展机遇。目前,中国温室气体排放量位居世界第二,仅次于美国,占全球排放总量的12%。中国人均GHG排放量远低于其他国家。2002年,世界平均人均CO2排放量为3.9吨,中国则为2.7吨,低于世界平均水平,约为美国的1/8。由于中国总体能源消耗水平高,而人均CO2水平低,人们可以发现,中国存在着相当大的碳交易市场。

    2.CDM项目在中国成功启动

    2006年9月12日亚洲开发银行中国办事处宣布,中国正在酝酿建立清洁发展机制基金,将全面启动与发达国家间的二氧化碳排放指针交易。从理论上说,39个经济发达国家都可以通过在中国投资温室气体减排项目,实现减排的额度。中国政府因此而建立了专门的清洁发展机制基金。根据相关规定,该基金将向目前在中国进行的清洁发展机制项目收费,然后用基金促进中国国内其它环境保护事宜。为成立清洁发展机制基金,中国筹集八十万美元做规划,其中亚洲开发银行提供了六十万美元赠款。亚银环境专家安东尼·麦克斯韦预计,中国每年将提供近1.5亿到2.25亿吨的二氧化碳核定减排额度,这意味着每年可能带来高达22.5亿美元的收入。世界银行与全球11个买家在2006年8月30日完成了历史上最大一笔温室气体排放指标买卖交易,斥资10.2亿美元协助中国两家民营企业减少排放二氧化碳,从而购得后两者减少的9500万吨二氧化碳的排放指标。

    3.中国清洁发展机制(CDM)项目规模及国际地位

    中国的碳交易市场潜力巨大。截止到2008年3月,国家发改委批准的CDM项目为1150个。中国在CDM执行理事会成功注册169个。综上所述,中国CDM项目数量在世界上位居第二,但产生的CERs位居世界第一,几乎占据全球市场的一半份额。同时,印度、巴西、墨西哥的CDM市场也很强大。在国际碳交易市场上,他们也是中国最有力的竞争对手。CDM项目为这些主要参与的发展中国家带来巨大收益,如增加外商直接投资、技术转让、增加就业、增加财政收入,促进本国的可持续发展。

    4.中国CDM项目的类别及国际对比

    《议定书》规定,可以实施CDM的项目分为五大类:节能和能效提高类、能源替代类、可再生能源类、植树造林、CO2固存类。其中的优先领域为:能效提高类、可再生能源和甲烷气利用类。如上所述,中国已成功注册的CDM项目中,能效提高类、可再生能源和甲烷手利用类、节能类这些优先领域项目数占总量的90%,其他非优先领域仅占10%。但中国已注册的CERs主要来源于HFC—23分解和N2O分解两种非优先领域项目,两者占据CERs总量的75%,而优先领域项目仅占总量的25%。根据国际数据计算,中国的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甲烷气回收利用,节能和能效提高CDM项目占同期世界CDM项目总量的15.75%。中国的非优先领域项目所产生的CERs数量庞大,占据了世界总量的36.56%,仅HFC—23分解项目一类,在全世界16个项目中,中国就占据9个,所产生的CERs量占据了世界CERs总量的28.1%。可见,中国的非优先领域的CERs在世界市场上占据了举足轻重的地位。

    非优先领域的CDM项目能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比如HFC­—23和N2O分解项目低成本、低风险、可产生大量CERs,而且投资回收期短,赢利大。非优先领域项目虽然经济效益显著,但社会、环境效益甚微。因此,可以认为中国相对忽视了那些对促进中国可持续发展意义更大的CDM项目的发展。相比之下,印度、墨西哥、巴西这些主要的CDM东道国比较重视社会和环境效益。印度的大部分CDM对当地生活环境和生活条件的改善带来了积极影响,墨西哥的CDM项目主要集中在甲烷回收和动物废弃物管理,巴西的CDM项目集中在水电、垃圾填埋气、甘蔗渣利用、生物质能发电、动物废弃物管理这些促进可持续发展的项目。通过上述分析,可以发现,在中国CDM项目市场上,优先领域在项目数量上占据优势,非优先领域项目在CERs数量上占据优势。优先领域项目社会和环境效益显著,而非优先领域项目经济利益显著。因此,基于中国目前的经济发展阶段,我们应当更加积极地寻求能够兼顾经济利益、社会利益、环境利益的CDM项目。

    5.利用天然气开展CDM项目

    利用天然气开展CDM项目不仅可以带来可观的经济利益,而且可以带来巨大的社会、环境利益。但是,目前中国使用的绝大部分能源是煤炭,其次是原油,天然气只占据3%,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 煤炭是一种高污染燃料,不仅二氧化碳排放量高,且利用效率很低。石油对中国来说又是一种紧缺资源,近年来中国石油的对外依存度在不断加大,甚至已经超过45%,对外依存度进一步的增加将影响中国的能源安全与经济安全。而在另一方面,中国天然气资源丰富,因此,在燃料方面,可以优先考虑以天然气替代煤炭或石油。天然气是一种清洁能源,污染物及二氧化碳排放系数都比较低,因此,在利用天然气替代煤炭及石油的同时也可产生CERs。综上所述,以优先利用天然气的形式开展CDM项目具有很大的潜力。目前中国利用天然气开展CDM项目的主要形式有天然气发电项目、天然气替代煤炭燃料转换项目等。在CDM执行理事会已成功注册的天然气CDM项目有:包钢(集团)公司高炉煤气燃气蒸汽联合循环发电项目、济南钢铁集团总公司燃气—蒸汽联合循环发电项目等,估计年减排量分别为:202.2万 tCO2e(吨二氧化碳当量)、278.9 tCO2e。此外,西气东输工程由于具有显著的国内外环境协同效益,因此,其成为CDM项目的潜力巨大。由于方法学方面的问题,西气东输工程在总体上成为CDM项目的可能性极小,但其单个项目成为CDM的潜力巨大。例如每个省市的发电项目都有成为CDM项目的很大潜力。另外,单个项目中的一部分,比如以天然气进行热电联产,或将能源效率与热电联产相结合等都是有优势的CDM备选项目。以浙江镇海天然气发电工程为例,它采用国际上最先进的燃气——蒸汽联合循环技术,在缓解当地电力紧张局面的同时,改善了区域大气环境,减少了温室气体的排放。预计每年减排CO2e(CO2当量)9725吨。
 

    2.CDM项目在中国成功启动

    2006年9月12日亚洲开发银行中国办事处宣布,中国正在酝酿建立清洁发展机制基金,将全面启动与发达国家间的二氧化碳排放指针交易。从理论上说,39个经济发达国家都可以通过在中国投资温室气体减排项目,实现减排的额度。中国政府因此而建立了专门的清洁发展机制基金。根据相关规定,该基金将向目前在中国进行的清洁发展机制项目收费,然后用基金促进中国国内其它环境保护事宜。为成立清洁发展机制基金,中国筹集八十万美元做规划,其中亚洲开发银行提供了六十万美元赠款。亚银环境专家安东尼·麦克斯韦预计,中国每年将提供近1.5亿到2.25亿吨的二氧化碳核定减排额度,这意味着每年可能带来高达22.5亿美元的收入。世界银行与全球11个买家在2006年8月30日完成了历史上最大一笔温室气体排放指标买卖交易,斥资10.2亿美元协助中国两家民营企业减少排放二氧化碳,从而购得后两者减少的9500万吨二氧化碳的排放指标。

    3.我国清洁发展机制(CDM)项目规模及国际地位

    我国的碳交易市场潜力巨大。截止到2008年3月,国家发改委批准的CDM项目为1150个。我国在CDM执行理事会成功注册169个。综上所述,我国CDM项目数量在世界上位居第二,但产生的CERs位居世界第一,几乎占据全球市场的一半份额。同时,印度、巴西、墨西哥的CDM市场也很强大。在国际碳交易市场上,他们也是中国最有力的竞争对手。CDM项目为这些主要参与的发展中国家带来巨大收益,如增加外商直接投资、技术转让、增加就业、增加财政收入,促进本国的可持续发展。

    4.中国CDM项目的类别及国际对比

    《议定书》规定,可以实施CDM的项目分为五大类:节能和能效提高类、能源替代类、可再生能源类、植树造林、CO2固存类。其中的优先领域为:能效提高类、可再生能源和甲烷气利用类。如上所述,中国已成功注册的CDM项目中,能效提高类、可再生能源和甲烷手利用类、节能类这些优先领域项目数占总量的90%,其他非优先领域仅占10%。但中国已注册的CERs主要来源于HFC—23分解和N2O分解两种非优先领域项目,两者占据CERs总量的75%,而优先领域项目仅占总量的25%。根据国际数据计算,中国的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甲烷气回收利用,节能和能效提高CDM项目占同期世界CDM项目总量的15.75%。中国的非优先领域项目所产生的CERs数量庞大,占据了世界总量的36.56%,仅HFC—23分解项目一类,在全世界16个项目中,中国就占据9个,所产生的CERs量占据了世界CERs总量的28.1%。可见,中国的非优先领域的CERs在世界市场上占据了举足轻重的地位。

    非优先领域的CDM项目能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比如HFC­—23和N2O分解项目低成本、低风险、可产生大量CERs,而且投资回收期短,赢利大。非优先领域项目虽然经济效益显著,但社会、环境效益甚微。因此,可以认为中国相对忽视了那些对促进我国可持续发展意义更大的CDM项目的发展。相比之下,印度、墨西哥、巴西这些主要的CDM东道国比较重视社会和环境效益。印度的大部分CDM对当地生活环境和生活条件的改善带来了积极影响,墨西哥的CDM项目主要集中在甲烷回收和动物废弃物管理,巴西的CDM项目集中在水电、垃圾填埋气、甘蔗渣利用、生物质能发电、动物废弃物管理这些促进可持续发展的项目。通过上述分析,可以发现,在中国CDM项目市场上,优先领域在项目数量上占据优势,非优先领域项目在CERs数量上占据优势。优先领域项目社会和环境效益显著,而非优先领域项目经济利益显著。因此,基于我国目前的经济发展阶段,我们应当更加积极地寻求能够兼顾经济利益、社会利益、环境利益的CDM项目。

    5.利用天然气开展CDM项目

    利用天然气开展CDM项目不仅可以带来可观的经济利益,而且可以带来巨大的社会、环境利益。但是,目前我国使用的绝大部分能源是煤炭,其次是原油,天然气只占据3%,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 煤炭是一种高污染燃料,不仅二氧化碳排放量高,且利用效率很低。石油对我国来说又是一种紧缺资源,近年来我国石油的对外依存度在不断加大,甚至已经超过45%,对外依存度进一步的增加将影响我国的能源安全与经济安全。而在另一方面,我国天然气资源丰富,因此,在燃料方面,可以优先考虑以天然气替代煤炭或石油。天然气是一种清洁能源,污染物及二氧化碳排放系数都比较低,因此,在利用天然气替代煤炭及石油的同时也可产生CERs。综上所述,以优先利用天然气的形式开展CDM项目具有很大的潜力。目前我国利用天然气开展CDM项目的主要形式有天然气发电项目、天然气替代煤炭燃料转换项目等。在CDM执行理事会已成功注册的天然气CDM项目有:包钢(集团)公司高炉煤气燃气蒸汽联合循环发电项目、济南钢铁集团总公司燃气—蒸汽联合循环发电项目等,估计年减排量分别为:202.2万 tCO2e(吨二氧化碳当量)、278.9 tCO2e。此外,西气东输工程由于具有显著的国内外环境协同效益,因此,其成为CDM项目的潜力巨大。由于方法学方面的问题,西气东输工程在总体上成为CDM项目的可能性极小,但其单个项目成为CDM的潜力巨大。例如每个省市的发电项目都有成为CDM项目的很大潜力。另外,单个项目中的一部分,比如以天然气进行热电联产,或将能源效率与热电联产相结合等都是有优势的CDM备选项目。以浙江镇海天然气发电工程为例,它采用国际上最先进的燃气——蒸汽联合循环技术,在缓解当地电力紧张局面的同时,改善了区域大气环境,减少了温室气体的排放。预计每年减排CO2e(CO2当量)9725吨。
 

返回 国际新能源网 首页

新能源资讯一手掌握,关注 风电头条 储能头条 微信公众号

看资讯 / 读政策 / 找项目 / 推品牌 / 卖产品 / 招投标 / 招代理 / 发新闻

风电头条

储能头条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国际能源网站群

国际能源网 国际新能源网 国际太阳能光伏网 国际电力网 国际风电网 国际储能网 国际氢能网 国际充换电网 国际节能环保网 国际煤炭网 国际石油网 国际燃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