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新能源网 » 新能源知识 » 正文

中拉能源合作驶入快车道 合作缘何趋热?

日期:2009-04-08    来源:《能源》杂志  作者:周志伟

国际新能源网

2009
04/08
14:59
文章二维码

手机扫码看新闻

关键词: 中拉 能源

    巴西有一词叫“negócio da China”,直译过来是“做一笔中国生意”的意思,但实际含义却是“一本万利的好生意”。多数时候指代的是天上掉馅饼,即“不太可能实现的事情”。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中拉经贸关系的迅速增长赋予了该词新含义,如今,“negócio da China”多了层“野心勃勃进入大市场”的意思。

    3月12日,中石油集团与广东省政府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中石油将在广东揭阳市惠来县投资建设2000万吨/年炼油项目。而该炼厂的油源主要来自于拉美产油大国——委内瑞拉的重油。

    近年来,中国与拉美国家的能源合作渐成双方合作的新亮点。2月18日,中国与委内瑞拉签署12项合作协议,其中包括将两国的联合投资基金增加一倍达到120亿美元;委内瑞拉国家石油公司每天向中石油集团出售8至20万桶石油以支付两国开发银行之间的债务。2月19日,中国与巴西达成“贷款换石油”协议,中国向巴西石油公司提供100亿美元,帮助对方勘探远海油田,巴西则同意按市价每天向中石化集团供应10至16万桶石油。

    不断加强的中拉经贸合作,尤其是不断升级的中拉能源合作,让面临金融危机的拉美国家看到了希望。习近平副主席访问拉美签下的大单让拉美人感慨,在金融危机肆虐的寒冬,“天上掉馅饼”的“中国生意”却成为可以实现的目标。

    能源合作缘何趋热

    中拉能源合作趋热与中国的能源安全战略、拉美国家能源政策和当前金融危机对拉美能源国的影响等因素密不可分。

    首先,随着经济快速增长和世界能源市场的竞争,制定中国能源安全战略成为近年来国内热议的话题。提高能源使用效率、增加国家能源储备、实现能源进口市场多元化、提高能源勘探和开采技术等成为能源战略的重要思路。相比而言,中国与拉美的能源合作程度相对较低。随着中国能源战略的完善,中拉能源合作的深化势必是未来的一个趋势。

    其次,拉美国家较开放的能源政策为中拉能源合作提供了有利条件。虽然委内瑞拉、玻利维亚、厄瓜多尔等拉美国家近年加强对能源产业的国家控制,但能源产业开放依然是当前拉美能源国的政策主流。尽管上述三国实施国有化,但政策重点是提高政府的石油收入分成比重、增加政府控股权与合作对象国选择等方面,中国与这三国较好的双边关系为中国提供了较好的合作环境。另外,巴西、墨西哥、秘鲁和哥伦比亚等国家在产业政策开放方面保持着连续性。墨西哥、巴西对能源部门的控制开始有所放松,投资成为拉美两个大国振兴能源部门的关键。此外,实现能源出口市场多元化是拉美能源政策的另一特色,加强与中国的合作有助于它们减轻对欧美传统市场的依赖性。

    再有,金融危机提升了拉美能源国家对中国的期待。金融危机和能源价格下降对拉美能源国打击沉重。以委内瑞拉为例,受国际油价大幅下跌,通货膨胀加剧和私人投资下降等因素制约,2008年的经济增长率从2007年的8.4%猛跌至4.8%。经济不景气不仅限制查韦斯“石油外交”的空间,而且使政府财政收入面临萎缩。对于以增加社会开支等社会政策为执政基础的查韦斯来说,石油部门(占该国出口额的3/4、政府收入的1/2和GDP的1/3)的发展水平将直接影响其政权稳定。另外,对巴西而言,深海大油田的发现大大提升了巴西“大国”信心,然而巴西石油公司在未来五年战略中明确表示,深海盐层下原油开采不仅面临运输和开采技术上难题,而且还需要1280亿美元的预期投资,随着石油行业在巴西经济日益重要的地位(在GDP的所占份额从1998年3%增至2007年的12%),获得外部资金,保障石油部门实现预期发展对正在崛起的巴西来说至关重要。

    正由于这些原因,中国的能源大动作此次不仅未引起以往的“狼来了”效应,取而代之是“机遇论”,巴西外长称中国为“危机时期的非常重要的伙伴”,中国的贷款合同对急需资金的巴西能源业和经济可谓是“雪中送炭”。

    潜力巨大的能源“新大陆”

    在近十年的能源合作中,中国在拉美的主要合作伙伴是委内瑞拉、秘鲁、厄瓜多尔、哥伦比亚等四个安第斯国家,合作项目涉及勘探、开采、冶炼、技术服务、油气管道建设等,中国与墨西哥、巴西的合作则主要以服务合同为主。总体而言,由于中国能源企业进入拉美能源市场时间较晚,且合作程度较低,因此拉美可以说是中国未来能源合作的“新大陆”。双方能源合作的潜力巨大。

    第一,拉美地区能源前景广阔。目前,拉美是全球三大石油出口地之一,除委内瑞拉、墨西哥、厄瓜多尔等拉美传统石油国外,巴西的石油储量几年内翻了几番,2007年巴西已探明的石油储量达到126亿桶,随着图皮大油田的发现,其石油储量有望攀升至700-1000亿桶,世界排名将从第17位升至第5位,如果能实现预期开采,巴西将成为世界主要石油出口国。除了石油外,哥伦比亚和玻利维亚的天然气、巴西的生物能源都是中国未来拓宽能源合作的重要领域。

    第二,巴西深海石油开采技术是中国开展技术合作的潜在领域。由于长期从事海上油田的开发作业,巴西石油公司在海洋深水和超深水油气勘探开采技术方面居国际领先地位。目前,巴西石油公司在坎波斯盆地的Roncador油田的开采水深达1877米,勘探水深超过3000米,远远超过中国石油企业的勘探技术水平。中国同样是一个有着广阔海域的国家,提升本国石油企业的相关技术对国家的能源安全战略愈发紧迫,与巴西实现某种形式的技术合作应该是中方未来加强能源合作的一个方向。并且作为潜在能源大国和崛起中新兴国家,巴西有着与中国开展多领域合作的愿望,两国合作的长远利益在于在国际事务中实现某种战略同盟关系。因此,在未来的中国能源合作中,应该给予巴西更多的重视。

    第三,拉美地区能源一体化建设为中国企业提供机遇。目前,能源合作成为拉美地区一体化的重要内容,并且成为带动本地区一体化发展的重要动力。合作内容涵括能源互换、勘探和开采技术共享与转让、能源项目相互投资、基础设施一体化等。中国企业不仅存在投资和工程承包等机遇,而且拉美内部能源合作较为开放的环境为中国企业的进入创造有利条件,可以说,中拉能源合作的重要意义在于实现与该地区的未来战略互动。

    第四,良好的中拉关系环境。自左派在拉美整体崛起以来,中拉关系进入快速发展的新阶段,可以说当前的中拉关系处于历史最好时期。拉美国家对中国较友好的态度有助于推动中拉能源合作。并且,随着中国国际影响力的增强和拉美国家对中国重视力度的加大,这种友好环境应该可以得到延续。

    机遇是与挑战相伴生的,在利用有利的合作机遇的同时,我们也应该增强风险防范意识,以实现国家利益和企业利益的最大化。首先,能源合作一定要做到“去政治化”。中拉能源合作刺激了欧美国家敏感神经,美国甚至发出“保卫后院”、“防止中国政治扩张”的声音。毫无疑问,美国对拉美的地缘战略利益诉求远远高于中国,因此,“去政治化”合作不仅可以消除合作对象国的疑虑,而且可以避免第三方可能施加的压力。其次,对拉美地区关系有正确认识。当前拉美地区能源合作的主导国是委内瑞拉和巴西,而两国代表不同的能源合作模式,并且存在一定分歧。中拉能源合作过程中,应充分评估拉美地区主要力量在不同区域的较量,尽量规避拉美地区内部争端。再有,在中拉能源合作中,我们应该对有关国家的相关政策走向进行预判,同时,应该借鉴欧美公司和拉美国家在解决能源争端中的普遍做法,事先制定相应的应急方案。此外,实行本地区管理、严格遵守所在国的法律法规、履行企业的社会责任等都应该引起中国企业的重视。
 

返回 国际新能源网 首页

新能源资讯一手掌握,关注 风电头条 储能头条 微信公众号

看资讯 / 读政策 / 找项目 / 推品牌 / 卖产品 / 招投标 / 招代理 / 发新闻

风电头条

储能头条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国际能源网站群

国际能源网 国际新能源网 国际太阳能光伏网 国际电力网 国际风电网 国际储能网 国际氢能网 国际充换电网 国际节能环保网 国际煤炭网 国际石油网 国际燃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