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新能源网 » 新能源要闻 » 中国新能源要闻 » 正文

风电行业在中国崛起商机无限

日期:2009-08-05    来源:慧聪网  作者:慧聪网

国际新能源网

2009
08/05
13:50
文章二维码

手机扫码看新闻

关键词: 风电 商机

    

    根据国家能源局提供的信息,风电发展将通过大规模的开发,促进技术进步和产业发展,实现设备制造国产化,尽快使风电布局具有市场竞争力,重点是大型风电基地的建设和进行特许项目的招标。从这个意义上看,政策的扶持无疑是给中国的风电产业注入一计强心剂。

    从这次展会的本身来说,展品种类涉及了机械制造、配件、科研、风电场开发和认证资讯各大风电领域。国内外风电企业汇聚一堂,国内风电行业佼佼者悉数到场:大连起重重工集团、中国东方电气集团、洛轴集团……此次风能大会不管从参展商数量、展会面积还是从参观人数来说都创造了自2003年开设以来的新高。

    这个重大的机遇对与之相关的金属加工行业来说也存在潜在商机,早在4月结束的CIMT展会上,金属加工各供应商也都把目光投向这个领域,并推出相应的加工方案,来自德国的金属加工专家——蓝帜金属加工集团就带来了其在风能领域的先进加工技术,分享了其在该领域内的成功案例,美国肯纳金属也举行了“挑战刀具极限提高风能领域用户效益”的专题研讨会。

 从表面上看,风电事业呈现蓬勃发展的趋势,但细细剖析,中国的风电产业还仅仅是停留在起步的阶段,虽然国内风电设备供应商投入了很高的热情,但是对于风电行业的发展现状却没有明确的认识,对于风电的核心技术研发上力度不够、与现有风能发电设备的服务无法保障……一系列因素成为制约中国风电产业发展的瓶颈。

    我国风电产业发展前景分析:

    中国风电资源丰富,开发潜力巨大,为风电产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基础。中国幅员辽阔,海岸线长,风能资源丰富且分布广泛。资料显示[1],中国内地及近海风能资源技术可开发量约为10亿千瓦,主要分布在东南沿海及附近岛屿,内蒙古、新疆和甘肃河西走廊,以及华北和青藏高原的部分地区,此外,近海风能资源也非常丰富。

    世界风电的突飞猛进为中国风电产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机遇。风电作为全球公认可以有效减缓气候变化、提高能源安全、促进低碳产业经济增长的方案,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从而得到各国的高度关注。2009年2月15日,总额达到7870亿美元的《美国复苏与再投资法案》由美国总统奥巴马签署生效,其中风能等新能源为主攻领域。
近年来,世界风电装机呈快速增长趋势,年均增长近30%。据世界风能协会统计,全世界风力发电装机容量2008年新增约2726万千瓦,增长率约为29%,累计达到1.21亿千瓦,增长率为42%。预计到2010年,全球的风电总装机将达到19000万千瓦,在全球扶持风电的政策引导下,到2020年前后,全球风电总装机将达到150000万千瓦。

    中国近年来得到国际资本的关注,已成为全球风电投资的热点。在2007年全球风电投资中,有15%的资金投向中国市场,金额高达340亿元,中国真正成为全球最大的风电市场。

    国内风电企业技术取得突破进展,高集中度的市场结构有利于领先企业发展。作为当前中国风电行业发展的关键,风电机组的整机国产化取得重要阶段性成果。国内风电领头企业金风科技、浙江运达、华锐风电、上海电气、东方汽轮机等5家企业已完成了新产品设计和关键零部件研发采购工作,生产或即将生产出样机。这将有助于国内企业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并能通过认证的兆瓦级风力发电机组,实现商业化生产,满足国内风电市场的需求。

    随着国产整机产能释放及零部件配套能力增强,产业链瓶颈将消除,产业发展加速。风电设备市场呈现寡头垄断格局,避免了市场无序竞争,有利于领头企业做大做强,2008年,华锐风电、金风科技和东方电气三大龙头企业合计市场份额为57%,同比上升5个百分点。

    国内风电企业积极实施战略联盟,有效突破技术瓶颈。风电企业围绕技术创新链,运用市场机制聚集产、学、研等创新资源,形成集群优势,共同突破技术瓶颈,有利于产业链整体发展。2009年5月16日,以许继集团、郑州机械研究所、清华大学等多家产学研单位组成的河南省风电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成立。该联盟的实施将提升大型风电装备设计和制造水平,加盟企业将在3年内形成300亿至500亿元的产业规模,带动上下游产业产值1000亿元以上。2009年5月17日,由39家发起单位在内的共108家会员单位组成的江苏省风电产业技术创新联盟成立,将更好地发挥江苏省风电产业已形成的集群优势。
 

返回 国际新能源网 首页

新能源资讯一手掌握,关注 风电头条 储能头条 微信公众号

看资讯 / 读政策 / 找项目 / 推品牌 / 卖产品 / 招投标 / 招代理 / 发新闻

风电头条

储能头条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国际能源网站群

国际能源网 国际新能源网 国际太阳能光伏网 国际电力网 国际风电网 国际储能网 国际氢能网 国际充换电网 国际节能环保网 国际煤炭网 国际石油网 国际燃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