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新能源网 » 新能源要闻 » 中国新能源要闻 » 正文

风能专家维斯塔斯

日期:2009-08-17    来源:商务周刊杂志  作者:王晓玲

国际新能源网

2009
08/17
10:50
文章二维码

手机扫码看新闻

关键词: 风能

    金融危机也会带来好处,比如原油价格下降。二十几年来,维斯塔斯一直将自己目标定位为使风力发电成为可与石油和天然气相媲美的能源——这意味着成本和价格必须降低到消费者可以容忍的地步。

  维斯塔斯风力技术集团(Vestas Wind Systems A/S)是世界排名第一的风力发电设备生产商,2008年收入80亿美元,占全球风电涡轮市场份额的19.8%。对这家丹麦公司来说,中国已经是最重要的市场之一。这不仅仅是由于市场容量的高增长,中国对于风能的投资正演变成一场狂欢。根据国际风能理事会的统计,过去四年间,中国的风电装机容量每年均以翻番的速度一路飙升,至去年年底累计风机装机容量已达1221万千瓦,首度超越印度成为亚洲第一,而当年的新增装机容量,也仅次于美国,增速是全球平均值的3倍以上。

  这并不是故事的全部。另一组来自中国可再生能源协会风能分会的调查数据显示,由于项目前期工作普遍不足,盲目追求速度,全国70%—80%的风电场发电量都远低于可行性研究时的预测水平。

  2007年,中国《可再生能源中长期发展规划》中提出了2020年全国风电总装机达到3000万千瓦的目标,这一目标很可能到2010年就提前实现,按照这个趋势,2020年的数字很可能达到1亿千瓦。“上亿千瓦,是人类从来没有碰到过的风电容量,如何与这么大容量的不稳定电力进行配套,是未来电网建设的一个挑战。”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原所长周凤起说。

  尽管担心接下来风能在中国会不会讲出另一个“郁金香狂热”的故事,但设备厂商首先还是要考虑如何保证自己的市场份额。短短几年中,中国已经有70多家风电设备制造企业,华锐、金风和东方电气这三家风机制造商占有的市场份额分别为22%、18%和17%。2006—2008年,维斯塔斯在中国的装机量翻了3倍多,2008年向中国风机市场提供了596兆瓦的机组,比2007年增长了30%。但可做比照的是,华锐风电在同样的3年内风机装机量增长了17倍以上,去年市场份额也超过维斯塔斯,位居中国第一。

  与这些企业相比,维斯塔斯最大的竞争劣势在于成本。今年4月在刚刚开业的维斯塔斯呼和浩特工厂下线的V60-850千瓦型风机肩负着扭转这一局面的重任。V60是维斯塔斯的表态之作,这是一款经过一年时间研发的专门针对中国市场的产品,它更加适宜中国的风力条件和地理条件,国产化率达到90%以上,最终将实现100%零部件在中国采购与生产。

  维斯塔斯中国区总裁安信诚表示:“我们要继续加大在中国投资的力度,从而与中国一起发展,并且用在中国的发展服务于全球的市场,这就是为什么我们在作出这些投资的时候没有丝毫的犹豫。”

  与其他新能源相比,风力发电有一个非常明显的优势,风能是免费的,现在是免费的,20年之后也还是免费的。但免费的东西有时候也很昂贵,对于电力公司来说,很容易计算出来每一度电的发电成本。6月15日举行的中丹风能发展项目风电场微观选址培训活动中,中国气象局风能太阳能资源评估中心副主任杨振斌指出,中国风电增长速度迅速,但在1200多万千瓦的装机容量当中仅有800多万千瓦实现了正常的发电,1/3处于不发电或者是发电不能上网的闲置状态。

  维斯塔斯中国区产品技术经理薛一景认为,首要的原因就是电能质量问题,为了保证电网的稳定运行,与国家电网并网的风电必须达到电网对谐波和发电功率闪变的一些具体参数。“在外界看来,可再生能源是环保的,可是像风电这样不稳定的电力,对电网是一种‘污染’。”国家电网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副总工程师胡学浩表示,风力发电不稳定,对电网的安全供电经常造成冲击,而且,电网的承载能力是有限的,并不是上了一个风电场项目,所有的风力发电就能被全部输送出去。他指出,风电机组的质量问题是电网安全潜在的威胁。

  薛一景认为,国内对于风电的关注应该从装机数量转向发电质量。“风电的发电时间一般是20年或更长,对于今后20年和20年以后风电的度电成本的计算是要考虑很多因素的,即包括风机成本,也包括风电厂的建设成本、维护成本,以及整个风电厂和风机、零部件等的替换成本。”他说,“未来的竞争就将围绕着度电成本展开,哪一家公司能够做到一个最低度电成本,就最有可能在竞争当中胜出。”

  据薛一景介绍,由于采用了维斯塔斯成熟的控制技术,V60的最大优势就是能够控制风机叶轮的转数,优化叶片桨距角,以保证功率输出的平稳性,对电网有非常好的适应能力。而且,V60风机采用了低电压穿越的技术,如果电网在发生短时间故障导致电压骤降,V60风机不会从电网上断裂。“这就保证在大规模风电并网的时候,不会出现大规模的风电突然从电网中消失情况。”薛一景说,在维斯塔斯看来,V60风机不单单是简单的风机,而是提供了风电场整体的解决方案。

  实际上,为了促进风电更好地融入电网,维斯塔斯以及丹麦政府目前正与中国进行多项合作。安信诚透露,维斯塔斯正和中国可再生能源协会、国家能源局、国家电网等合作,参与界定中国风电并网的一系列标准,希望通过标准的制定来解决上面谈到的一系列问题。他表示:“维斯塔斯在欧洲、美国也曾遇到过同样的问题,我们希望把经验带到中国来。”

  维斯塔斯看好的另一个市场是海上风电。中国海上风电市场潜力巨大,但相对于陆上复杂性更高,维斯塔斯拥有专门的海上风电业务部门,目前全球单个海上风电装机容量最大、能够全天候工作的丹麦北海风电场就是采用维斯塔斯的设备。

  “维斯塔斯在这方面已经获得的经验教训很多,也付出了很高的学费。我们正在寻求各种机会和中国伙伴进行密切的合作,共同探寻中国海上风电的发展机会。”安信诚说。

返回 国际新能源网 首页

新能源资讯一手掌握,关注 风电头条 储能头条 微信公众号

看资讯 / 读政策 / 找项目 / 推品牌 / 卖产品 / 招投标 / 招代理 / 发新闻

风电头条

储能头条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国际能源网站群

国际能源网 国际新能源网 国际太阳能光伏网 国际电力网 国际风电网 国际储能网 国际氢能网 国际充换电网 国际节能环保网 国际煤炭网 国际石油网 国际燃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