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新能源网 » 新能源人物 » 正文

叶盛基:中国需培育新能源汽车自主品牌

日期:2010-11-18    来源:和讯科技  作者:和讯科技

国际新能源网

2010
11/18
11:39
文章二维码

手机扫码看新闻

关键词: 新能源汽车 叶盛基

  “中国高新技术论坛·新能源与低碳发展峰会”于11月18日在深圳会展中心举行。论坛主题为“新能源与低碳发展、跨国企业的低碳战略”。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副秘书长叶盛基表示,中国的自主品牌汽车总体发展水平是比较低的,市场份额相对较小,新能源汽车还处于发展的初期,尚未形成具有影响力的自主品牌。因此,我们要形成中国的新能源汽车战略产业,有效地培育一批具有强大竞争力的自主品牌的企业,是汽车工业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

    以下为嘉宾现场演讲实录:

    叶盛基:尊敬的各位来宾、女士们、先生们上午好!非常高兴有机会参加本次论坛,首先我谨代表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对论坛的胜利召开表示衷心的祝贺,同时也对社会各界对新能源汽车发展的关注表示感谢。

    今天我要讲述的是“中国新能源汽车自主品牌战略”的有关事项,大会组委会说希望协会就有关自主品牌的战略做一个探讨,我所要说的是,这仅仅是探讨,我认为就我国新能源汽车自主品牌战略事项的探讨,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来探讨它的战略事项,这样更加有助于指导我国新能源汽车的全面发展。

    我今天给大家报告三个方面:第一,就有关我国汽车自主品牌产品发展的现状作一个简单的介绍。第二,就中国新能源汽车自主品牌的发展情况以及发展趋势做一个探讨。第三,就中国新能源汽车自主品牌整体的战略和大家做一个共同的探讨。

    首先简单介绍一下当前的相关形势。大家知道近年来我国汽车工业发展非常迅速,今年前三个季度,产销量已经突破了1300万辆,这就相当于去年整年的产销,可望今年年底能超过1700万辆。可以这么说,我国已经真正的步入了汽车的大国,以及汽车的社会。但是,客观地说,中国的自主品牌汽车总体发展水平是品第的,市场份额相对较小,新能源汽车还处于发展的初期,尚未形成具有影响力的自主品牌。同时,我们认为努力提高新能源汽车自主研发能力,抓住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机遇是非常关键的。因此,我们要形成中国的新能源汽车战略产业,有效地培育一批具有强大竞争力的自主品牌的企业,是汽车工业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当然也是我国建设汽车强国努力的目标。

    第一,自主品牌的现状。从概念来说,什么叫自主品牌,就是指国内汽车生产企业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品牌的汽车。也就是说我们国家自己生产的产品,取得了自有的商标权注册商标,享有所有的知识产权。可以说自主品牌的核心就是本国拥有商品商标,也是自主知识产权存在的前提条件。总体而言,中国自主品牌产品的建设取得了重大的进展,这是客观事实,国内市场的份额逐步的提高,自主品牌汽车格局也正在逐步的崛起和快速发展。比如说在商用车领域,自主品牌几乎垄断了国内市场,并拥有一批在国内市场具有广泛影响力的自主品牌汽车。当然在国际市场上也有一定的影响力,比如说在轿车领域,外资品牌长期占据主导地位,但是近年来以长安、奇瑞、吉利、比亚迪、华晨、江淮,包括安凯公司为主要代表的自主品牌企业迅速发展和崛起,并在普及型的轿车市场占据了一定的优势。2009年自主品牌轿车共销售221万辆,市场份额接近30%,产品质量也得到明显的提升。同时,据前三个季度统计,应该说我国的自主品牌汽车占30%以上,但是从总体上看,自主品牌汽车存在的核心技术、资本和人才条件缺乏,自主创新能力弱、价格优势正逐步丧失等等,其发展前景仍不容乐观。

    第二,中国新能源汽车自主品牌的发展情况。新能源汽车应该说已经成为汽车工业未来的发展方向。前不久国务院决定新兴战略性产业,其中就包括新能源汽车,自主品牌的企业纷纷制定了有关的发展规划,以新能源汽车为突破口,实现自主发展,逐步提升汽车产业的国际地位。通过几年的努力,我国新能源汽车发展取得了重要的进展。在不同的场所,不同的场合,包括新闻媒体也做了全方位的报道,我想在这里做一个简单的概括。从整车方面,奇瑞、长安、比亚迪,包括安凯公司等一批自主品牌企业不断地加强关键技术的研发,加大自主创新的力度,初步掌握新能源汽车整车的开发技术,部分产品实现了小批量生产和示范运营,初步具备了产业化推广的条件。这是大家有目共睹的。在零部件方面,动力电池、驱动电机和电子控制等关键零部件领域取得了明显的进步,部分产品基本满足示范运行要求。同时,初步形成了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技术票准体系和检测评价能力等等。

    但是自主品牌新能源汽车存在的问题也颇多,我想有这么几点要引起我们的注意,新能源汽车自主品牌的竞争力,关键在核心技术的自主创新,目前,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还处在发展初期,自主品牌在关键核心技术方面有待进一步掌握,存在如下亟待解决的相关问题:首先是核心技术缺失、自主创新的基础薄弱。新能源汽车产业化的发展,根本是整车和关键核心零部件的突破,主要表现为研发费用投入不足、研发人才短缺等问题,其次是企业品牌战略和规划不明确,中国自主品牌企业始终处于被动地位,缺乏新能源汽车长期战略的构建和整体的规划,无法形成强大的品牌影响力和品牌价值,产品附加值低,难以较快的迅速扩张。第三,国家政策支持力度尚且不够,有人说现在国家对新能源汽车发展的政策力度够大了,包括补贴也够大,实际上整体的政策支持力度是不完整、不系统的,新能源汽车要发展是一个长期持续的过程,初期的投入高、风险较大,国家缺乏长期的稳定的政策支持,加上自主品牌企业投入有限,产业化难度较大,无法支撑新能源汽车品牌培育和发展的需求。另外,自主品牌汽车美誉度不足,未获得消费者广泛认同。中国自主品牌汽车发展时间短,培育不足,整体上缺乏品牌知名度和忠诚度,同时,自主品牌新能源汽车还处于发展初期阶段,整车性能和成本还无法与传统汽车相媲美,短时间内还无法完全取得消费者的认可。

    第三,新能源汽车自主品牌战略。首先,中国新能源汽车自主品牌的战略地位我们认为有这几点要引起注意,第一,发展新能源汽车自主品牌,应立足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需求。第二,以自主创新、掌握自主知识产权为出发点,完善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的技术创新体系。第三,加强技术研发,掌握关键核心,加快形成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标准和品牌。第四,充分地利用全球创新资源,深层次开展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探索合作新形式,走开放式自主创新的模式。

    二,中国新能源汽车自主品牌战略目标,有如下几点参考。经过十年的努力,中国打造成为全球新能源汽车发展的中心,并努力实现如下目标,我所要说的是,打造新能源汽车发展的中心,同时也是建设中国汽车强国目标的组成部分。大家知道,我们希望通过5年的努力培育汽车强国,也就是“十二五”期间,然后在“十三五”期间发展汽车强国的基础,到2020年基本建设成为中国汽车强国,在传统汽车相关的技术方面,总体上说要达到和超过世界先进水平,在部分领域,必须是超过世界先进水平,同时在新能源汽车方面也应该达到同等的相关国际水平。所以,有关目标有这么几点,第一,建立较为完善的新能源汽车自主品牌体系,形成若干具有国际影响力和竞争力的新能源汽车整车和关键零部件的自主品牌。第二,制定新能源汽车自主知识产权战略,构建全产业链的专利体系。第三,实施新能源汽车人才战略,培育技术研发和应用型的高端专门人才。第四,形成完善的新能源汽车自主开发体系,重点突破动力电池、电机、电控等关键零部件的核心技术。到2015年,初步形成新能源汽车自主品牌产业格局,纯电动汽车和插电式混和电动汽车累计产销量要达到50万辆以上。动力电池、电机、电控等关键零部件及其核心技术实现自主化,产品质量显著提高,并满足消费者使用的相关要求。自主品牌乘用车占到汽车总销量的50%以上,自主品牌轿车要达到国内市场份额的40%以上。

    三、构建中国新能源汽车自主品牌战略的措施,有如下几点值得参考:第一,构建中国新能源汽车自主品牌发展的保障体系。这样的保障体系应该体现在政府搭台、企业唱戏、用户喝彩的基本思路,这需要政府为企业营造一个有利于企业发展的外部环境,企业形成适应市场竞争与创新需求的运作机制,消费者提供自主品牌新能源发展的市场支持。第二,培育新能源汽车自主创新能力,创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品牌。一方面要加大新能源汽车研发资金的投入,加强关键零部件核心技术的研发,通过持续的自主研发,全面掌握关键零部件技术。另一方面,借鉴国外先进经验,通过学习和吸收国外先进研发技术,逐步形成自主开发能力,突破各项技术瓶颈。第三,发挥政府在自主品牌创建中的引导作用,制定促进新能源汽车产业化快速发展,扶持自主品牌新能源汽车发展政策,创造有利于自主品牌新能源汽车发展的外部环境,在产业培育初期和发展期,充分发挥政府政策的激励和引导作用,鼓励政府公务车使用自主品牌新能源汽车,鼓励消费者购买和使用自主品牌的新能源汽车。第四,加强企业集团化建设,形式有竞争力的自主品牌的汽车企业,适时进行企业战略重组,形成几家具有一定国际竞争力的汽车企业集团,钟鼎研发技术先进的自主品牌的新能源产品,加大宣传和推广,提高产品的知名度,提升品牌形象,增强产品吸引力,打造中国新能源汽车的强势品牌。第五,加强新能源汽车产业人才培育和研究基地的建设,实施国家新能源汽车人才战略,以国家专项工程为依托,加强人才本土化培育和国外优秀人才引进的工作,培育一批新能源汽车领域的专业性人才,支持形成产学研相结合的新能源汽车及零部件基地的建设,构建完善的技术创新的基础条件平台。第六,坚持自主创新为主,开放合作相结合的品牌创建之路。自主品牌的核心是自主创新,充分利用全球创新资源,发挥多种合作机制的作用,推动国际科技合作和交流,同时,支持企业培育国际化品牌,为新能源汽车走出去营造良好的环境。 最后做一个小结:新能源汽车已成为汽车工业的发展方向,也是作为国家重要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加以发展的,同时也是国家未来经济新的增长点,中国汽车工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战略发展机遇。培育自主开发能力,创建新能源汽车自主品牌,需要一个较长的循序渐进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可以说建设和发展自主品牌的中国新能源汽车任重而道远,因此培育新能源汽车自主品牌,需要全行业,也需要各有关部门和相关产业,包括全社会的共同努力。谢谢各位!

返回 国际新能源网 首页

新能源资讯一手掌握,关注 风电头条 储能头条 微信公众号

看资讯 / 读政策 / 找项目 / 推品牌 / 卖产品 / 招投标 / 招代理 / 发新闻

风电头条

储能头条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国际能源网站群

国际能源网 国际新能源网 国际太阳能光伏网 国际电力网 国际风电网 国际储能网 国际氢能网 国际充换电网 国际节能环保网 国际煤炭网 国际石油网 国际燃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