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新能源网 » 新能源要闻 » 中国新能源要闻 » 正文

董小泊:弘扬铁人精神 勇立风电潮头

日期:2010-12-14    来源:甘肃新闻网  作者:杜海涛

国际新能源网

2010
12/14
11:17
文章二维码

手机扫码看新闻

关键词: 风电

    酒泉千万千瓦风电基地启动建设以来,各大风电企业抢抓机遇,争先恐后,历时1年3个月时间完成了550万千瓦的装机任务,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在这风起云涌的新能源建设“绿色浪潮”中,有一家风电公司勇立潮头,乘风破浪,格外引人注目:去年冬天以来,开创了风电项目冬季施工的先河,在玉门黑崖子凛冽的寒风中搭帐蓬、生火炉,感动了酒泉市委书记李建华,也感动了千万人;在短短4个月的时间内,完成装机10万千瓦,创造了风电行业的奇迹;今年5月,在全省率先实施了2兆瓦国产化风机示范项目,将当时最高的风机立在了祁连山下,引得国内同行瞩目。这家公司,就是玉门华电风电公司,而引领公司劈波斩浪、屡建奇功的“舵手”,就是公司总经理董小泊。

  身先士卒 扎根戈壁建新功

  “作为一名华电人,能在中国的新能源基地酒泉参与建设首个千万千瓦级风电基地是非常光荣和荣幸的。”这是董小泊主动向华电分公司请缨赴甘肃玉门建设10万千瓦风电时说的。怀着创业的情怀和对风电新能源的痴情,他离开了日夜相守的亲人,离开了满眼绿色的家乡内蒙来到千里之外的甘肃酒泉,面对荒漠戈壁和刺骨的西北风,他没有退却,立志实现自己的人身价值和理想。

  一到玉门,董小泊向当年的铁人王进喜一样,一不问吃,二不问住,看到接他的项目部经理,就急切地问“我们的施工队伍到场了没?施工材料到了没有?”项目经理告诉他已经到了一部分,还有一部分没有到。他听后十分着急地说:“这样怎么能行,时间不等我们”,并给项目经理下达了2天内必须全部到位的命令。

  2009年9月30日,华电公司玉门黑崖子10万千瓦风电项目获得批复,这是酒泉千万千瓦风电基地一期516万特许权项目之一。黑崖子风电场位于玉门新市区西南的祁连山下,离市区50多公里,地形高低不平,沟壑交错,植被稀疏,整体位于一段离地面落差很大的山崖之上,路、水、电也因此被隔断,被当地群众称为“黑崖子”。10月1日,大家都在欢度国庆,他却带领施工队伍进驻玉门黑崖子现场开始了施工准备,公司员工牺牲国庆长假,百余人奋战在施工现场,修路、通电、建设施工临建,进行微观选址,仅用了一个月的时间就做好了开工前的准备工作。

  开工不久即进入冬季,为了确保项目建设任务的完成,他及时调整施工计划,冒着严寒协调施工电源和水源,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了施工现场的“四通一平”,确保了土建工程如期实施。在完成一系列前期工作后,已时值隆冬,黑崖子寒风凛冽,鹅毛般的大雪夹着沙粒,打得人脸生疼。

  此时,酒泉市委、市政府从建设甘肃酒泉千万千瓦级风电基地的大局出发,下达了当年完工的死命令。寒冬浇注混凝土困难重重,既是对公司施工能力和技术的挑战,又是对人的意志的考验。许多单位因缺乏冬季施工的经验,都不愿开工,甚至连设计院也极力反对,认为冬季施工不可能,尤其是大体积混凝土施工。但是面对光荣而艰巨的任务,华电公司没有退却,提出了“战风沙、冒严寒、顶风雪”的口号,号召职工学习从玉门走出去的工人阶级的代表----铁人王进喜,争当新时期的“铁人”,并制定了科学严密的冬季施工方案,为工程顺利建设奠定了基础。

  攻坚克难 创造条件出奇迹

  在零下20多度的气温下施工,混凝土搅拌、运输保温、浇筑、凝结都是难题,稍有不慎,就会前功尽弃。为确保项目建设顺利实施,他多次与监理单位协商,请教国内专业人士,反复进行研究认证,最后采取了搭帐篷、生火炉、封闭搅拌站、车辆保温、添加防冻剂、沙石料加温等措施,进行冬季施工。这些措施既保证了工程进度,又确保了工程质量,后来多次得到了省、市领导的赞许。

  为了确保风机坑基的浇筑质量,他带领施工队伍使出了浑身解数,用锅炉加温水至80度给混凝土进行搅拌,给罐车穿上“棉衣”,在坑基外围搭着帐篷,里面生起炉子,还要经常测温确保混凝土浇灌的温度在摄氏10度至15度。一个风机坑基需要连续奋战16至17个小时,浇筑540立方混凝土。工人们顾不上吃饭和休息,饿了啃口干馒头,渴了喝口凉水,困了就靠在基础旁打个盹。施工期间,他放弃了休息天、节假日,昼夜坚守在工作岗位指挥浇注,没有回过一次家,实在累得不行了,就卷着被窝在寒冷的工房里眯一会,体力严重透支,加上天气寒冷,经常感冒,嘴唇时常开裂口,有一次高烧达39度,但他一直坚守在施工现场,直到基坑浇筑完毕。这样,他一干就是三个多月。后来他说:“当时风把雪吹起来,把沙石吹起来,打在脸上,又疼又冰,人站在风雪中都要有一定的倾斜度,不然就倒了,我们的员工就象钢铁长城一样。”

  11月23日,酒泉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李建华冒着零下20多度的严寒来到黑崖子,看到这一幕幕感人的场景,他紧紧握着董小泊的手,感慨地说:“铁人精神又回来了!”这既是褒奖,也是一种鞭策,让华电全体人员都感到无比激动。李书记的一席话鼓舞了所有的人,大家卯足干劲,仅利用40天时间,于12月13日完成48台风机基础的全部浇筑任务,比夏日施工的工期还缩短了半个月,创造了风电企业在北方寒冷冬季施工的优良业绩,也为全国风电项目冬季施工积累了建设和管理经验。当天现场鞭炮齐鸣,胜利的欢欣浮现在每个人的脸上,因为大家共同创造了一个奇迹,过去所有艰辛的付出此刻都化作喜悦的泪水。

  艰苦创业 辗转奔波洒热血

  “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宁脱一层皮,不误一天工”----这些铁人王进喜当年的话,董小泊经常挂在嘴边,用来鞭策自己,也用来激励员工。在冬季施工中,室外温度格外低,大雪一场接着一场,室外温度最低已达到零下20多度。但天气再冷也挡不住华电人高昂的热情,风雪再大压不垮华电人坚强的意志,现场从干部到工人大家都鼓足了干劲,一顶顶绿色的帐篷有如一个个坚定的堡垒,一缕缕炊烟显示出勃勃生机,一幕幕感人的事迹呈现到大家的眼前。

  随着华电甘肃分公司的不断发展壮大,瓜州、玉门、嘉峪关、阿克塞、景泰风电项目相继开工。董小泊比以前更忙了,不分昼夜地奔波于各个项目。往往是今天下午还在玉门督查工程进度,第二天早上已经到了景泰进行技术会谈,后天又到了阿克塞解决施工中遇到的难题。同事们戏谑而又尊敬地称他为“空哥”,因为只有空哥的速度,才足以在相距一千多公里的距离上来回穿梭。尤其是在工地上,董小泊一工作起来就忘记了饥饿。等到工作一结束,才觉得饥肠辘辘。吃泡面、喝凉水是家常便饭。不能按时吃饭,不能正常休息,长期的疲劳奔波和辛勤工作,严重地损坏了他的身体健康,使他患上了严重的胃病。有时和施工人员商讨技术方案,胃病发作了,但是他仍然坚持着,继续工作。施工人员感动地热泪盈眶:“董总,您还是先去休息吧!”他总是说:“我没事,先把问题解决了再说。”

  几年来,董小泊多次赴各风机装备和电力设备制造企业协调风机、塔架、升压设备等的供货与安装工作。火车、飞机、汽车成了休息的家,短短数天内辗转了大半个中国,在风机装备和电力设备制造企业了解供货困难和协调供货计划,为华电的工程建设提供了可靠保障。

  在今年的施工中,春季河西地区风势强劲,给风机吊装工作带来了相当大的困难。他攻坚克难,采取交叉作业的办法,利用当地气候的特性积极协调吊装单位多点展开作业面,做到人员轮休,机器不停工,工程现场井然有序,再次创造了风电企业在大风天气施工的成功范例,也为我国风电项目大风天气施工积累了建设和管理经验。

  正是因为有华电公司董小泊这样许许多多的风电建设者的默默付出和无私奉献,才让人们在王进喜的故乡——玉门看到了新时期的“铁人”精神,诞生了“酒泉奇迹”、“酒泉速度”。在短短的不到2年时间内,截至2010年10月,酒泉市完成风电装机550万千瓦,装备制造业销售收入突破了200亿元,为全省新能源产业的发展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返回 国际新能源网 首页

新能源资讯一手掌握,关注 风电头条 储能头条 微信公众号

看资讯 / 读政策 / 找项目 / 推品牌 / 卖产品 / 招投标 / 招代理 / 发新闻

风电头条

储能头条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国际能源网站群

国际能源网 国际新能源网 国际太阳能光伏网 国际电力网 国际风电网 国际储能网 国际氢能网 国际充换电网 国际节能环保网 国际煤炭网 国际石油网 国际燃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