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新能源网 » 太阳能建筑 » 正文

“中国的环保市场非常大”

日期:2007-05-24    来源:人民日报  作者:人民日报

国际新能源网

2007
05/24
11:10
文章二维码

手机扫码看新闻

关键词: 中国 环保 市场

      按中国人的习惯,我把为人亲切的穆桥石先生(JorgeMora)称作老穆。老穆是全球最大的环保企业法国威立雅集团的亚洲掌门人,威立雅集团已经有150多年的历史,如今已成为世界500强企业之一,为全球五大洲80多个国家提供全方位环境服务,业务涉及污水处理、废弃物综合处理、公共交通和能源等。1994年,西班牙人老穆来到北京,望着灰蒙蒙的天空,充满预见性地说:“中国巨大的环保市场将不会再被忽视!”

  然而,此后将近9年时间,老穆在中国的业务没有大的发展。

  转机开始于2002年。随着中国政府对环保问题的日益重视,随着对中国市场越发深入的了解,威立雅集团在华业务取得突破性进展。天津综合危险废弃物处理中心、成都自来水厂的BOT等项目,赢得了当地有关部门的一致认可。到了2005年,公司在中国的业务更是全面开花:他们先后赢得了佛山的30年垃圾填埋合同、广东省危险废物处理中心的30年合同,还有香港迪斯尼的垃圾处理5年合同。2005年,上海老港垃圾填埋4期以及上海浦东自来水厂开始投入商业运营,让威立雅更为引人注目。

  对于顺风顺水的公司业务,老穆却有自己的感慨:“中国的环保市场非常大,我们不可能总是能赢,但是我们追求公平的竞争。”老穆自己也许并没有感觉,前奥运会柔道冠军的经历不仅让他对公平竞争有了深刻的理解,而且对公平的要求已经发自内心,出于本能。

  谦和的老穆虽然不想有所指,但在中国环保市场上赚“快钱”的公司还是让他感到忧虑。拿垃圾处理来说,目前,只有20%—25%的垃圾填埋是达标的安全填埋,绝大多数的垃圾没有经过合适的处理,造成的危害可能会影响几代人。在招标中,如果一个只重视眼前利益,不重视建设、运营与管理,不考虑长远规划的公司中标,势必会造成对环境的二次污染。“规范企业的行为,需要有法律的约束,中国并不缺少这些,关键在于如何有效执行。”

  同样,以“内外有别”并“限定特别的条款”来对待一个国外环保企业并不公平,他认为应该看它是否很好地促进了当地的环保事业。目前,威立雅已在中国建立了50家合资公司,雇佣了1万多名中国员工,年营业额达到10亿美元。为了把自己的公司向中国本地靠拢,老穆花了不少心思,他甚至总结出在中国市场进行商务谈判的8点技巧,用以培训他的助手们。而他注重在每一次招标中,一定要派出土生土长的中国人作谈判代表,用老穆的话来讲,“这更符合中国的文化。”虽然尽了很大的努力,国内公司不规范的操作,地方保护主义不公平的待遇,都让老穆有些苦恼。“如果有一天,当中国人忘记了我们是一家外国公司,而把我们视为一个中国本土公司时,那么我们的目的就达到了。”

  看着鱼儿在干净的水里游,看着昆虫在草地上爬来爬去,看着孩子们在美丽的大自然里玩耍,这是老穆理想的生活状态,而这一切的前提是拥有一个美好的环境。老穆说在环境市场里的公平竞争才能造就对环境友好的工程,这也是他的理想。 

返回 国际新能源网 首页

新能源资讯一手掌握,关注 风电头条 储能头条 微信公众号

看资讯 / 读政策 / 找项目 / 推品牌 / 卖产品 / 招投标 / 招代理 / 发新闻

风电头条

储能头条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国际能源网站群

国际能源网 国际新能源网 国际太阳能光伏网 国际电力网 国际风电网 国际储能网 国际氢能网 国际充换电网 国际节能环保网 国际煤炭网 国际石油网 国际燃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