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新能源网 » 新能源知识 » 正文

影响我国光伏电站的天气现象

日期:2015-10-14    来源:摘自《中国气候》

国际新能源网

2015
10/14
09:16
文章二维码

手机扫码看新闻

关键词: 光伏电站

在我国,天气现象包括雾、轻雾、雷暴、远电、冰雹、沙暴、扬沙、浮尘、烟、霾、霜、降雪、积雪、吹雪、大风、飑、龙卷,以及其他如大气光学现象等。影响光伏电站的天气现象主要有:雷暴、冰雹、沙暴、扬沙、浮尘、雪等,我国幅员辽阔,各地天气状况差别较大,下面分析一下这几类天气现象在我国的分布情况。

1雷暴

在光伏电站的设计中,雷暴是一个重要的气象参数,雷暴的单位是天,在观测上不管是打一声雷或者是打一整天雷,都记一个雷暴日。

我国平均雷暴日数的分布形势是南方比北方多,山区比平原多,陆地比水面多。

我国雷暴日数最多的地区是云南南部和两广地区,可达90~100天以上,最多雷暴的西双版纳地区和海南岛中部山区可达120天以上。

青藏高原东部和横断山区中北段是全国雷暴的次多中心,许多站也可达到80~90天之多。

年雷暴日数从华南和云南、西藏高值区向北明显减少。东部地区大约北纬30°以北,青藏高原东部大约北纬35°以北,年雷暴日数就降到50天以下(天山、祁连山区除外),但此线以北的我国北方地区中绝大部分地区年雷暴日数仍有30~40天左右,仅西北内陆干旱地区少于20天,准噶尔、柴达木、吐鲁番、塔里木等干旱盆地和藏北高原甚至在5~10天以下。

2冰雹

我国冰雹分布形势大体上来说,从东北到西藏这一东北——西南向地带中冰雹多,其两侧的广大东南地区和西北内陆地区(山区除外)冰雹少。我国主要冰雹区有:

青藏高原区——这是我国雹日最多、范围最大的地区,子四川理塘、松潘以西的大部分地区中年平均雹日都在8天以上。

天山及祁连山区——祁连山区东段可达10~15天。

阴山及燕山地区——西起内蒙海流图,东止河北丰宁,年平均雹日4~7天。

大兴安岭和长白山区——年平均雹日约2~4天。

云贵高原、川黔湘鄂边缘山区和黄土高原区——年平均雹日约1~3天。

广大东南和西北内陆干旱地区等是我国冰雹最少的地区。

3沙暴

我国沙暴日数分布形势是东南少西北多,一般来说新疆、甘肃、宁夏、内蒙等西北内陆地区年沙暴日数都在20~30天以上。东北、华北一般在1~10天,局部地区可以超过10天。青藏高原大部地区在10~20天之间。东部地区北纬35°左右以南沙暴日数就已经很少了,一般每年平均不超过1天。但北方植被较好的湿润山区例如天山西段高山区和大兴安岭北部,一般也少有沙暴发生。

4降雪

我国有三块多雪日区,都是冬季严寒而气候较湿润的地区,年降雪日数都在30~60天以上。因为严寒使温度条件可以降雪,使降雪期延长,气候湿润则保证有水汽允许降雪。这三块地区是,东北大小兴安岭地区、天山阿尔泰山地区、青藏高原东部(包括祁连山区)。

除了这三块地区以外,北方其余地区年降雪日数都在10~30天之间,仅塔里木、吐鲁番、柴达木盆地及甘肃、内蒙西部等干旱地区少于10天;东部华北平原、东北大兴安岭东坡南部因气候较干燥年雪日也少于10天、东部地区总北纬30°左右以南因冬暖年雪日也降到10天以下,但台北、福州、韶关、桂林、昆明等北纬25°一线地区还能见雪,要到厦门、广东梅县、广西梧州百色,以及云南广南、元江、保山一线以南才是我国的无雪区。

5积雪

下雪后,只要气温接近或低于零度,就可能在地面或者光伏板上积起来,降雪日数多积雪期长的地区积雪深度当然也较大,因此我国大面积积雪最深的地区正是东北最北部和最东部地区、阿尔泰山、天山山区和北疆西部山区等,最大积雪深度普遍可达40~50cm以上。

东部地区中最大积雪深度的南北分布呈三高三低。东北北部是一高,约20~50cm,东北西南部是一低,约10~20cm;大青山南麓到燕山山脉,由于地形有利,又成20~30cm的高值带,北纬35°~39°的华北地区又是低值区,约15~20cm,北纬29°~35°之间又是高值区,可达20~50cm,北纬29°以南因冬暖雪少又是低值区,在20cm以下,北纬25°左右最大积雪深度仅约1~2cm,再南就无积雪了。四川盆地由于冬暖,最大积雪深度不足5cm。

返回 国际新能源网 首页

新能源资讯一手掌握,关注 风电头条 储能头条 微信公众号

看资讯 / 读政策 / 找项目 / 推品牌 / 卖产品 / 招投标 / 招代理 / 发新闻

风电头条

储能头条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国际能源网站群

国际能源网 国际新能源网 国际太阳能光伏网 国际电力网 国际风电网 国际储能网 国际氢能网 国际充换电网 国际节能环保网 国际煤炭网 国际石油网 国际燃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