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新能源网 » 新能源人物 » 正文

海装风电:破局低电压穿越

日期:2011-10-12    来源:经济观察网  作者:经济观察网

国际新能源网

2011
10/12
14:50
文章二维码

手机扫码看新闻

关键词: 海装风电 低电压

    2011年2月24日,甘肃酒泉风电基地84万千瓦、598台风机相继脱网。脱网导致电压大幅波动,波及甘肃电网,甚至威胁到整个西北电网。大面积脱网事故原因在于,已投运的风机不具备低电压穿越能力。

    有媒体这样写道,“酒泉基地的风机主要来自华锐风电、金风科技和东方电汽,还有少量由海装风电、明阳风电和中国南车提供。此次事故中这6家厂商的风机均有涉及,脱网风机又以华锐风电、金风科技和东方电汽三家最多。”

    不过,这一说法引起海装风电的强烈反应。海装风电董事长杨本新反驳称不符合事实,“实际上,海装所有的风机都具备低电压穿越,在酒泉脱网事故的风机里没有一台海装的。”

    被误伤的海装风电极为气愤,杨本新把公司的口碑、品牌看成海装的生命。低电压穿越前些年作为一个企业的标准提出,国家没有强制要求每台风机上设置低电压穿越技术和相关装备,至少需要数十万元甚至上百万元的投入成本,因而真正实施的风机厂商极少。

    但海装在风机研制中就设计了低电压穿越能力,尽管制造成本比同行高。海装也不是没有动摇过,特别是在整个行业紧缩价格大幅下滑之际。“我们有段时间讨论成本的问题,有人提出来想把这一块撤下来,反正国家和用户都没有要求,以此降低制造成本。”杨本新告诉记者,“最终讨论的结果,从国家电网的安全和保证来讲,必须具备低电压穿越。海装是中船重工的下属企业,军工出身,军工讲的是产品可靠性和品质。考虑到中船重工和海装的品牌,我们宁可增加成本,也要使每一台风机都具备低电压穿越能力。”

    海装模式与欧洲一脉相承

    海装走过一条不同于绝大多数中国风机厂商的路,运用一种新的模式:不直接购买欧洲成熟的风机图纸,而是根据中国特殊的地理、气象等综合环境条件,重新设计风机,与此同时严格按照欧洲厂商的标准要求风机质量。

    严格地说,海装模式只是在国内风机行业较为独特,但在国际上依然与欧洲风机厂商发展路径一脉相承。

    “欧美的电网比中国电网强大、可靠、稳定,它们都要求低电压穿越。当2006年海装开始设计风机的时候,国内还没有一家出厂风机具备低电压穿越能力,但我们判断低电压穿越在我国是必然的技术趋势,所以每一台风机都设计具备低电压穿越能力。”海装风电总经理余绍清说。

    虽说欧洲风电产业比中国早二、三十年,却没有发生过大面积脱网事故。除了低电压穿越能力不具备外,更严重的问题在于,中国风机厂商基本上靠买来欧洲成熟的技术图纸,在国内制造,快速淘金。但中国风区的气象、地理环境远比欧洲复杂、恶劣,温差在零下45度到零上45度之间,海拔1500米甚至2000米以上,风区经常飞沙走石,狂风中夹杂沙子。照搬套用欧洲的技术标准制造出的风机并不适合中国国情,质量事故不可避免。

    余绍清说,海装的风机设计考虑的是中国特定综合环境,经受住了恶劣、复杂多变的气象地理条件考验。

    在欧洲,如果一个新的机型推向市场,要先经过样机设计,样机暴露出的问题最多;然后改进;再小批量生产;发现问题后继续改进工艺;接着通过独立的第三方测试,验证是否达到整个设计的技术要求;最后大批量生产。余绍清说,“欧洲一个成熟的风机走过这个过程,大概需要4到5年。海装一步一步,同样把这个过程走完,没有走捷径。”

    可靠的代价

    然而,战胜低电压穿越困局,在用户心中留下可靠、信任的口碑,海装付出的代价却是发展不快,远远落后于同行的尴尬境地。

    海装成立于2004年,经过两年的设计、研制,2006年拿出样机。2008年新增装机容量排名20位之外,2009年上升到17位,2010年继续攀升到国内风机厂商的第9位。每年跨越数个台阶,成长速度不可谓不快。

    “依照海装的技术实力,市场份额的排名至少要超过湘电、明阳,与东汽相当。”对此现状,市场人士、华电输变电成套设备公司营销部夏翔不无惋惜。

    有家排名领先的风机厂介绍成功经验时归纳为:胆子大;看准了就坚定投资;技术图纸买的欧洲厂商许可证;占领市场先下手为强。

    用户和同行普遍对海装的评价是:“海装的产品做得不错,但就是走得太稳,胆子不大,冒险精神不够。”

    一年多前的中国风机厂商曾经日进斗金,大多以买来的图纸进行大批量生产,你追我赶,我国迅速成为全球最大的风机制造国。而这个时候,海装与火爆的市场保持距离,潜心研制整套新机型,在产品技术、质量上精益求精,错过了市场最佳的发展时机。

    等到经过数年混战,风机市场的江湖确定,海装虽然赢得了质量和所希望的口碑,代价却是牺牲了发展速度,也就失去了市场份额。

    但或许竞争格局从2012年开始改变,海装装机容量将加速,市场份额提升。我国海上风机投资大战有望从2012年开打,海装等来了一次超越竞争对手的绝好机会。

    领跑5兆瓦海上风机

    从海装获知,技术难度比陆地风机更大的5兆瓦海上风机将于11月份安装于江苏如东海面,这是国内第一台安装于海洋的5兆瓦海上风机,海装拥有全部自主知识产权。

    我国陆地风电资源主要集中在西部,而电力需求最大区域在东部沿海。东部沿海海面更接近于城市,海上风力发电比从西部传输过来的成本低。根据研究机构Pike Research研究报告,全球海上风电装机容量预计会从2011年的4.1GW增加到2017年的70.1GW。6年增长17倍!研究报告还预计,到2017年中国海上风机装机容量将会追赶上目前领先的英国和德国。

    “海上风机实际上是一个海洋工程装备,中船重工本身就与海洋工程装备打交道,所有海洋工程专业在集团都有涉及,拥有深厚的海洋工程技术积淀。”杨本新对记者说,“你到海装就会看到,在海装工作的技术人才很多来自集团的各个专业研究所。比如集团下属防腐研究所是我国防腐材料的理事长单位,我们作为集团下属企业,内部可以分享最新的技术和研究成果。这是海装的优势,是其它风机厂商不具备的条件。”

    中船重工现有28个研究所、48个制造企业,技术和产业链分布海洋工程装备各个方面。针对海上大功率风机的科技攻关,中船重工挟各个相关技术力量鼎力相助,国家科技部也把海上风力发电工程技术中心设在海装,杨本新任技术中心主任。

 

返回 国际新能源网 首页

新能源资讯一手掌握,关注 风电头条 储能头条 微信公众号

看资讯 / 读政策 / 找项目 / 推品牌 / 卖产品 / 招投标 / 招代理 / 发新闻

风电头条

储能头条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国际能源网站群

国际能源网 国际新能源网 国际太阳能光伏网 国际电力网 国际风电网 国际储能网 国际氢能网 国际充换电网 国际节能环保网 国际煤炭网 国际石油网 国际燃气网